准考证打印入口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提要二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9:04 编辑整理:江西自考网 【字体: 】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七、典型形象的创造文学的典型性是指作品的艺术形象所具有的通过鲜明独特的、能够唤起美感的个性形式揭示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规律的生气特性。是个别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文学的典型性在叙事和戏剧类作品中,主要表现在人物的典型性以及环境、情节、场面、细节的典型性上;在抒情类作品中,主要表现在意境的典型性上。

  典型人物的基本特征在于:它作为一个个性形态,以独特新颖、丰富复杂、完整统一的性格系统深刻而充分地反映一定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因而具有较大的概括意义和普遍性。

  典型化即作家从客观实际生活出发,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独特理解,对日常的生活现象进行艺术的加工、改造,通过个别揭示一般,通过现象反映本质,通过偶然表现必然,创造出典型形象或具有典型性的形象的创造过程。

  典型化是作家把生活变成艺术的必由之路,只有经过典型化,才能使艺术形象以其鲜明独特的个性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反映,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以教育、鼓舞。

  典型化是概括化与个性化的对立统一,是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对生活原料进行艺术加工的过程。

  个性化,就是作家对大量的生活素材进行提炼、加工,由生活的“个别”、“现象”、“偶然”创造出艺术的“个别”、“现象”、“偶然”的过程。

  概括化,就是指作家对大量的生活素材进行提炼、加工,使由生活的“个别”、“现象”、“偶然”而来的那艺术的“个别”、“现象”、“偶然”达到足以充分地表现某种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的水平的过程。

  八、文学的创作方法

  创作方法,也叫艺术方法,是指作家在一定的世界观的指导下,根据他对文学与社会生活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在选择和概括生活材料、塑造艺术形象、再现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定的创作方法,总是要求并更多地使用最能够表现其精神和特点的艺术表现手法,艺术表现手法,只对艺术形象的具体刻画起作用,对创作的影响是局部性的。

  创作方法和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一些作家积极地宣传某种文学思想、文学理论,提倡某种创作方法,因而形成某种文学流派,甚至在社会上发生普遍性的影响,成为一种文学运动,被称为文学思潮。

  现实主义,侧重客观,强调按照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本身逻辑去描写;浪漫主义,侧重主观,强调按照自己所希望、所理解的样子去创造。

  现实主义基本特征:

  一,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

  二,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表现生活的本质,规律;

  三,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倾向较为隐蔽。

  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注重表现理想,力图按照人们所希望的样子进行艺术描写;

  二,以假想的逻辑,运用夸张、幻想、象征等艺术手法,描写奇人、奇事、奇物、奇境;

  三,作家常常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九、文学的风格

  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中所显现出来的基本特色。

  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如果他无法拉开一定的审美心理距离,他对周围的一切总是保持一种实用的、功利的眼光,那么他的高尚人格就无法转变为创作个性。同样,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格卑下的人,如果他能超越现实的功利欲求,进入一种审美的境界,那么他的卑下的人格也可以不化为创作个性。

  文学风格对文学创作和审美鉴赏的意义:

  从创作的角度看,文学作品是作家个人的精神劳动的产品,它应该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即要求作家必须保持对现实的独特的把握和表现方式,因此,风格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从文学欣赏的角度看,欣赏者的艺术趣味是多种多样的,而又经常变化的,文学创作中多种多样的独创风格的出现,正是适应和满足了这种需要。

  文学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时代因素、民族因素和阶级因素。

  文学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生活道路、思想倾向、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文学风格的表现:

  一,独特的题材选择和处理;

  二,独特的人物形象塑造方式、方法;

  三,创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四,独特的文学语言。

  十、文学的流派

  文学流派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各种文学流派的形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斗争,都有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斗争的背景,纯艺术性质的文学流派一般说是不存在的。

  十一、文学鉴赏

  文学鉴赏是接受者通过审美感知把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运用自己的日益增强了社会化程度的感官,结合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理机能的有机统一活动,形成“着我之色”的审美体验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文学鉴赏的三个条件:

  一,要有具备艺术魅力的审美客体;

  二,要有堪称艺术知音的审美主体;

  三,要有沟通主体与客体的共同语境。

  审美主体应具备的条件:

  一,要有健全的审美感觉;

  二,要真正成为艺术的知音;

  三,要有高格调的审美趣味。

  文学鉴赏的过程包括审美感知、审美判断和体味玩赏三个阶段。

  体味玩赏分为“化机”、“默识”和“回味”三个环节。

  文学鉴赏的一般特征:

  一,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享受;

  二,文学鉴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文学鉴赏的个人差异性是由鉴赏者不同的生活经历、文化教养、思想性格和兴趣爱好等形成的。

  文学鉴赏的阶级差异性是由欣赏者的不同阶级地们、生活条件、思想意识等形成的。

  文学鉴赏的民族差异性是由于不同民族的鉴赏者过着不同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以及长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的熏陶而形成。

  文学鉴赏的时代差异性是由于不同时代的欣赏者过着不同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体验着不同时代的风尚而形成的。

  共鸣是不同的审美主体在思想感情上的感应和交流,产生于三种情况:

  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欣赏主体,面临着性质相同的社会矛盾时,那么他们对某些作品就会产生共鸣;

  二,有近似的生活处境时,会产生共鸣;三,对反映人们的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的文学作品产生共鸣。

  文学鉴赏的三点意义:

  一,是实现文学的社会作用的中间环节;

  二,是推动文学创作的一种力量;

  三,是文学批评的基础。

  十二、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欣赏的基础上,用文学理论和美学的基本观点来研究、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一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对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作出科学的评价。

  文学批评的三个作用:

  一,对作家创作的“诱掖奖劝”作用:

  二,对读者欣赏的“架桥引路”作用;

  三,对理论发展的“推波助澜”作用。

  文学批评标准的确定:

  一,从文学自身的特殊矛盾出发;

  二,要以“艺术价值观念”为依据;

  三,要考虑到化在实践上的伸缩性和可变性。

  文学批评的三个标准:真实标准、社会功利标准和艺术美感标准。

  真实标准评价:文艺的真实性,一是指文艺反映社会生活内容的客观规律的准确性,二是指作家渗透于作品中的主观情感的真挚性。文艺的真实,重要的是指生活本质的真实。评价文学作品的真实性时,对于提供了细节真实,即现象形态真实的作品所具有的认识价值也要给予应有的肯定。

  功利标准评价:

  一,推动社会斗争的价值;

  二,传播文化知识的价值;

  三,美化精神世界的价值。

  艺术美感标准评价:

  一,直接性,

  二,情感性,

  三,独创性,

  四,享乐性。

  文学批评的原则、方法: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于文学批评来说,就是要从分析作品的艺术形象入手;

  二,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要在坚持历史主义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实现;

  三,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批评家的修养:

  一,要有丰富的生活和历史知识;

  二,要有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

  三,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和敏锐的审美感觉;

  四,要有严肃认真、与人为善的态度。

  十三、文学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唯心主义的文学发展观,总是脱离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去寻找文学发展的原因,看待文学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把文学的发生发展和客观世界的演变、生活环境的变革、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前进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或多或少地揭示了影响文学发展的某些社会原因。

  文学这种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哲学、宗教一样,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文学在随同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这个大前提下,由于受期它社会条件的影响,或者是受文学发展内部原因的作用,其中主要是文学遗产对新文学发展的作用,就会出现文学发展和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十四、文学的起源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只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只有从原始人类最初的社会实践-生产劳动中,才能找到文学的真正起源,所以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和情感表现说都不完全正确。

  文学起源于劳动的根据:

  一,劳动为文学艺术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二,生产劳动的需要是文学艺术产生的最初动因;

  三,原始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同劳动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

  十五、社会上层建筑对文学发展的直接影响作用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制约着文学作品的政治倾向性;

  二,阶级斗争推动着文学的发展;

  三,政党对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

  阶级斗争对文学发展的作用:

  一,能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和主题;

  二,使各种社会矛盾暴露无遗,作家易于深入地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各种人物的真实面目;

  三,激烈的阶级斗争能使作家产生深刻的感受、强烈的感情、不可遏止的创作欲望,甚至能促使作家的立场世界观发生变化。

  文学反映社会生活,不能不涉及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人物的道德风貌、人物之间的道德关系、社会的道德风尚就必然成为许多文学作品内容的重要组成因素。

  哲学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哲学通过影响作家的世界观影响作品的思想倾向;

  二,文学史上某种文学思潮的兴起,某种创作方法的形成,某种风格流派的出现,都直接间接地受到一定哲学思想的影响。

  十六、社会经济基础对文学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

  一,一定社会的经济善是文学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着文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生产关系的变更也制约着文学的变革;

  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工,对文学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文学发展有某些直接的重大作用。

  科学技术进步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对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的巨大作用;

  二,可以促使文学作品同艺术生产行为发生分离,可以使文学作品经过改编加工以新的方式更广泛地发挥作用。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分工,国家政权和道德、哲学、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独立部门的出现,使文学不再直接与社会物质生产相联系,文学的繁荣与衰落不再直接为物质生产所决定。另外,文学发展还有自身的规律。

  认识文学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可以让人们在考察文学艺术发展的时候,注意避免经济直接决定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和经济总是同步前进,谐调发展的简单化错误认识,这对我们全面认识和掌握文学的发展规律有重要的意义。

  十七、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继承文学遗产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因为,文学遗产是过去时代的产物,无不带有历史的、阶级的局限,常常是精华和糟粕混合在一起。我们继承文学遗产要适应现在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艺术欣赏的需要,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学的需要,所以,只能吸收对我们今天有益的东西。

  区分标准:看作品反映的生活、表达的思想是否代表了人民的要求愿望、是否有利于人民,同时要注意把作品描写的生活和作家的态度统一起来考察。
 

本文标签:江西自考 串讲笔记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提要二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jx.cn

本文地址:http://www.zikao.jx.cn/cj/9434.html



《江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相关《自考文学概论复习提要二》的文章

江西自考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