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工程经济章节知识点汇总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一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经济要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包括五方面内容,它们是:现金流量、投资、成本费用及其构成。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和记忆各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并能够估算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和总成本费用。
一、现金流量
1、现金流量的概念:它是以项目作为一个独立系统,反映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实际收入(收益)和实际支出(费用)的现金活动。它只计算现金收支(包括现钞,转账支票等结算凭证。
2、现金流量图的绘制:绘制中要注意的是,一般假设投资在年初发生,其他经营费用或收益均在年末发生。
二、投资
1、投资的基本概念与构成
在这里,工程项目总投资可以理解为建设项目的投入和维持生产投入的周转资金的总和。投资后形成资产,我们看: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固定资产使用时,以折旧的形式分批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中去。
无形资产是指没有物质实体,但却可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等等。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如开办费等。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预付款项、存货等。
2、投资的估算。
我国通常采用工程概算法。投资估算分为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两方面。
这几种估算方法应该掌握,特别是生产规模指数法和分项类比估算法,可以参照教材例题。
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
三、成本费用及其构成
这一节也是要掌握两方面内容,一个是成本费用的概念,另一个是总成本费用的估算。首先来看概念,如下图:
1、 总成本费用是指项目在一定时期(一年)内,为生产和销售产品而花的全部成本和费用。
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2、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支出(上图中除去红框部分)
3、产品成本按其与产量关系分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半可变成本。
4、产品成本指生产成本(制造成本),它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点评:按教材说明,这里的“制造费用”又包括了“管理费用”,这和“总成本费用” 中的“管理费用”是否交叉?不是的,制造费用中的管理费用是指生产单位也就相当于车间进行生产管理而发生的费用,总成本中的管理费用是指整个企业为了组织管理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前者包括车间主任的工资等,后者则包括企业人事部门人员工资等。
采用制造成本法就是将与生产有密切关系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其他管理和财务费用及销售费用从当期收入中扣除。如上面图中所示的只有一块是生产成本。
采用制造成本法的优点是:
有助于简化成本核算
有助于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有助于正确考核企业生产单位的成本责任
有助于成本预测和决策。
第二个内容是总成本费用的估算。
四、销售收入、利润和税金
1、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销售收入。比如一家百货公司,某日的营业额就是当日的销售收入。
2、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售收入-其他成本费用-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3、税金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税法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税款,是企业为国家提供积累的重要方式。
五、价格
1、价格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产品的社会价值为基础。而产品价值是由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者生产必要产品价值以及劳动者为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价值所构成。
2、 市场价格是指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价格,它是计量财务支出和收入的直接依据。我国现行的市场价格主要采用出厂价格、商业批发价格和市场零售价格三种。
3、 影子价格当市场价格受国家政策影响等原因偏离实际价值的情况下,为了正确反映产品的价值,用于经济分析,而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整,调整得到的价格就是影子价格。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就是对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价,从中选出最优方案。这就需要通过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在两个以上技术方案经济效益比较时,必须使它们“可比”,因此要掌握4个可比原则,资金在运动中会产生价值(随时间变化),其增值部分就资金的时间价值,由于资金随时间变化,不同时期的不同资金金额可以折算为某一时间点上相同的金额,这就是资金的等值计算。除了识记部分,应用部分重点掌握资金等值计算的六个公式。
一、经济效益的概念(识记)
1、工程实践的经济效益是指工程实践方案的“所得”同“所费”的比较,或者是“产出”同“投入”的比较。一般有两种表达形式:
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 (相对值)
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 (绝对值)
2、名词:
劳动耗费指生产过程中消耗和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可以看出,有两种劳动消耗和两种劳动占用,活劳动消耗是人的脑力体力消耗,物化劳动是指原材料、燃料等一次性消耗和厂房、设备等的渐损消耗。物化劳动占用就是原材料等使用前的储备;劳动力占用就是一定生产周期内所占用的全部劳动力数量。)
有用成果就是生产活动中消耗与占用劳动后创造出来的对社会有用的成果。注意是有用的成果。
二、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识记)
1、三类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对照下图回忆各指标的含义及其表达公式,识记各类指标体系包含哪些具体指标。
2、领会总产值和净产值的区别。
总产值是由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和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三部分组成。
净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新创造的价值量的总和。它和总产值的区别就在于净产值不包括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
举个简化的例子:企业购进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包括辅助材料、动力、燃料等)花了100万元,别的企业来料加工的材料价值10万元。一年里企业自己的原材料通过加工变成了商品,成品价值200万元,来料加工费2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5万元。因此
一年的总产值为200+20+10=230万元
而净产值则是新创造的价值,除去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后,
净产值=230-100-20-5=105万元
三、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
1、要对可实现某一预定目标的多种工程技术方案进行比较选优,就要对各方案进行分析,使他们具有可比的基础和条件,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就是要遵循四个可比原则,它们是满足需要可比原则、消耗费用可比原则、价格可比原则、时间因素可比原则(识记)。
2、领会上述四项原则。
(1)满足需要可比原则,是指相比较的各个技术方案满足同样的社会实际需要。它包括产量可比、质量可比和品种可比几方面。
对于产量可比是指各技术方案实际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产量相等,当产量不等且差别不显着时,可用单位产品投资额和单位产品经营成本相比较。当产量不等且差别显着时,可重复建设一个方案再进行比较。
(2)消耗费用可比原则,是指在计算和比较费用指标时,不仅要计算和比较方案本身的各种费用,还应考虑相关费用,并且应采用统一的地计算原则和方法来计算各种费用。
(3)价格可比原则:是指在对技术方案进行经济计算时,必须采用合理的一致的价格。
(4)时间因素可比原则:一是经济寿命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时,应采用相同的计算期作为基础;二是技术方案在不同时期内发生的效益与费用,不能直接相加,必须考虑时间因素。
四、资金的时间价值
1、概念:将资金作为某项投资,由于资金的运动(流通-生产-流通)可得到一定的收益或利润,即资金增了值,资金在这段时间内所产生的增值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2、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性(领会):利息和利润是资金时间价值的两种表现形式。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技术方案在不同时间费用以及产出的收益是不同的。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商品经济中,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应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自觉利用“资金只有运动才能增值”的规律,促进经济和生产的发展。
五、资金的等值计算(应用)
资金等值是指在不同时期(时点)绝对值不等而价值相等的资金。
1、如果在同一投资系统中,不同时刻数额不同的两笔或两笔以上资金,按照一定的利率和计息方式,折算到某一相同时刻点得到的资金数额是相等的,那么这两笔或多笔资金是“等值”的。折现就是把未来某时点的金额折算成现在时点的金额值(就是现值)的过程,而终值就是资金的现值按照一定利率,经过一定时间间隔后的资金新值。
2、等值计算的六个复利公式。
这六个公式只需记牢三个,其他三个正好是它们的逆运算。为了方便记忆,表示如下:
图中,现值为P,终值F,等额分付A表示。每个末级花括号中均是一对逆运算。
在应用时,首先看题中给出条件,是整付还是等额分付,然后再看是求现值还是求终值,如果是求分付的等额资金,还要看一下是由终值F来求A还是由现值P来求A.最后套用正确的公式即可。有些题形变化要通过练习掌握。
六、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识记)
1、确定目标
2、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3、选择对比方案
4、把比较方案可比化
5、建立经济数学模型
6、模型求解
7、综合分析论证
8、与既定目标和评价标准比较
第三章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分为静态评价法、动态评价法及不确定评价法三类。这三类评价法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我们从下图中总体把握各类评价法:
这么多的评价方法,靠背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每种方法均有计算应用,因此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照例题练习、做习题,力争掌握每种分析方法的应用。
一、 投资回收期法(掌握)
投资回收期又称返本期,是指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旧)将全部投资回收所需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从建设年开始算起。
基准投资回收期Pc是取舍方案的决策标准。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方法容易理解,在有现金流量表的情况下,计算公式一目了然: Pt=累计净收益为正的年份-1+上年累计净收益的绝对值/当年净收益
二、投资收益率法(掌握)
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效果系数,是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取得净收益与总投资额之比。即
投资收益率的评价准则是基准投资收益率Rc ,Ra'≥Rc则方案可取。
三、差额投资回收期法(掌握)
差额投资回收期法是指在不计利息的条件下,用投资额大的方案比投资额小的方案所节约的经营成本,来回收期差额投资所需的期限。
差额投资法用于几个都能满足相同需要,但要求在这些方案中选优时进行比较。前提是各方案满足可比要求。
公式为:
简单的说,就是两方案的投资差额比上两方案的年经营差额,算出来的是投资差额的回收期。
当两上比较方案年产量不同时,以单位产品的投资费用和经营费用来计算差额投资回收期,也就是每个费用均除以相关的产量,再行计算。
特别是当有多个方案进行比较选优时,首先要将其排序,以投资总额从小到大排列,再两两比较选优。
差额投资回收期法的评价准则是基准投资回收期,当PaPc时,选投资小的方案,因为差额投资回收比基准回收期还要慢,当然不能多投资。
最后,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只能用来衡量方案之间的相对经济性,不能反映方案自身的经济效益。
四、计算费用法(掌握)
计算费用法,就是把各个方案的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的经营成本,统一成一种性质相似的费用,称为计算费用。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实际的费用,因此又称为"折算费用",在这里是一个名词。
当多个方案进行比较时,用计算费用法可以将二元值变为一元值,即把投资与经营成本两个经济因素统一起来,从而大大简化了多方案的比较。
此处有两种计算费用,在运用计算费用法时,可根据需要选择一种或两种来进行计算,在多方案比较时十分方便,只需算出各方案的计算费用,最后取计算费用值最小的就是最优的。注意,计算费用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各互比方案之间的收益相同。一般在题中指明各方案达到同一需求水平。
五、现值法(掌握)
现值法是指以某一个特定时间点为计算基准点来计算的价值。基准点一般定在投资开始的投入年份。
1、净现值(NPV)就是将技术方案的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点上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基准年的现值之和。
净现值法根据具体情况有两种,一是项目分析期内年净现金流量相等
这个公式就是根据前面所学的等额分付现值公式和整付现值公式将各年等额的净现金流量以及残值折算成投资年份的现值。
另一种是项目分析期内每年净现金流量不等:
这个公式就是将每年的净现金流量根据整付现值公式折算到投资年的现值。
事实上,第一种情况也完全可以用第二个公式来计算。
复习一下上一章的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这些公式就容易理解了。
2、现值成本法(PC):仅适用于方案功能相同,并只有支出或收入不易计算的情况,它是把方案所耗成本折算成现值,其计算方法与NPV法相同。
3、净现值率法(NPVR):是净现值与投资额现值的比值,它是测定单位投资现值的尺度,用它可以对多个方案的进行比较相对的经济效益。
在多个方案中确定优先顺序时,如果资金没有限额,则只按净现值指标大小排列,若资金有限额则采用净现值率和净现值法结合,经过反复试算来得到最佳方案。
在现值法中,标准收益率的选定有两个原则:
以贷款筹措资金时,投资的基准收益率应高于贷款利率(一般高5%)
自筹资金投资时,不需利息,基准收益率应大于等于贷款的利率。
六、未来值法(了解)
未来值法是把技术方案在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点上的所有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全部折算为未来值并求和,然后根据未来值大小来评价方案的优劣。
其中净未来值法(NFV)是在已知方案的所有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而未来值成本法(FC)则是在知其现金流出,不知现金流入时采用的方法。
计算公式和净现值的形式相同,不同的是求P变成了求F,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可以根据A,i,n的值,通过查表来计算F的值,记为(F/A,i,n)。
七、内部收益率法(掌握)
1、内部收益率又称内部报酬率,是指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收益率。即
2、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ΔIRR):又称增量投资收益率,是指两个方案的投资增量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内部收益率。即增量投资收益率i'就是两方案净现值相等时的内部收益率。当i' in时,则投资额大的方案更优。因为差额投资收益率越小,表示增加的投资获得的收益越小,当这个收益率比基准收益率还小时,自然是不合算的了。
八、 年值(金)法
年值(金)法比较法是把所有现金流量化为与期等额的年值或年费用。用以评价方案的经济效益。
1、年值法(AW):用于项目的收和支出皆为已知,在进行方案比较时,分别计算各比较方案净效益的等额年值,然后进行比较,以年值较大的方案为优。公式为: AW=NPV(A/P,i,n)
其中NPV是净现值,(A/P, i,n)是资本回收系数。
2、年费用比较法(AC法):和年值法相似,用于技术方案的逐年收益无法或无需核算时,以计算各方案所耗费用来进行比较,并以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选优的标准。年费用比较法就是将各技术方案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换算成等额年费用值(年值),并以等额年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3、年费用现值比较法:当相互比较的技术方案投资额、投资时间、年经营费用和服务期限均不相同时可用此法来选优。就是先计算各方案的等额年费用,然后将等额年费用换算为各自方案的总费用现值,并进行比较,取年费用最小的方案为优。
点评:当你一一理解领会上述各种动态评价方法之后会发现,其实它们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实际应用,也就是六个公式的综合运用。不外乎把各个时点的值化为现值或未来值,把各时点的现值或未来值化为等额费用等,每一种公式不必死记,主要应理解这个方法是根据什么已知条件求什么结果,如果你画出了现金流量图,用最原始的公式也能求出来。
九、 盈亏平衡分析(掌握)
盈亏平衡分析法是根据方案的成本与收益关系确定盈亏平衡点(保本点),进而选择方案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盈亏平衡模型分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基本形式。线性盈亏平衡模型是指方案的总成本费用、销售收入与产量呈线性关系。平衡点所对应的产量是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费用,利润等于零时的产量(或销售量)。非线性盈亏平衡模型是指方案的总成本费用、销售收入与产量为非线性关系。
盈亏平衡点的确定有图解法和计算法两种。对于线性模型,图解法和计算法均较简单,计算法的公式如下: Q0=B/(P-V-D)
式中Q0为盈亏平衡点的产量,B为固定总成本费用,P是产品单价,V是单位产品可变成本费用,D为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对照教材例23和例24掌握盈亏平衡分析的应用。
十、 敏感性分析(掌握)
敏感性分析是指研究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如销售收入、成本、投资、生产能力、价格、寿命、建设期、达产期等)对经济效益评价值(如投资收益率、现值、年值等)的影响程度,从许多不确定因素中找出敏感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供决策者研究分析。
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
1、 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
2、 计算目标值
3、 选取不确定因素
4、 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5、 找出敏感因素
6、 综合其他对比分析结果采取措施
十一、概率分析
概率分析又叫风险分析,是一种利用概率值定量研究不确定性的方法。概率分析方法是在已知概率情况下,通过计算期望值和标准差(或均方差)可以表示其特征。
概率分析决策的方法有决策收益表法和决策树法。
1、 决策收益表法是概率分析决策的基本方法,该表首先分别计算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然后按大小加权平均计算出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进行比较,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
2、 决策树法是以图解方式分别计算各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通过综合损益值的比较,作出决策。其步骤为:
(1) 画决策树。决策点用方框表示,机会点用圆圈表示。概率枝末稍用Δ表示。
(2) 计算各机会点的期望值。计算时从右向左逆向进行。
(3) 修枝选优,作出决策。
第四章 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一、可行性研究
1、 可行性研究:就本课程而言,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在技术上是否适用,经济上是否有利、建设上是否可行所进行的综合分析和全面科学论证的工程经济研究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或减少建设项目决策的失误,提高投资的综合效果。
2、可行性研究的对象:可行性研究的对象很广泛,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项目、民用项目、科研项目、地区开发、技术措施的应用与技术政策的制定等。本章着重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3、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分为三个时期:投资前时期、投资时期和生产时期。
4、可行性研究的程序和每一阶段的任务:可行性研究主要在投资前时期进行。可行性研究的程序包括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及评价报告和决策。
(1)机会研究(投资机会论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出工程项目投资方向的建议。机会研究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是否需要;二是有没有可以基本条件。
(2)初步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是在对机会研究的结论仍有怀疑时才进行,一般可以越过这个阶段而进入详细可行性研究。
(3)详细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是可行性研究的主要阶段。它为投资开发的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技术、经济、生产等各方案的依据,作出详细的技术经济评价,提出最后的结论。
(4)评价报告和决策:评价报告是可行性研究的最后结论。
5、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1)市场调查
(2)企业生产规模
(3)技术选择
(4)厂址选择
(5)投资估算和总成本费用估算
(6)经济评价
二、市场调查
1、市场调查的作用与内容
作用:就是要掌握可靠的市场信息,有利于工程项目设想的产生,克服盲目性,加强自觉性,使产品适销对路。了解市场的大小和性质,决定产品的销售量。
内容:(1)调查国内需求量;(2)调查国内供应量;(3)调查国外需求量;(4)调查国外供应量。
2、市场调查的方式:普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三种。
3、市场调查的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实验法。
4、市场需求的内涵:一个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和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营销环境和一定的营销方案下,由特定的顾客群愿意购买的总数量。此中有8个要素,界定了这8个要素,才能确定一个市场需求。
三、市场预测
1、市场预测的作用(概括为发展依据、计划依据和决策基础)
(1)为企业生产规模及其发展任务、新的工程项目的设立提供依据。
(2)为企业制定经营计划提供依据。
(3)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基础。
2、市场预测的程序(明目标、搜资料、先方法、建模型、评结果)
(1)明确预测目标
(2)搜集分析资料
(3)选择预测方法
(4)建立预测模型
(5)评价修正结果
3、市场预测的方法:一类是定性的方法包括专家座谈法、销售人员综合意见、特尔菲法,主观概率法和交叉影响分析法,一类是定量的方法包括时间序列法和回归分析法。其中特尔菲法有三大特征:匿名性、反馈性和统一性。在应用上要掌握时间序列法和回归分析法:
(1)时间序列法:就是用自身的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来预测未来。有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移动平均法是用前n期的平均值作为下期的预测值。而指数平均法则用一种特殊的加权移动平均法,取上一期的预测值和本期的实际观察值来计算下期的预测值。
(2)回归分析法:是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寻求变量之间相互依存的相关关系规律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
四、财务评价
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分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1、财务评价的含义:是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据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2、常用的基本报表:有现金流量表、损益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资产负债表及外汇平衡表。
2、基本报表的用途:
(1)现金流量表: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收支,用以计算各项动态和静态评价指标,进行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2)损益表: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利润总额、所得税及税后的分配情况,用以计算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等指标。
(3)资金来源与运用表: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资金盈余或短缺情况,用于选择资金筹措方案,制定适宜的借款及偿还计划,并为编制资产负债表提供依据。
(4)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末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及关系,以考察项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结构是否合理、用以计算资产负债第、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进行清偿能力分析。
(5)财务外汇平衡表。它适用于有外汇收支的项目,用以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外汇余缺程度,进行外汇平衡分析。
3、常用指标
财务评价指标主要有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和清偿能力分析的指标。
盈利能力分析的静态指标有:全部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动态指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
清偿能力分析的指标有: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以上指标的计算在前面章节已经学过,这些指标大部分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并到得到其计算公式。
五、国民经济评价
1、国民经济评价的含义: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据以判断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2、常用的基本报表: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报表一般包括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全部投资)、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国内投资)和经济外汇流量表。
3、常用评价指标:国民经济盈利能力指标和外汇效果指标两类。前者包括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后者有经济外汇净现值、经济换汇成本和经济节汇成本。
(1)经济内部收益率:是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经济净效益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2)经济净现值:是指用社会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效益流量折算到建设期初现值之和。
(3)经济外汇净现值:是反映项目实施后对国家外汇收支直接或间接影响的重要指标。它是用社会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外汇流量折算到建设期初现值之和。
(4)经济换汇成本:它的经济意义是换取1美元外汇所需要的人民币金额。
(5)经济节汇成本:它的经济意义是替代1美元进口产品而所需投入人民币金额。
4、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分
(1)评价角度不同(财务角度考察,盈利状况、偿还能力vs 国家角度出发,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代价。)
(2)计算效益与费用所包括的项目不同(实际收支 vs 提供社会有用产品及耗费社会有用资源)
(3)采用的价格不同(财务价格 VS 影子价格)
(4)采用主要参数不同(官方汇率和行业基准收益率 VS 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
六、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评价
1、技术改造项目的特点和评价指标
特点是:利用原资产资源,小增投入大增效;效益费用识别计算复杂;难以定量计算。根据这些特点,对技改项目的经济评价着重考察增量投资的经济效益,来判定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指标分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其指标和一般建设项目基本相同。
财务评价指标:(1)财务内部收益率(增量全部投资、增量国内投资);(2)财务净现值(全部增量投资);(3)投资回收期;(4)投资利润率;(5)投资利税率;(6)资本金利润率(增量利润总额);(7)资产负债率;(8)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偿还期;(9)流动比率;(10)速动比率。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1)经济内部收益率(增量全部投资、增量国内投资);(2)经济净现值(增量全部投资、增量国内投资);(3)经济外汇净现值(增量净外汇);(4)经济换汇(节汇)成本。
2、增量收益和增量费用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增量收益和增量费用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前后比较法”和“有无比较法”。
前后比较法是对比技术改造“前”与“后”的收益和费用等有关数据,计算其差值,从而评价技改项目的经济效益。
有无比较法是对比“有”和“无”技术改造情况下的收益和费用等有关数据,计算其差值,用来评价技改项目的经济效益。
前后比较法本身是“改造前”与“改造后”两个方案比较,改造后方案的计算值是对未来若干时期的预测,改造前方案是过去或者现在某一特定时点的静止状态。二者在时间上是不可比的。(动态结果比静态结果)
有无比较法则是将两方案(改造、不改造)建立在同一时间比较的基础上,也就是同时对改造、不改造的未来状况进行预测,然后加以比较。这是符合工程经济的比较原理的。(动态结果比动态结果)
因此只有假设不改造维持现状不变,两种方法的结论才是一致的。
七、技术引进项目的经济评价
技术引进项目财务评价的一些常用指标有:(1)技术引进项目的投资总额(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引进项目投产前期费用、流动资金、技术引进费);(2)资金筹措;(3)产品总成本费用和利润计算;(4)卖方利润分享率;(5)提成率;(6)外资偿还期。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一、新产品开发
1、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1)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3)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4)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2、新产品的概念与分类:新产品是指具有新的原理、构思和设计,采用新的材料和元件,具有新的性能特点,肯有新的用途或市场的产品。新产品的分类见上图。
3、新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1)自行研制;(2)技术引进;(3)自行研制和技术引进相结合。
4、新产品开发的过程及每一阶段任务:
(1)调查研究和前期开发阶段——寻找产品构思;
(2)样品设计与试制阶段——编制任务书、试制、鉴定。
(3)小批试生产阶段——验证考核新产品,为正式生产作准备。
(4)正式生产和销售阶段——完善和稳定产销新产品的各方面工作。
5、产品市场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特点及营销战略。(领会)
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是指一个产品完成试制定型以后,从投入市场开始直到被市场淘汰停止生产为止所经过的时间。任何一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都可以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
(1)投入期或引入期,这是新产品投入市场的初始阶段。营销战略有四种:
1)快速撇取战略。即高价格高促销。注意它的假定条件: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本产品;知道的人渴望得到该产品并有能力照价付款;公司没有竞争对手。简言之:不知者众,知者急需,没有竞争。
2)缓慢撇取战略。即高价格低促销。假定条件是:市场有限,已知者众,高价愿买,竞争来缓。
3)快速渗透战略。即低价格高促销。假定条件是:市场较大,不知新品,价格敏感,竞争强烈,成本下降。
4)缓慢渗透战略。即低价格低促销。假定条件是:市场较大,产品出名,价格敏感,潜在竞争。
这四种战略各有侧重,一般高促销(或低价格)是争取快速渗透市场,获得更多的份额,而高价格(低促销)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盈利。
(2)成长期或称发展期,这是产品销量迅速增长的时期。营销战略是:改进质量,增加特色,广告引购,开辟新市场,降低价格吸引需求等。
(3)成熟期或称饱和期,产品销售成长率到达某点后放慢或停止,进入成熟阶段。营销战略不外乎增加功能,改进特点,美化新产品等。中国目前的彩电产品就是处于这种状态。
(5)衰退期或称滞销期,此期间要根据退出市场或坚持生产的不同情况来确定营销战略。退出则应考虑善后问题,坚持则应考虑投资走向问题。
二、新产品的评价方法
新产品的评价方法有:技术经济评价法、产品市场寿命周期评价法、产品获利能力评价法、产品系列平衡法和临界收益平衡法五种。
1、技术经济评价法
(1)技术价值是指新产品的功能评价相对于理想产品能达到的程度。一般以理想产品的评价为1,而相对评价获得的比例数值就是新产品的技术价值,一般小于1.
(2)经济价值就是指理想生产成本与实际生产成本之比,一般在0~1范围内。
(3)综合评价优度:采用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均值或双曲线值求得优度准数S来分析评价。
技术经济评价法的步骤是,首先分别进行技术评价和经济评价,然后将二者的结果根据均值法或双曲线法合成一个准数S,根据合成结果再行综合评价。
2、产品市场寿命周期评价法是运用产品市场寿命周期的理论,根据销售增长率指标,确定产品所年的市场寿命阶段,计算公式为:销售增长率=(本年度销售量-上年度销售量)/上年度销售量 ×100%. 根据某些企业的经验,投入期销售增长率不稳定,小于10%,成长期在10%以上,成熟期在0.1%~10%之间,衰退期为负数。
3、产品获利能力评价法是根据资金利润率水平来评价和选择产品。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资金周转次数。(每周转一次就可以获利一次),理解产品资金利润率坐标图,在4个产品区中,销售利润率和周转次数越高则获利能力越强。
4、产品系列平衡法是把市场需要和企业条件结合起来,利用每种产品的市场引力和企业实力这两个综合因素,按照一定的分数标准,划分为大中小3等,形成9种组合方式,形成9个象限,每个产品根据得分情况在象限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作出综合评价和决策。
5、临界收益平衡法是应用盈亏平衡点的原理研究和评价各种不同产品组合方案,从中选择能达到利润目标的最佳方案的方法。
临界收益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可变成本后所余下的部分,或等于固定成本加利润。
5、优度图分析。产品资金利润率坐标图及对策。分布象限图。
三、价值工程
1、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是一种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力图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必要的功能,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的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三个概念:寿命周期成本,必要功能,价值)
2、产品寿命周期成本与功能的关系
(1)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就是总成本,它包括总成本费用C1和使用成本C2.(我们说小汽车买得起养不起就是说它的使用成本大大于其出厂前的总成本费用。)
(2)必要功能是指对象为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必须具备的功能,包括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3)寿命周期成本的高低与产品的功能水平具有内在的联系,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产品功能水平的提高,则总成本费用上升,使用成本下降,而寿命周期成本则呈马鞍形变化。
(4)VE中价值的概念;它就是从上述两者的关系中得出的,公式为V=F/C,即产品的价值由它的功能和实现这一功能所耗费的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所确定。这个价值是指对用户的价值。
3、 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有5种,不用记忆,就是把公式V=F/C中的F/C的值提高,那么就可以提高F,降低C,或一个变大(变小),另一个不变,或一个变得多,一个变得少来找办法。思考一下就可以得到答案。
4、 VE的特征:(1)目标上 着眼于提高对象的价值;(2)方法上 通过功能与成本的综合分析;(3)阶段上 侧重于设计与计划阶段;(4)组织上 依靠集体智慧;(5)本质上 是提高价值的创新活动。
5、 VE的工作程序:(1)初始阶段;(2)信息阶段;(3)革新阶段;(4)评价阶段;(5)实施阶段。是一个合理的系统的有组织的过程。
四、VE对象选择
1、VE对象选择的原则
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物品或工作。选择VE对象的一般原则是:(1)同企业发展方针密切相关,适应社会需要的项目;(2)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多,预计在短期内可以取得成果的项目;(3)有明显的改进余地,节约潜力较大,或积累效益较多的项目;(4)信息资料较齐全,目标比较明确,有发展前途的项目;(6)具备某方面的技术管理人才,对某些问题有改进能力,并预计成功率较高的项目。(简言之就是:适应需要;见效快;节约增效;有前途;专门人才成率高。)
2、选择VE对象的方法
(1)ABC分析法:基本原理是处理任何事情都要分清主次、轻重,区别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析。ABC分析法的优点是能抓住重点,把数量少而成本大的零部件或工序选为VE对象,利于集中精力,重点突破,取得较大效果。缺点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成本分配不合理,常常会出现有的零部件功能比较次要而成本却高,也会出现有的零部件或能比较重要而成本却低。导至重要零部件因成本低而未被选上,解决的办法可用强制确定法等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为了便于记忆,我将本法称?quot;成本比例排序分析法“
(2)FD法:就是强制确定法,它的基本思想是产品的每个零部件成本应该与其功能的重要性相称。通过求算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得出价值系数,根据价值系数判断对象的价值,把价值低的选为VE对象。对于价值系数小于1的对象,应考虑降低成本,对于价值系数大于1的对象,应考虑提高其功能。
(3)最合适区域法:其求算价值系数的方法与FD法相同,但选择VE对象基本思想有所不同,这种方法不是简单地根据价值系数来确定VE对象,它不把价值系数相同的零件同等看待,而是优先选择对产品价值影响大的为对象。它提出一个价值系数的最合适区问题,凡是分布在最合适区以内的零件,都视为合理,不作为VE对象;凡是分布在区域以外的零件,都视为不合理,可作为VE对象;凡是远离区域的,则作为VE的重点对象。这就考虑到成本系数和功能评价系数,对于这两个系数绝对值较大的对象(也就是在功能上和成本上的重点对象)要从严控制。反之则放宽控制。这样可以使VE抓住少数对象进行工作。
(4)除了上述方法,选择VE对象的方法还有:费用比重分析法、经验估计法、用户评分法、成本模型法和功能重要性分析法等。
五、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包括功能定义和功能整理。
1、功能定义:价值工程的重要特征就是功能分析。要进行功能分析首先应给功能下定义,就是指出产品或零部件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把对象产品或零部件所具有的效用或功用一件一件地加以区分限定,然后对这些效用一一弄清楚。
2、功能定义的目的:(1)明确所要求的功能;(2)便于进行功能评价;(3)便于构思方案。
3、功能定义的方法:(1)用动词和名词功能简洁地描述出来;(2)名词部分要采用可测定的词汇;(3)动词部分要使用力求扩大思路的词汇;(4)注意实现功能的制约条件;(5)掌握以事实为基础的功能;(6)站在物品的立场上来下定义;(7)一项功能下一个定义。
4、功能整理:功能整理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把各个构成要素的功能相互连接起来,绘制功能系统图,从局部功能和整体功能的相互关系上分析研究问题,以便掌握必要功能,发现和消除不必要功能,明确功能改善区域。
5、功能整理使用的技术是C.比塞韦开发的功能分析系统技术(FAST)作图法。
六、功能评价
功能评价回答了“它的成本是多少?”、“它的价值是多少?”的基本提问。
1、功能评价及其目的:功能评价就是对各功能区域的价值进行定量分析,从中找出价值低的功能区域作为改善对象。它的目的是:(1)确定功能目标成本(即功能评价值);(2)评定现实功能的价值,预测价值改善效果;(3)进一步选准VE对象,鼓舞VE人员信心。
2、功能评价的步骤:(1)求功能评价值(或功能重要性系数);(2)确定功能现实成本(或功能成本系数);(3)计算功能价值系数;(4)计算成本降低幅度,即改善期望值;(5)选择功能价值低,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作为VE对象。
3、功能评价值的含义:功能评价值是指可靠地实现所需功能的最低成本。它是通过把项目或零件的功能成本与能保证完成同样功能的类似的外部项目的成本作创造性的比较而确定的。
本文标签:江西自考 工学类 2019年自考工程经济章节知识点汇总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jx.cn)
《江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