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现代散文史资料二十七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二节 散文理论的新建树
这一时期,文艺界对鲁迅杂文的思想和艺术特质,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核心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继承和发展鲁迅杂文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做出贡献的应该提到冯雪峰和徐懋庸。
冯雪峰把鲁迅主义概括为三点:①鲁迅独创了将诗和政论凝于一体的杂感这种尖锐的政论式文艺形式;②对历史的透视和对人生的睁眼正视的独特的现实主义和韧战主度;③艺术的大众主义。
徐懋庸分析鲁迅杂文的文笔特色是:理论的形象化,语汇的丰富和适当,造句的灵活,修辞的特别,行文的曲折等;并指出这不仅是文字技巧问题,更重要的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
围绕鲁迅杂文的思想和艺术特质,更好地学习、继承和发展鲁迅杂文的战斗传统这一核心问题有过几场争论,这些争论又反过来推动现代杂文理论和创作的新拓展。
第一次争论:
发生在1938年-1941年沦为“孤岛”的上海。
1938年,巴人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了《超越鲁迅——为鲁迅逝世二周年作》一文,表明了学习、继承和发展鲁迅杂文战斗传统的正确态度;同时,阿英以笔名鹰隼在《译报·大家谈》上发表了《守成与发展》的纪念文章,指出了鲁迅杂文的特点和弱点,由此引起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是革命文艺队伍内部的原则争论,为了防止在革命队伍中造成分裂,孙冶方以孙一洲的笔名在《译报周刊》上发表了《向上海文艺界呼吁》,要求终止这场争论,最后,终于发表了37人署名的《我们对于鲁迅风杂文的意见》。
1940年,巴人还写了《论鲁迅的杂文》,在《鲁迅杂文的形式与风格》这一部分中,巴人从纵的方面分析了鲁迅杂文发展的三个时期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变化发展,即《热风》时期,《三闲集》时期,《伪自由书》时期;并从横的方面指出鲁迅杂文形式和风格的八种类型:①短小精悍、泼辣而讽刺,如《热风》与《伪自由书》的大部分;②深厚朴茂、显示了作者的渊博学识,如《病后杂谈》、《未定草》、《女吊》;③趣味浓郁、引人入胜——诗意的形象化的杂文,如《说胡须》、《论雷锋塔的倒掉》;四、战斗的论文式杂文,如《“硬译”与“文学的阶段性”等》;五、抒情的——抒发个人的感慨转而讽刺他所憎恨的对象;六、质直的、搏击的;七、客观地暴露而不加以论断的;八、还有书序一类杂文。
这场论争后,于1941年的“孤岛”上海出现了杂文重振的趋势。
第二次争论: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①杂文时代的鲁迅,并不是暴露讽刺一切的,他对敌人进行冷嘲热讽,但“不曾嘲笑和攻击革命人民和革命政党”,他的杂文对待人民和敌人,写法完全两样;②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杂文形式不应当简单地和没有言论自由时的鲁迅一样,可以“大声疾呼,而不要隐晦曲折,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③三人民的缺点是需要批评的,但必须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保护人民、教育人民的满腔热情来说话;④讽刺是永远需要的,但必须废除讽刺的乱用,对敌、我、友讽刺的态度应各有不同。在这场争论中,金灿然的《论杂文》是值得重视的。
第三次争论:
发生在1946年-1947年的国统区。
这时期也出现了研究杂文的理论专著,田仲济的《杂文的艺术与修养》为代表。这时期在杂文理论建树上值得提到的还有语言学家王力和美学家朱光潜。
“我们首先要求情感的真切,进一步要求情感的健康”,这是40年代散文批评的两条标准。
在探讨散文理论方面,有葛琴的《略谈散文》、李广田的《谈散文》、叶圣陶、朱自清和唐弢的《关于散文写作——答<文艺知识>编者问》、朱光潜的《诗论·诗与散文》、丁谛的《重振散文》、林慧文的《现代散文的道路》、味橄的《谈小品文》。
葛琴举出散文的三个特点:①形式上较为自由广泛;②以抒发思想与感情为主;③具有诗的情感;还强调散文美在于自然、朴素、真实。
胡风认为这时的旅行通讯与过去的通讯有两种不同:①大半注重在社会生活底反映,不只是政治情况或地方风物底记述;②大半渗透着通讯者底个人的情愫、批判,不能够对着血肉的生活还只是“有闻必录”地漠不关心,旅行记者的通讯是由事实报道接近了文艺。
罗荪深刻地指出抗战以来报告文学的“缺撼”在于:①对于现实事件的认识不够,分析力和理解力都还不够充分,因而不能够表现所报告的事件之间的矛盾的因果。②由于第一个原因,以致于作者单纯的报告了一些特殊的偶然的事件,却不能使读者从这些特殊的偶然的事件中找出它的一般性和必要性的关系;③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可以作为报告的素材,于是不加选择的把任何事件都“客观”地报告出来了。
曹聚仁强调报告文学者的“新闻眼”,即透辟的观察力;其次,要“善于处理材料”;第三,才是“艺术的笔触——特写”。
以群指出了抗战以来报告文学发展的五种“动向”:①由平铺直叙到提要钩玄;②由记录直接的到表现综合的素材;③由热情的歌颂到冷静的叙写;④由战争的叙述到生活底描写;⑤由以事件为中心到以人物为主体。这五个动向表明我国报告文学逐步地克服存在的问题,向深刻、完整、活泼、生动、真实的方向发展。
这时期散文理论建设在前一期文体论的基础上,根据战时散文创作的实际问题和时代要求,集中深入地探讨了杂文、记叙抒情散文和报告文学这三种主要的散文样式的特性和功用,进一步强调散文创作的时代性、现实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的观点,也进一步确立了散文主要由杂文、记叙抒情散文和报告文学三大品种分立并存的发展格局。
本文标签:江西自考 历史类 自考中国现代散文史资料二十七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jx.cn)
《江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