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考证打印入口

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第八章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7:11 编辑整理:江西自考网 【字体: 】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这一章较抽象,主要是记住第一节的内容,可以出一些小题目;第二节将备考重点择其要而记住就行了。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
1 、中国古代教育是中国古代文化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古代文化不断创新的的动力,因为中国古代文化是靠中国古代教育一代一代传递下来的。
2 、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以前。
3 、学官:是虞时设置的管理教育事务的官员,负责对人民进行伦理道德和音乐诗歌的教育等。
4 、国学,西周时出现,同时还有乡学。
5 、商周时代,我国不仅有宫廷教育,还注意幼儿教育,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的“六艺”教育体制。
6 、私学,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民间教育形式,以私人自由讲学为主。如孔子、墨子、孟子等。
7 、《礼记》中的《学记》和《大学》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总结教育和教育理论的教育学专著,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学专著。此外还有《荀子。劝学》《管子。弟子职》。
8 、太学,西汉时期出现的专门传授知识、研究学问的机构,汉武帝时设在长安,是中国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的课程是通经致用为主,学生分经受业,经考试及格,任用为官吏。
9 、博士:是指汉代太学里选聘的学优德劭者担任的教授,其学生为博士弟子。
10、汉代地方政府办的官学在郡国称“学”,县称“校”,乡称“庠”,聚称“序”。私学中小学程度的称为“书馆”。(学校庠序)
11、两汉教育以儒学经典为教材,主张教育要明经修行。其教育设施、教育思想和汉代的选举制度是互相配合的。
12、晋代中央学制分国子学和太学两种。国子学限五品以上贵族子弟入学;太学为平民子弟而设。
13、隋唐时期建立健全了科举考试制度,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官员任用、均服从或从属于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和培育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起来以后,促进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当时的政治革新。
14、唐代取士之法:一是生徒法,即从各地学生中选成绩优良者到尚书礼部受试;二是贡举法,即从非在校学生通过州县试后送到京师复试。三是制举法,是指特种考试,产生非常之才,试于殿廷。
此外还有武举。
15、国子监,是唐代中央兼大学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双重性质的组织。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此外还有弘文馆、崇文馆。
16、书院,出现于唐宋之后,原为藏书、校书之地,宋时将书院与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成为著名学者授徒讲学、培养人才之地方。主持人称洞主或山长。建制有民办、官办、民办官助等多种形式。其讲学以义理修养为核心,可以弥补科举制度之不足。


17、明清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贵族学校),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边疆及特殊地方还有卫学(军事学校)。地方各学校互不隶属,皆有送学生到国子监的资格。
18、明清科举制度分乡试、会议和殿试三种。
19、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对传播中国文化,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20、中国古代教育是人文主义的教育,它以做人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注重教人以德行与智慧,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
2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一是综合观,即大教育观。把教育看成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主张教育一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种人才,二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二是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强调德育与知识教育要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1 、2001年江苏卷:晋代中央学制分为两种,一为国子学,一为(太学)。
2 、学记和(大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古典教育学专著。
第二节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1 、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思想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循序渐进;教学相长;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2 、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思想之一,是孔子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要强调教学方式的变化。
3 、孟子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的基本意思:教师如同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学习积极性。
4 、学记的“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则和,强而弗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矣”的含义: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自己

[1]  

本文标签:江西自考 文学类 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第八章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jx.cn

本文地址:http://www.zikao.jx.cn/cj_wxl/6017.html



《江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江西自考便捷服务

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第八章

日期:2018-05-23 12:27:11  整理:江西自考网  浏览(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这一章较抽象,主要是记住第一节的内容,可以出一些小题目;第二节将备考重点择其要而记住就行了。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
1 、中国古代教育是中国古代文化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古代文化不断创新的的动力,因为中国古代文化是靠中国古代教育一代一代传递下来的。
2 、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以前。
3 、学官:是虞时设置的管理教育事务的官员,负责对人民进行伦理道德和音乐诗歌的教育等。
4 、国学,西周时出现,同时还有乡学。
5 、商周时代,我国不仅有宫廷教育,还注意幼儿教育,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的“六艺”教育体制。
6 、私学,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民间教育形式,以私人自由讲学为主。如孔子、墨子、孟子等。
7 、《礼记》中的《学记》和《大学》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总结教育和教育理论的教育学专著,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学专著。此外还有《荀子。劝学》《管子。弟子职》。
8 、太学,西汉时期出现的专门传授知识、研究学问的机构,汉武帝时设在长安,是中国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的课程是通经致用为主,学生分经受业,经考试及格,任用为官吏。
9 、博士:是指汉代太学里选聘的学优德劭者担任的教授,其学生为博士弟子。
10、汉代地方政府办的官学在郡国称“学”,县称“校”,乡称“庠”,聚称“序”。私学中小学程度的称为“书馆”。(学校庠序)
11、两汉教育以儒学经典为教材,主张教育要明经修行。其教育设施、教育思想和汉代的选举制度是互相配合的。
12、晋代中央学制分国子学和太学两种。国子学限五品以上贵族子弟入学;太学为平民子弟而设。
13、隋唐时期建立健全了科举考试制度,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官员任用、均服从或从属于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和培育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起来以后,促进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当时的政治革新。
14、唐代取士之法:一是生徒法,即从各地学生中选成绩优良者到尚书礼部受试;二是贡举法,即从非在校学生通过州县试后送到京师复试。三是制举法,是指特种考试,产生非常之才,试于殿廷。
此外还有武举。
15、国子监,是唐代中央兼大学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双重性质的组织。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此外还有弘文馆、崇文馆。
16、书院,出现于唐宋之后,原为藏书、校书之地,宋时将书院与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成为著名学者授徒讲学、培养人才之地方。主持人称洞主或山长。建制有民办、官办、民办官助等多种形式。其讲学以义理修养为核心,可以弥补科举制度之不足。


17、明清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贵族学校),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边疆及特殊地方还有卫学(军事学校)。地方各学校互不隶属,皆有送学生到国子监的资格。
18、明清科举制度分乡试、会议和殿试三种。
19、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对传播中国文化,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20、中国古代教育是人文主义的教育,它以做人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注重教人以德行与智慧,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
2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一是综合观,即大教育观。把教育看成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主张教育一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种人才,二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二是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强调德育与知识教育要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1 、2001年江苏卷:晋代中央学制分为两种,一为国子学,一为(太学)。
2 、学记和(大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古典教育学专著。
第二节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1 、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思想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循序渐进;教学相长;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2 、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思想之一,是孔子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要强调教学方式的变化。
3 、孟子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的基本意思:教师如同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学习积极性。
4 、学记的“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则和,强而弗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矣”的含义: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自己

[1]  

本文标签:江西自考 文学类 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第八章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jx.cn

本文地址:http://www.zikao.jx.cn/cj_wxl/6017.html


《江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