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考证打印入口
您当前位置:江西自考网 > 文学类> 自考美学复习资料> 浏览文章

自考美学复习资料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8:54 编辑整理:江西自考网 【字体: 】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一章 绪论

    1、美学: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成立。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美学》(Aestetica)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与哲学认识论(为美学提供基本理论框架、世界观的基础)紧密相关,联系密切的其他学科: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n 哲学为美学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任何一种美学理论的建立都有一定的哲学理论作为基础。

    n 艺术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n 美学研究所涉及的美感问题是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而研究美感,离不开心理学的研究。

    n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判断往往会与伦理判断紧密交织在一起,并对审美主体的美感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美学离不开人,与人生价值有着重要联系。

    3、美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独立的美学学科。

    4、审美意识的形成,来源于人类劳动中对自身的改造。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5、审美意识与美学思想的区别:

    答:审美意识不是美学思想,因为美学思想所具有的两个基本特点审美意识都不具备。这两个基本特点分别是:(一)应当能够借助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也就是说,美学思想具有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文献之中,并得以传诸后代。(二)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不在像审美意识那样可以是一些感性直观的认识,而是远为深刻的能够揭示审美现象某些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美学思想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6、西方美学的发展过程:8个阶段

    1) 古希腊美学,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方美学的开端;

    2) 中世纪, 认为一切美的东西都是上帝早的

    3) 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没有美学大家

    4) 18世纪,理性美学主义、主义美学,鲍姆嘉登出版《美学》

    5) 19世纪前期,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代表人物:康德、席勒、黑格尔,代表了西方美学的黄金期

    6) 19世纪后期,实验美学、移情美学、生命美学,代表:车尔尼雪夫,认为美是生活

    7) 20世纪出,心理学美学,佛洛依德

    8) 20世纪,语言论美学,从语言角度、符号的角度探讨美学

    7、“由下而上”:行而下,由具体的研究上升到抽象理论研究的方法。

    “由上而下”:行而上,由抽象理论研究演绎到具体现象的研究方法。

    8、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代产生变化。

    例:①“环肥燕瘦”的审美现象典型提示了—女性美的历史变化。

    ②19世纪法国伟大雕塑家罗丹的作品(老*欧米哀尔)的形象—化丑为美。

    9、美学研究的对象:(名/简)

    答: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艺术,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首先,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着的客观现象,美学必须以它为出发点开展研究。

    其次,美学还必须研究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它们是人类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观念形态的东西。

    再次,美学应当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10、美学为什么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第一,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

    第二,艺术更深刻地把握人类美感经验的本质和特点。

    第三, 艺术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美。

    第四, 通过艺术研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1、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

    (1)多样性。

    (2)美学研究的各种方法都与人生价值相联系。

    (3)美学研究的方法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唯物辩证法是美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哲学的方法、心理学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古学的方法等具体方法在美学研究中都有用武之地。

    12、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美”。

    第二,美的规律的理论。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因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这就是说,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美的事物的基本规律,是把人类的主观愿望和目的,即“内在固有的尺度”与具体事物的客观属性,即“任何物种的尺度”结合起来,把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可供审美欣赏的形象。

    第三,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马克思:“(异化)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中。”说明,虽然有美的事物,但当审美主体处在异化的状况下无法欣赏美的东西,审美依赖主体的条件、心境。

    异化:外在客观事物本来应当是与人类一致的,结果反过来成为人的异己的敌对的力量。

    第四,艺术本质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真理。

    第五,马克思主义美学还对其他许多美学问题进行了论述,如文艺的社会功能问题、文艺的真实性问题等。

    13、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手稿》中把人的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

    把美的本质问题与劳动相联系,也就是人的本质相联系。从人的本质出发探讨美的本质,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

    第二章 美 论

    1、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的几个方面的求解路径:

    一、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探求美

    1、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自然是依据数而成型的,所以数是整个自然中第一位的东西,坚持数学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这个根本性的立场,美也必然会受制于数的本性和力量,美来自于数的秩序,音乐就是对立面的和谐,

    “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2、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书中提出自己的美学理论:1) 美是认识能力的对象,2) 美是看上去使人偷悦的东西称作是美的,3) 美即在恰当的比例,4) 美属于形式因的范畴。他更倾向于认为,审美的愉悦取决于被观看的事物,他强调美与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之间的关系,侧重于指称美在本质上是由于具有客观的依据而成为认识的对象,美被认为是那些引起愉悦的事物的客观属性。

    3、荷加斯《美的分析》书中:曲线比直线美,而在曲线中又以蛇形线最美。

    4、费希纳的实验美学,以科学的实证方式,反对过去“从上而下”的形而上的美学,提倡重视实验的“从下而上”的美学。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来探求美的合理性、片面性?

    合理性: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美离不开事物的客观属性。

    片面性:①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的本质。虽然认为是客观的,但不认为是人的劳动创造的,而是认为是自然就有的;②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但不能保证符合形式美规律的事物就是美的,同样的形式也可以是构成不美或丑的因素;③认为美在事物的形式特性的说法也不适合一切美的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事物的美。总之,事物的客观属性是美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看不到美与人及其社会生活的联系,只是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或者直接把美看成是事物的感性形式,是行不通的。原始民族很少认为花是美的,极少以植物作为描写对象,原因是还没有成为人类活动的一个部分,所以不是美感的对象。

    二、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1、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柏拉图。认为美是客观的,精神的,一切美的东西之所以会美,是由于“分享”了“美的理念”。理念是美的本质。这种美的理念“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2、黑格尔继承了柏拉图关于”理念“的一些讲法,认为美是理念。 美一方面是理念,另一方面还必须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的本质在于客观的运动的发展的理念。在柏拉图那里,美的理念是不变的,在黑格尔这里,理念却按照辩证法的逻辑,在自我的矛盾中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并进行自我创造。

    三、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把美归结为人的某种主观的心意状态,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

    1、英国经验主义派休谟认为,因为外和的秩序和结构“适于使灵魂发生快乐和满意,这就是美的特征。把美看成是愉快,是事物所引起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快感。2、美国的马歇尔:美在于人的感官的快乐3、桑塔耶纳: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4、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美感就是快感,美的本质和源泉就是无意识的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艺术作品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是性的象征,表现了人们无意识中的性本能的冲动。贡献:首次发现了美、审美活动和艺术同人类被压抑的无意识的紧密联系。5、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包括: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

    四、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把“关系”当成美的本质,当成美之所以为美的根本原因。他关于“美在关系”的说法,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过去把美当成某种单一的现象,或者某种孤立的因素,而从自然和社会生活各种相互的关系中来理解美。他认为“把美归结为对关系的感觉,你就会获得自古以来美的发展史。”缺点:他所说的“关系”比较抽象、笼统,始终处于摸索阶段,始终没有讲得十分清楚。

    五、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

    1、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次提出“美是生活”的命题,力图纠正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偏颇。

    论述:为什么说“美是生活”的命题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

    (1)“美是生活”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美学命题,力图纠正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脱离具体生活的偏颇。 这个命题的内涵在于: 美是人们认为最可爱、最可宝贵的东西。凡是有利于生活的,能够显示生活的就是美的; 反之,凡是不利于生活的,不能显示生活的,就是丑的。 这个命题的意义在于:把美既不是看成物的属性,也不看成理念的感性显现,而是看作人的生活本身,认为美的属性正是生活的属性,从而首次明确地把生活中的美当成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这对于后来唯物主义美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结论:“美是生活”的命题虽然浅显易懂,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 理由: ①生活包含着多种可能性,有美也有丑,不能说凡是生活都美,从而不能简单说美是生活。 ②“美是生活”的讲法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一方面,他说凡是能够显现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他又说只有“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那么,不依照我们的理解,不应当如此的生活,是不是美的呢?如果不是则违反了他的第一句话,如果是又违反他第二句话。 ③ 他还把个人对亲爱的人的喜爱与否当成美不美的标准,这样,主观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足成了“美是生活”在美学理论上的两根支柱。这两根支柱,第一根容易滑到主观唯心主义,第二根支柱则容易滑到庸俗的生理学观点。因此,他虽然正确的从客观生活出发,最后却落入主观唯心主义与庸俗生理学相混杂的境地。 (3)总之,“美是生活”不能成为关于美的正确命题。

    六、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马史思主义的美论乃至整个美学思想体系有一个新的逻辑起点,那就是立足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

    七、关于美论的情境把握和有效性分析

    1、英国的布洛在1912年出版《心理距离》,提出“心理距离说”。认为人的审美感受的获得同人与现实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有关。(用心理的距离来解释审美现象,人与现实之间产生心理距离而产生美感。)2、德国美学家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提出“时间距离”说,认为人们对艺术品的理解和时间距离有关。(由于我们同当代的文艺作品之间缺乏时间距离,利害的联系太密切了,因此,我们很难作出正确的审美评价。)

    2、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几个观点:

    (1)主张美是主观的,以吕荧和高尔太为代表。

    (2)主张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蔡仪出版过一本《新美学》,蔡仪说: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

    (3)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提出美是主客观统一的说法。

    朱光潜是怎么区别“物”和“物的形象”的含义的:

    “物”指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客观实在:“物的形象”是“物”在人的既定的主观条件的影响下反映于人的意识的结果,所以已经不纯是自然物,而是夹杂着人的主观成分的物,即已经是社会的物了。

    积极性:正确的指出了“物的形象”和外在的客观事物不能划等号

    缺点:没有把“物的形象”看成是劳动的产物,而认为是一种生产实践。

    3、美的可定义性问题: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追求。

    答:试图彻底否定对美和艺术的本质的哲学探讨,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可能性,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美的总是不仅是学理技术上的分析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情感和人生价值的问题,因而需要做专门的探讨,因此,美的本质问题和美的可定义性既不应否定也无法回避。

    另一方面,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人类心灵的客观需要,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因此,美的本质问题不但无法否定,而且也是可以探讨的。

    要在批判和继承相统一的基础上,坚持多层次和多视角地对美的本质问题作出新的探索。)

    4、美的观念: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论述:你认为在美的观念上应实行怎样的变革?(怎样理解美是一个开发性的系统?)

    我认为美的观念上应实行一种变革,把美视为开放性的系统。

    第一、应该打破传统美学的静止、孤立等形而上学偏颇,转而从变化、运动和多层次的结构中探索美。

    第二、应当把美既不当成物质属性也不看作精神属性,而是视为人与现实形成审美关系的结果,视为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第三、由于从运动变化和多层次的观点探索美,并且把美与现实生活紧紧联系起来,因此,美在本质属性就应是一个开放性系统,我们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应该牢固树立“美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的观念,认识到美不仅由多方面的原因与契机所形成,而且在主体与客体交相作用的过程中,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的过程中。

    总之,美的形成和创造,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所以我们应该在美的观念上实行一种变革,把美视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5、马克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这句话揭示了人类审美感觉的来源,人类审美感觉只能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是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全部历史。

    6、美的本质的集合化界定:

    1) 人是“世界的美”2)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3) 美是自由的形象4) 美在创造中

    第三章 美感论

    1、 美感的产生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

    2、18世纪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别里认为人的视听器官之上还有属于心灵和理性的感受器官,即人的“内在感官”,或人的“第六感官”。

    3、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人们在外在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精神活动过程。

    4、联想是想象的基本形式,旧的知觉与新的知觉表象,相互重叠组合,在记忆中经由新的、类似或相关的对象的触发,产生联想。

    联想的范围非常广阔,主要包括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三种。

    (1)接近联想是联想的一种类型,它主要指两件物象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当接近。人们感受到甲便自然联想到乙,并引起相应的情绪反映。例“爱屋及乌”、“睹物思人”、“瑞雪兆丰年”。

    (2)相似联想是联想的一种类型,它主要是指两件事物之间,在性质或状貌上的某种类似,从而由此物想到彼物。例:霜叶红于二月花

    (3)对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类型,它是指由某一事物触发对于另一种性质、状貌截然相反、相对的事物的联想,可以强化对两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5、论述:举实例说明对比联想的特征。

    (1)对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类型,它是指由某一事物触发对于另一种性质、状貌截然相反、相对的事物的联想,可以强化对两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2)举例

    例1:陶渊明诗中有“万物皆有托,孤立独无依”,从万物的“有托”联想到孤立的“无依”,这一“无依”就显得格外触目,各位深切,显示当时诗人个人处境。

    例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豪门大院内灯红酒绿,院外冻死穷人的对比,揭示社会的不平等,社会的弊端。

    例3:唐代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描写古代一个商人的妻子,商人丈夫与弄潮儿形成对比联想,商人丈夫离别无讯与定时守信的弄潮儿的尖锐对比,揭示了怨妇对丈夫的情谊和怨恨。

    (3)以上例子说明,通过对比联想,对立的景物或现象可以交错呈现或结合一体,可以使人对现实生活是的对比关系得到更鲜明更深刻的感受。

    6、通感: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特殊心理现象,指从感觉的整体出发,在诸心理功能统一的基础上,不同感觉之间的感受借助于想象力的作用而相互挪移,各感官相互为用,更换官能的感受领域。这是一种辅助的心理功能。(简单说,就是指不同感觉之间的汇通。)

    例:“红杏枝头意闹”闹字,很难用视觉和听觉来说明,他们既有视觉印象,又有听觉印象,而且还不限于视、听印象,与触觉、味觉都有关系,体现多种感官的相互汇通,是通感现象。

    7、美感欣赏活动深层的心理特征

    (1)生理与心理矛盾的统一

    (2)个性与社会性矛盾的统一

    个性应当是人的独立自主性与表现形式的自由性的结合。但是个性要独立,要自由,而社会却要规范,要限制,这二者的矛盾怎样解决呢?要通过审美欣赏、审美创造活动来解决。

    (3)具象性与抽象性矛盾的统一

    审美总是不离具体的形象,但要由具体的感性的感知中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审美欣赏的心理活动中,抽象不仅与具明性统一在一起,而且融贯在具象性之中,例钱钟书“如水中盐,蜜中花”。

    (4)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矛盾的统一

    论述:结合实例论述自觉性与非自觉性关系(或试述美感活动的深层心理特征)

    ①艺术创造和美感欣赏具有两方面特点:一方面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即受到明确的理性或意识的指引;另一方面却又常是不自觉的或非自觉的,即是不由自主的,不一定受理性或意识的控制,体现了无意识的特点。两者之间既是矛盾的又形成高度的统一,所以美感欣赏往往是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矛盾的统一。这种矛盾的原因来自人的社会实践的复杂性,一方面,人是通过感觉来欣赏美的,而人的感觉又是有意识的,与人的思维能力、理性能力结合在一起,由此而形成了美感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人何时能获得美感,又依赖于主体和和客体的多种现实条件的制约,是个人的意识无法预测和无法完全控制的,由此而产生了美感的非自觉性。

    ②例1,宋代词人张孝祥《过洞庭湖》“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其中,“悠然心会”,说明人通过长期社会实践,积累了审美欣赏能力,形成感受美的感官,所以才能够悠然心会,是一种瞬间的审美感受,一种直觉,这是自觉性:“妙处难与君说”,但美妙的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述,无法用清晰、明确的意识来整理清楚,是非自觉的。

    例2,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尤其是最后两句,“真意”指诗人在庐山的怀抱里流连忘返,获得的瞬间的审美感受,这种瞬间的感受来自于诗人长期淡泊的生活而来,这是他审美自觉性的表现:“欲辩已忘言”,要辩解,说明却已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明显的表现了非自觉性。

    ③这一实例表明,美感活动往往是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矛盾的统一。

    (5)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矛盾的统一。

    第四章 审美范畴论

    1、崇高:崇高是美的一种范畴,又称壮美。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和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正式提出崇高这一范畴的是罗马时代的朗吉诺斯的《论崇高》。

    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并把它与优美并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上两个基本范畴的,是18世纪英国思想家博克。他出版了《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的研究》一书。

    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2、优美:优美是美的一种范畴,又称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常常以小巧、光滑、柔和等特征令人愉悦。优美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反映了社会实践中目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小桥流水、风和日丽等。

    3、悲剧性:作为一种审美的范畴,悲剧性的根本特点就在于悲,不悲不能成为悲剧,但悲不等于哭、悲哀、悲惨。

    西方悲剧性意识的历史演变:

    (1) 命运悲剧:索福克斯《奥狄浦斯王》,希腊命运悲剧的典型代表。

    (2) 性格悲剧:文艺复兴以后,17世纪新古典主义《哈姆雷特》。

    (3) 社会悲剧:8、19世纪出现,巴尔扎克《高老头》,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易卜生《玩偶之家》。

    (4) 生命悲剧: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悲剧。托尔斯泰说,人生最大的悲剧是床弟间的悲剧。

    (5) 荒谬悲剧。

    悲剧在古希腊文中意为“山羊之歌”,本是希腊人在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时以独唱与合唱的形式来进行的。

    悲剧冲突的实质:在于主体所代表的正义精神与永远不能满足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例,鲁迅: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悲剧的内涵:悲剧是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主人公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残和毁灭而成京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

    4、悲剧性的效果

    (1) 悲剧由痛感到快感的转化,从身心贯通的角度去看待净化心灵;

    (2) 悲剧体验的净化作用,主要指精神是情*的提升,亚里士多德、卡塔西斯;

    (3) 精神提升,精神境界由低级到高级。悲剧的效果是积极的。

    5、生命的机械化:法国学者柏格森1900年《笑》一书中提出来的,从他的生命哲学出发,认为生命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作为这种创造的推动力的,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本能“生之冲动”。而一般物质,作为生命的反面,则显得僵硬、呆滞、机构化,阻碍生命的前进。生命的最基本价值就在于它的紧张性和活动性。喜剧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动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

    6、喜剧性的效果—笑的特征

    论述:谈谈你对喜剧看法

    喜剧性最显著的效果是引起人们的笑,笑是喜剧性最显著的特征。喜剧性的笑有3个特征:

    (1) 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具有社会性内容的心理现象。

    (2) 笑的感情必须与理智作出的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不相容。

    (3) 笑要有共鸣,笑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里面产生的。

    总之,喜剧性最显著的效果就是笑。

    7、论述:丑的美学意义(或丑的审美价值):

    丑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其美学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 丑时美的对立面,与美是相互依存有相互转化的。以丑衬美,可以使美更加突出;

    其次, 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恩格斯说:“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

    再次, 审丑历来是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原始艺术,还是古典主义,或是现代主义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 最后, 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灵心点化,可以转化成为艺术中的美,即“化丑为美”。

    例:罗丹《老*》(欧米哀尔),年轻时非常美丽,但罗丹却将之雕刻成一个年老色衰、干瘪丑陋的“老*”。人们看到时,不禁惊呼“丑的如此精美”。欧米哀尔“肉体受着垂死的痛苦”,“发现自己活象一具尸体而感到恐惧”,罗丹在雕刻中深刻地揭示了这种丑,引起了人们心灵的震颤,从而不能不惊叹于他艺术表现的精美绝伦,不能不赞叹他艺术的美,因此,生活中的丑到了艺术中,不是变美了,而是暴露了它丑的真实面目,让人真实地认识它丑的本质。变美的不是丑本身,而是艺术。

    第五章 艺术论(一)

    1、集体无意识说:

    这是一种从艺术起源角度探讨艺术本质的学说。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这种理论有其合理因素,它揭示了艺术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某种内在联系。然而,遗憾的是,“集体无意识”只是一种心理学的假设,并没有足够的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根据;同时,这种理论抹煞了艺术家的个性,也不是符合艺术创造的实际的。

    2、对艺术的定义,从艺术本质角度:

    (1) 模(摹)仿说

    (2) 表现说:强调艺术是天才的自我创造和表现

    (3) 有意味的形式说:本世纪英国美学家、艺术鉴赏家克莱夫。贝尔提出

    (4) 符号说:当代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3、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1)物质实在层:指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例,《红楼梦》是一本书的形式。它是就艺术品首先作为物质实体,是由各种材料构成的存在而言的。

    (2)形式符号层:物质实在层是它的间接性物质存在,形式符号层则是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各类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指向意象世界的形式符号,例,《红楼梦》用汉语建构的语言世界。

    (3)意象世界层: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这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艺术意象从物理时空向心理时空跨越的结果是艺术品的纯然精神性存在。意象并不一定直接呈现于形式符号层,它往往是借形式符号层的指示,在鉴赏者心中形成现实的、生动的表象。(艺术品的审美特质和价值集中体现于此。)例,《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每一个读者心中所想像的都不一样,不是客观实在的,是主观的。

    (4)意境超验层: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是超越人类特定经验领域的形上至境。《红楼梦》中宝黛悲剧,更深刻的体会清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4、意象的主要类型

    (1)仿象:是艺术意象的一种类型,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的意象,它在感性形态、具象上与对象相似,甚至非常*真,这里,“主体”有意退居幕后,其创造性仿佛就体现在意象的仿真性上。例如《高老头》中描写伏盖公寓的。

    (2)兴象:是艺术意象的一种类型,是主体以客观(对象)世界的物象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触发情感、启动想象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机,物象使“感兴”得以发生,联想得以展开,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象”便是兴象,这个概念原出自中国古典美学。它的最主要特点是“天然”、“隐蔽”。

    (3)喻象:是艺术意象的一种类型,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主体在客观世界摄取象征物,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种方式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它的特点是带有极明显的人工痕迹。

    (4)抽象:是艺术意象的一种类型,指创作主体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将客体提炼、升华,舍弃具象而代用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一种意象。

    第六章 艺术论(二)

    1、艺术意象和创造和生产

    (1) 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意象是艺术存在的核心。在艺术的“创造→艺术品→接受”的流程中,贯穿始终并处核心地位的是艺术创造阶段艺术家意象的生成。

    (2) 意象的孕育

    (3) 意象的生产

    论述:结合实例论述艺术意象的生成

    谈谈艺术意象的孕育、生产(答二、三、四、五)

    一、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因而艺术意象的生成在艺术创造中有重要意义。

    二、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包含两个阶段,即意象的孕育和意象的生产。

    三、意象的孕育是意象生成的第一阶段,意象的孕育指艺术意象在艺术家头脑里的构思过程。

    ①意象产生于主体意识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这是创造新的、精神性的对象世界的过程。一方面是艺术家主体力量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世界的人化。(主客相遇)

    ②它依赖于艺术家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

    ③意象孕育需要艺术家在与客观世界相遇时产生创作冲动。

    四、意象的生产是意象生成的第二阶段,是指艺术家头脑里的意象获得物态化表达的过程,使孕育在头脑里的艺术意象获得符号形式和物质实体,从而产生艺术品。

    意象的生产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生命孕育从无到有,二是工艺制作,产品生产。具体有四个步骤:

    ①将潜藏的意义明朗化、零散的感觉整体化,从而生成艺术意象整体。

    ②将内在心理的东西变成外在可见的物化形式。

    ③将变动的内在意象凝聚为确定的符号形式。

    ④它是一种人工产品的生产。

    五、总之,意象的生成是艺术创造的核心问题,无论是意象孕育还是意象生产都体现了艺术家的创作心态和审美理想。

    六、实例

    例1、宋代苏东坡的《答谢民师书》“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指出两种过程的区分,“了然于心”是意象的孕育阶段,“了然于口与手”则是意象的生产过程,反映了苏东坡对意象生成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例2、郑板桥《题画》:“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霜气皆浮动于疏枝密枝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其中园中之竹、“眼中之竹”是客观外在的,“胸中之竹”是意象的孕育过程,“胸中之竹”之所以不同于“眼中之竹”,就是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家的意象孕育和改造,“手中之竹”则是艺术家把心中孕育的意象用艺术操作加以表达并用特定形式符号将之凝定下来,即意象的生产。这揭示了意象生成过程的复杂性、阶段性和差异性。

    2、艺术的“技”与“道”

    简答或论述:“技”与“道”的关系

    一、“技”、“道”有别

    “技”是指艺术操作中的技能与技巧。

    “道”是指艺术意象创造与传达过程中自由无碍、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

    因此,技、道存在差异。

    二、技、道相通

    技与道是相通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道、技互现

    道可以通过技而体现出来,而技也可以在高度娴熟时达于道。通过长期刻苦锻炼而达于“道”的技巧,能将心中所感受的立即转化为手中所操作的,这就是古代书画理论所讲的“心手相应”。心与手之间达到了这种自由和谐,也就意味着消除了道与技的界限,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至高境界。

    例,《庄子》“庖丁解牛”的故事,就体现了技道合一的境界。

    3、“期待视界”:由德国理论家姚斯提出,西方接受美学认为艺术接受者在接触艺术之前的主体境况,包括其自身的敏感度、想象能力、文化基础、艺术修养、审美趣味以及传统影响、现实社会变化的影响因素等等,造成了接受者的接受眼光和特定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即“期待视界”。

    4、波兰哲学家罗曼。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提供给接受者一个“图式化”结构框架,其中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定点。

    第七章 美育

    1、美育(审美教育):既是教育活动的一种,是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列的一种教育方式,同时又是审美活动的一种,是同审美创造、审美欣赏有密切关系的审美活动。

    2、净化:把一个躁动不安、利欲熏心的心灵净化为宁静的、淡泊的心灵。亚里士多德在阐述悲剧的效果时,认为悲剧能有一种“净化”作用,或译为“陶冶”。

    3、“寓教于乐”: 这是古罗马贺拉斯提出的著名学说,这种“寓教于乐”的原则实际上是美育和道德教育统一的结果,同时又要符合文艺的规律,要有魅力,直接给人以感动。指把道德教育寄寓到审美愉悦之中,让人在不知不觉地接受道德教育。(类似中国古代的“诗教”。)

    4、1795年席勒发表《审美教育书简》(又名美育书简),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

    5、布莱克的诗句“从一粒沙里看一个世界”,说明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

    6、美感的非功利性(超功利性),应以万物的功利性为基础。叔本华说,国王与乞儿从窗口看夕阳,都没有功利性,都可以感到夕阳的美(错误观点)。其实不然。国王没有衣食之虑,迫害之苦,他看夕阳,可以感受到美,但乞儿不同,他缺衣少食,忧心忡忡,他哪能有心思去欣赏夕阳之美?因此必须先有了基本的功利性的保证,然后才有非功利性的美感。

    7、美育的方式:自然、社会、艺术

    说明:1、凡举实例的论述题,从所列实例中任选其一作答即可。

本文标签:江西自考 文学类 自考美学复习资料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jx.cn

本文地址:http://www.zikao.jx.cn/cj_wxl/9162.html



《江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相关《自考美学复习资料》的文章

江西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美学复习资料

日期:2018-05-23 12:28:54  整理:江西自考网  浏览(

    第一章 绪论

    1、美学: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成立。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美学》(Aestetica)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与哲学认识论(为美学提供基本理论框架、世界观的基础)紧密相关,联系密切的其他学科: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n 哲学为美学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任何一种美学理论的建立都有一定的哲学理论作为基础。

    n 艺术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n 美学研究所涉及的美感问题是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而研究美感,离不开心理学的研究。

    n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判断往往会与伦理判断紧密交织在一起,并对审美主体的美感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美学离不开人,与人生价值有着重要联系。

    3、美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独立的美学学科。

    4、审美意识的形成,来源于人类劳动中对自身的改造。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5、审美意识与美学思想的区别:

    答:审美意识不是美学思想,因为美学思想所具有的两个基本特点审美意识都不具备。这两个基本特点分别是:(一)应当能够借助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也就是说,美学思想具有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文献之中,并得以传诸后代。(二)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不在像审美意识那样可以是一些感性直观的认识,而是远为深刻的能够揭示审美现象某些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美学思想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6、西方美学的发展过程:8个阶段

    1) 古希腊美学,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方美学的开端;

    2) 中世纪, 认为一切美的东西都是上帝早的

    3) 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没有美学大家

    4) 18世纪,理性美学主义、主义美学,鲍姆嘉登出版《美学》

    5) 19世纪前期,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代表人物:康德、席勒、黑格尔,代表了西方美学的黄金期

    6) 19世纪后期,实验美学、移情美学、生命美学,代表:车尔尼雪夫,认为美是生活

    7) 20世纪出,心理学美学,佛洛依德

    8) 20世纪,语言论美学,从语言角度、符号的角度探讨美学

    7、“由下而上”:行而下,由具体的研究上升到抽象理论研究的方法。

    “由上而下”:行而上,由抽象理论研究演绎到具体现象的研究方法。

    8、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代产生变化。

    例:①“环肥燕瘦”的审美现象典型提示了—女性美的历史变化。

    ②19世纪法国伟大雕塑家罗丹的作品(老*欧米哀尔)的形象—化丑为美。

    9、美学研究的对象:(名/简)

    答: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艺术,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首先,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着的客观现象,美学必须以它为出发点开展研究。

    其次,美学还必须研究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它们是人类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观念形态的东西。

    再次,美学应当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10、美学为什么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第一,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

    第二,艺术更深刻地把握人类美感经验的本质和特点。

    第三, 艺术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美。

    第四, 通过艺术研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1、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

    (1)多样性。

    (2)美学研究的各种方法都与人生价值相联系。

    (3)美学研究的方法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唯物辩证法是美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哲学的方法、心理学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古学的方法等具体方法在美学研究中都有用武之地。

    12、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美”。

    第二,美的规律的理论。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因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这就是说,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美的事物的基本规律,是把人类的主观愿望和目的,即“内在固有的尺度”与具体事物的客观属性,即“任何物种的尺度”结合起来,把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可供审美欣赏的形象。

    第三,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马克思:“(异化)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中。”说明,虽然有美的事物,但当审美主体处在异化的状况下无法欣赏美的东西,审美依赖主体的条件、心境。

    异化:外在客观事物本来应当是与人类一致的,结果反过来成为人的异己的敌对的力量。

    第四,艺术本质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真理。

    第五,马克思主义美学还对其他许多美学问题进行了论述,如文艺的社会功能问题、文艺的真实性问题等。

    13、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手稿》中把人的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

    把美的本质问题与劳动相联系,也就是人的本质相联系。从人的本质出发探讨美的本质,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

    第二章 美 论

    1、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的几个方面的求解路径:

    一、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探求美

    1、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自然是依据数而成型的,所以数是整个自然中第一位的东西,坚持数学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这个根本性的立场,美也必然会受制于数的本性和力量,美来自于数的秩序,音乐就是对立面的和谐,

    “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2、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书中提出自己的美学理论:1) 美是认识能力的对象,2) 美是看上去使人偷悦的东西称作是美的,3) 美即在恰当的比例,4) 美属于形式因的范畴。他更倾向于认为,审美的愉悦取决于被观看的事物,他强调美与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之间的关系,侧重于指称美在本质上是由于具有客观的依据而成为认识的对象,美被认为是那些引起愉悦的事物的客观属性。

    3、荷加斯《美的分析》书中:曲线比直线美,而在曲线中又以蛇形线最美。

    4、费希纳的实验美学,以科学的实证方式,反对过去“从上而下”的形而上的美学,提倡重视实验的“从下而上”的美学。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来探求美的合理性、片面性?

    合理性: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美离不开事物的客观属性。

    片面性:①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的本质。虽然认为是客观的,但不认为是人的劳动创造的,而是认为是自然就有的;②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但不能保证符合形式美规律的事物就是美的,同样的形式也可以是构成不美或丑的因素;③认为美在事物的形式特性的说法也不适合一切美的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事物的美。总之,事物的客观属性是美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看不到美与人及其社会生活的联系,只是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或者直接把美看成是事物的感性形式,是行不通的。原始民族很少认为花是美的,极少以植物作为描写对象,原因是还没有成为人类活动的一个部分,所以不是美感的对象。

    二、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1、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柏拉图。认为美是客观的,精神的,一切美的东西之所以会美,是由于“分享”了“美的理念”。理念是美的本质。这种美的理念“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2、黑格尔继承了柏拉图关于”理念“的一些讲法,认为美是理念。 美一方面是理念,另一方面还必须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的本质在于客观的运动的发展的理念。在柏拉图那里,美的理念是不变的,在黑格尔这里,理念却按照辩证法的逻辑,在自我的矛盾中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并进行自我创造。

    三、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把美归结为人的某种主观的心意状态,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

    1、英国经验主义派休谟认为,因为外和的秩序和结构“适于使灵魂发生快乐和满意,这就是美的特征。把美看成是愉快,是事物所引起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快感。2、美国的马歇尔:美在于人的感官的快乐3、桑塔耶纳: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4、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美感就是快感,美的本质和源泉就是无意识的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艺术作品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是性的象征,表现了人们无意识中的性本能的冲动。贡献:首次发现了美、审美活动和艺术同人类被压抑的无意识的紧密联系。5、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包括: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

    四、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把“关系”当成美的本质,当成美之所以为美的根本原因。他关于“美在关系”的说法,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过去把美当成某种单一的现象,或者某种孤立的因素,而从自然和社会生活各种相互的关系中来理解美。他认为“把美归结为对关系的感觉,你就会获得自古以来美的发展史。”缺点:他所说的“关系”比较抽象、笼统,始终处于摸索阶段,始终没有讲得十分清楚。

    五、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

    1、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次提出“美是生活”的命题,力图纠正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偏颇。

    论述:为什么说“美是生活”的命题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

    (1)“美是生活”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美学命题,力图纠正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脱离具体生活的偏颇。 这个命题的内涵在于: 美是人们认为最可爱、最可宝贵的东西。凡是有利于生活的,能够显示生活的就是美的; 反之,凡是不利于生活的,不能显示生活的,就是丑的。 这个命题的意义在于:把美既不是看成物的属性,也不看成理念的感性显现,而是看作人的生活本身,认为美的属性正是生活的属性,从而首次明确地把生活中的美当成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这对于后来唯物主义美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结论:“美是生活”的命题虽然浅显易懂,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 理由: ①生活包含着多种可能性,有美也有丑,不能说凡是生活都美,从而不能简单说美是生活。 ②“美是生活”的讲法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一方面,他说凡是能够显现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他又说只有“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那么,不依照我们的理解,不应当如此的生活,是不是美的呢?如果不是则违反了他的第一句话,如果是又违反他第二句话。 ③ 他还把个人对亲爱的人的喜爱与否当成美不美的标准,这样,主观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足成了“美是生活”在美学理论上的两根支柱。这两根支柱,第一根容易滑到主观唯心主义,第二根支柱则容易滑到庸俗的生理学观点。因此,他虽然正确的从客观生活出发,最后却落入主观唯心主义与庸俗生理学相混杂的境地。 (3)总之,“美是生活”不能成为关于美的正确命题。

    六、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马史思主义的美论乃至整个美学思想体系有一个新的逻辑起点,那就是立足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

    七、关于美论的情境把握和有效性分析

    1、英国的布洛在1912年出版《心理距离》,提出“心理距离说”。认为人的审美感受的获得同人与现实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有关。(用心理的距离来解释审美现象,人与现实之间产生心理距离而产生美感。)2、德国美学家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提出“时间距离”说,认为人们对艺术品的理解和时间距离有关。(由于我们同当代的文艺作品之间缺乏时间距离,利害的联系太密切了,因此,我们很难作出正确的审美评价。)

    2、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几个观点:

    (1)主张美是主观的,以吕荧和高尔太为代表。

    (2)主张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蔡仪出版过一本《新美学》,蔡仪说: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

    (3)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提出美是主客观统一的说法。

    朱光潜是怎么区别“物”和“物的形象”的含义的:

    “物”指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客观实在:“物的形象”是“物”在人的既定的主观条件的影响下反映于人的意识的结果,所以已经不纯是自然物,而是夹杂着人的主观成分的物,即已经是社会的物了。

    积极性:正确的指出了“物的形象”和外在的客观事物不能划等号

    缺点:没有把“物的形象”看成是劳动的产物,而认为是一种生产实践。

    3、美的可定义性问题: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追求。

    答:试图彻底否定对美和艺术的本质的哲学探讨,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可能性,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美的总是不仅是学理技术上的分析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情感和人生价值的问题,因而需要做专门的探讨,因此,美的本质问题和美的可定义性既不应否定也无法回避。

    另一方面,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人类心灵的客观需要,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因此,美的本质问题不但无法否定,而且也是可以探讨的。

    要在批判和继承相统一的基础上,坚持多层次和多视角地对美的本质问题作出新的探索。)

    4、美的观念: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论述:你认为在美的观念上应实行怎样的变革?(怎样理解美是一个开发性的系统?)

    我认为美的观念上应实行一种变革,把美视为开放性的系统。

    第一、应该打破传统美学的静止、孤立等形而上学偏颇,转而从变化、运动和多层次的结构中探索美。

    第二、应当把美既不当成物质属性也不看作精神属性,而是视为人与现实形成审美关系的结果,视为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第三、由于从运动变化和多层次的观点探索美,并且把美与现实生活紧紧联系起来,因此,美在本质属性就应是一个开放性系统,我们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应该牢固树立“美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的观念,认识到美不仅由多方面的原因与契机所形成,而且在主体与客体交相作用的过程中,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的过程中。

    总之,美的形成和创造,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所以我们应该在美的观念上实行一种变革,把美视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5、马克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这句话揭示了人类审美感觉的来源,人类审美感觉只能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是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全部历史。

    6、美的本质的集合化界定:

    1) 人是“世界的美”2)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3) 美是自由的形象4) 美在创造中

    第三章 美感论

    1、 美感的产生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

    2、18世纪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别里认为人的视听器官之上还有属于心灵和理性的感受器官,即人的“内在感官”,或人的“第六感官”。

    3、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人们在外在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精神活动过程。

    4、联想是想象的基本形式,旧的知觉与新的知觉表象,相互重叠组合,在记忆中经由新的、类似或相关的对象的触发,产生联想。

    联想的范围非常广阔,主要包括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三种。

    (1)接近联想是联想的一种类型,它主要指两件物象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当接近。人们感受到甲便自然联想到乙,并引起相应的情绪反映。例“爱屋及乌”、“睹物思人”、“瑞雪兆丰年”。

    (2)相似联想是联想的一种类型,它主要是指两件事物之间,在性质或状貌上的某种类似,从而由此物想到彼物。例:霜叶红于二月花

    (3)对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类型,它是指由某一事物触发对于另一种性质、状貌截然相反、相对的事物的联想,可以强化对两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5、论述:举实例说明对比联想的特征。

    (1)对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类型,它是指由某一事物触发对于另一种性质、状貌截然相反、相对的事物的联想,可以强化对两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2)举例

    例1:陶渊明诗中有“万物皆有托,孤立独无依”,从万物的“有托”联想到孤立的“无依”,这一“无依”就显得格外触目,各位深切,显示当时诗人个人处境。

    例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豪门大院内灯红酒绿,院外冻死穷人的对比,揭示社会的不平等,社会的弊端。

    例3:唐代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描写古代一个商人的妻子,商人丈夫与弄潮儿形成对比联想,商人丈夫离别无讯与定时守信的弄潮儿的尖锐对比,揭示了怨妇对丈夫的情谊和怨恨。

    (3)以上例子说明,通过对比联想,对立的景物或现象可以交错呈现或结合一体,可以使人对现实生活是的对比关系得到更鲜明更深刻的感受。

    6、通感: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特殊心理现象,指从感觉的整体出发,在诸心理功能统一的基础上,不同感觉之间的感受借助于想象力的作用而相互挪移,各感官相互为用,更换官能的感受领域。这是一种辅助的心理功能。(简单说,就是指不同感觉之间的汇通。)

    例:“红杏枝头意闹”闹字,很难用视觉和听觉来说明,他们既有视觉印象,又有听觉印象,而且还不限于视、听印象,与触觉、味觉都有关系,体现多种感官的相互汇通,是通感现象。

    7、美感欣赏活动深层的心理特征

    (1)生理与心理矛盾的统一

    (2)个性与社会性矛盾的统一

    个性应当是人的独立自主性与表现形式的自由性的结合。但是个性要独立,要自由,而社会却要规范,要限制,这二者的矛盾怎样解决呢?要通过审美欣赏、审美创造活动来解决。

    (3)具象性与抽象性矛盾的统一

    审美总是不离具体的形象,但要由具体的感性的感知中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审美欣赏的心理活动中,抽象不仅与具明性统一在一起,而且融贯在具象性之中,例钱钟书“如水中盐,蜜中花”。

    (4)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矛盾的统一

    论述:结合实例论述自觉性与非自觉性关系(或试述美感活动的深层心理特征)

    ①艺术创造和美感欣赏具有两方面特点:一方面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即受到明确的理性或意识的指引;另一方面却又常是不自觉的或非自觉的,即是不由自主的,不一定受理性或意识的控制,体现了无意识的特点。两者之间既是矛盾的又形成高度的统一,所以美感欣赏往往是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矛盾的统一。这种矛盾的原因来自人的社会实践的复杂性,一方面,人是通过感觉来欣赏美的,而人的感觉又是有意识的,与人的思维能力、理性能力结合在一起,由此而形成了美感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人何时能获得美感,又依赖于主体和和客体的多种现实条件的制约,是个人的意识无法预测和无法完全控制的,由此而产生了美感的非自觉性。

    ②例1,宋代词人张孝祥《过洞庭湖》“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其中,“悠然心会”,说明人通过长期社会实践,积累了审美欣赏能力,形成感受美的感官,所以才能够悠然心会,是一种瞬间的审美感受,一种直觉,这是自觉性:“妙处难与君说”,但美妙的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述,无法用清晰、明确的意识来整理清楚,是非自觉的。

    例2,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尤其是最后两句,“真意”指诗人在庐山的怀抱里流连忘返,获得的瞬间的审美感受,这种瞬间的感受来自于诗人长期淡泊的生活而来,这是他审美自觉性的表现:“欲辩已忘言”,要辩解,说明却已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明显的表现了非自觉性。

    ③这一实例表明,美感活动往往是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矛盾的统一。

    (5)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矛盾的统一。

    第四章 审美范畴论

    1、崇高:崇高是美的一种范畴,又称壮美。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和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正式提出崇高这一范畴的是罗马时代的朗吉诺斯的《论崇高》。

    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并把它与优美并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上两个基本范畴的,是18世纪英国思想家博克。他出版了《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的研究》一书。

    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2、优美:优美是美的一种范畴,又称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常常以小巧、光滑、柔和等特征令人愉悦。优美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反映了社会实践中目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小桥流水、风和日丽等。

    3、悲剧性:作为一种审美的范畴,悲剧性的根本特点就在于悲,不悲不能成为悲剧,但悲不等于哭、悲哀、悲惨。

    西方悲剧性意识的历史演变:

    (1) 命运悲剧:索福克斯《奥狄浦斯王》,希腊命运悲剧的典型代表。

    (2) 性格悲剧:文艺复兴以后,17世纪新古典主义《哈姆雷特》。

    (3) 社会悲剧:8、19世纪出现,巴尔扎克《高老头》,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易卜生《玩偶之家》。

    (4) 生命悲剧: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悲剧。托尔斯泰说,人生最大的悲剧是床弟间的悲剧。

    (5) 荒谬悲剧。

    悲剧在古希腊文中意为“山羊之歌”,本是希腊人在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时以独唱与合唱的形式来进行的。

    悲剧冲突的实质:在于主体所代表的正义精神与永远不能满足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例,鲁迅: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悲剧的内涵:悲剧是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主人公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残和毁灭而成京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

    4、悲剧性的效果

    (1) 悲剧由痛感到快感的转化,从身心贯通的角度去看待净化心灵;

    (2) 悲剧体验的净化作用,主要指精神是情*的提升,亚里士多德、卡塔西斯;

    (3) 精神提升,精神境界由低级到高级。悲剧的效果是积极的。

    5、生命的机械化:法国学者柏格森1900年《笑》一书中提出来的,从他的生命哲学出发,认为生命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作为这种创造的推动力的,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本能“生之冲动”。而一般物质,作为生命的反面,则显得僵硬、呆滞、机构化,阻碍生命的前进。生命的最基本价值就在于它的紧张性和活动性。喜剧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动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

    6、喜剧性的效果—笑的特征

    论述:谈谈你对喜剧看法

    喜剧性最显著的效果是引起人们的笑,笑是喜剧性最显著的特征。喜剧性的笑有3个特征:

    (1) 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具有社会性内容的心理现象。

    (2) 笑的感情必须与理智作出的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不相容。

    (3) 笑要有共鸣,笑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里面产生的。

    总之,喜剧性最显著的效果就是笑。

    7、论述:丑的美学意义(或丑的审美价值):

    丑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其美学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 丑时美的对立面,与美是相互依存有相互转化的。以丑衬美,可以使美更加突出;

    其次, 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恩格斯说:“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

    再次, 审丑历来是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原始艺术,还是古典主义,或是现代主义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 最后, 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灵心点化,可以转化成为艺术中的美,即“化丑为美”。

    例:罗丹《老*》(欧米哀尔),年轻时非常美丽,但罗丹却将之雕刻成一个年老色衰、干瘪丑陋的“老*”。人们看到时,不禁惊呼“丑的如此精美”。欧米哀尔“肉体受着垂死的痛苦”,“发现自己活象一具尸体而感到恐惧”,罗丹在雕刻中深刻地揭示了这种丑,引起了人们心灵的震颤,从而不能不惊叹于他艺术表现的精美绝伦,不能不赞叹他艺术的美,因此,生活中的丑到了艺术中,不是变美了,而是暴露了它丑的真实面目,让人真实地认识它丑的本质。变美的不是丑本身,而是艺术。

    第五章 艺术论(一)

    1、集体无意识说:

    这是一种从艺术起源角度探讨艺术本质的学说。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这种理论有其合理因素,它揭示了艺术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某种内在联系。然而,遗憾的是,“集体无意识”只是一种心理学的假设,并没有足够的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根据;同时,这种理论抹煞了艺术家的个性,也不是符合艺术创造的实际的。

    2、对艺术的定义,从艺术本质角度:

    (1) 模(摹)仿说

    (2) 表现说:强调艺术是天才的自我创造和表现

    (3) 有意味的形式说:本世纪英国美学家、艺术鉴赏家克莱夫。贝尔提出

    (4) 符号说:当代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3、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1)物质实在层:指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例,《红楼梦》是一本书的形式。它是就艺术品首先作为物质实体,是由各种材料构成的存在而言的。

    (2)形式符号层:物质实在层是它的间接性物质存在,形式符号层则是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各类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指向意象世界的形式符号,例,《红楼梦》用汉语建构的语言世界。

    (3)意象世界层: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这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艺术意象从物理时空向心理时空跨越的结果是艺术品的纯然精神性存在。意象并不一定直接呈现于形式符号层,它往往是借形式符号层的指示,在鉴赏者心中形成现实的、生动的表象。(艺术品的审美特质和价值集中体现于此。)例,《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每一个读者心中所想像的都不一样,不是客观实在的,是主观的。

    (4)意境超验层: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是超越人类特定经验领域的形上至境。《红楼梦》中宝黛悲剧,更深刻的体会清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4、意象的主要类型

    (1)仿象:是艺术意象的一种类型,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的意象,它在感性形态、具象上与对象相似,甚至非常*真,这里,“主体”有意退居幕后,其创造性仿佛就体现在意象的仿真性上。例如《高老头》中描写伏盖公寓的。

    (2)兴象:是艺术意象的一种类型,是主体以客观(对象)世界的物象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触发情感、启动想象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机,物象使“感兴”得以发生,联想得以展开,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象”便是兴象,这个概念原出自中国古典美学。它的最主要特点是“天然”、“隐蔽”。

    (3)喻象:是艺术意象的一种类型,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主体在客观世界摄取象征物,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种方式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它的特点是带有极明显的人工痕迹。

    (4)抽象:是艺术意象的一种类型,指创作主体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将客体提炼、升华,舍弃具象而代用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一种意象。

    第六章 艺术论(二)

    1、艺术意象和创造和生产

    (1) 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意象是艺术存在的核心。在艺术的“创造→艺术品→接受”的流程中,贯穿始终并处核心地位的是艺术创造阶段艺术家意象的生成。

    (2) 意象的孕育

    (3) 意象的生产

    论述:结合实例论述艺术意象的生成

    谈谈艺术意象的孕育、生产(答二、三、四、五)

    一、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因而艺术意象的生成在艺术创造中有重要意义。

    二、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包含两个阶段,即意象的孕育和意象的生产。

    三、意象的孕育是意象生成的第一阶段,意象的孕育指艺术意象在艺术家头脑里的构思过程。

    ①意象产生于主体意识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这是创造新的、精神性的对象世界的过程。一方面是艺术家主体力量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世界的人化。(主客相遇)

    ②它依赖于艺术家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

    ③意象孕育需要艺术家在与客观世界相遇时产生创作冲动。

    四、意象的生产是意象生成的第二阶段,是指艺术家头脑里的意象获得物态化表达的过程,使孕育在头脑里的艺术意象获得符号形式和物质实体,从而产生艺术品。

    意象的生产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生命孕育从无到有,二是工艺制作,产品生产。具体有四个步骤:

    ①将潜藏的意义明朗化、零散的感觉整体化,从而生成艺术意象整体。

    ②将内在心理的东西变成外在可见的物化形式。

    ③将变动的内在意象凝聚为确定的符号形式。

    ④它是一种人工产品的生产。

    五、总之,意象的生成是艺术创造的核心问题,无论是意象孕育还是意象生产都体现了艺术家的创作心态和审美理想。

    六、实例

    例1、宋代苏东坡的《答谢民师书》“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指出两种过程的区分,“了然于心”是意象的孕育阶段,“了然于口与手”则是意象的生产过程,反映了苏东坡对意象生成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例2、郑板桥《题画》:“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霜气皆浮动于疏枝密枝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其中园中之竹、“眼中之竹”是客观外在的,“胸中之竹”是意象的孕育过程,“胸中之竹”之所以不同于“眼中之竹”,就是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家的意象孕育和改造,“手中之竹”则是艺术家把心中孕育的意象用艺术操作加以表达并用特定形式符号将之凝定下来,即意象的生产。这揭示了意象生成过程的复杂性、阶段性和差异性。

    2、艺术的“技”与“道”

    简答或论述:“技”与“道”的关系

    一、“技”、“道”有别

    “技”是指艺术操作中的技能与技巧。

    “道”是指艺术意象创造与传达过程中自由无碍、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

    因此,技、道存在差异。

    二、技、道相通

    技与道是相通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道、技互现

    道可以通过技而体现出来,而技也可以在高度娴熟时达于道。通过长期刻苦锻炼而达于“道”的技巧,能将心中所感受的立即转化为手中所操作的,这就是古代书画理论所讲的“心手相应”。心与手之间达到了这种自由和谐,也就意味着消除了道与技的界限,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至高境界。

    例,《庄子》“庖丁解牛”的故事,就体现了技道合一的境界。

    3、“期待视界”:由德国理论家姚斯提出,西方接受美学认为艺术接受者在接触艺术之前的主体境况,包括其自身的敏感度、想象能力、文化基础、艺术修养、审美趣味以及传统影响、现实社会变化的影响因素等等,造成了接受者的接受眼光和特定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即“期待视界”。

    4、波兰哲学家罗曼。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提供给接受者一个“图式化”结构框架,其中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定点。

    第七章 美育

    1、美育(审美教育):既是教育活动的一种,是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列的一种教育方式,同时又是审美活动的一种,是同审美创造、审美欣赏有密切关系的审美活动。

    2、净化:把一个躁动不安、利欲熏心的心灵净化为宁静的、淡泊的心灵。亚里士多德在阐述悲剧的效果时,认为悲剧能有一种“净化”作用,或译为“陶冶”。

    3、“寓教于乐”: 这是古罗马贺拉斯提出的著名学说,这种“寓教于乐”的原则实际上是美育和道德教育统一的结果,同时又要符合文艺的规律,要有魅力,直接给人以感动。指把道德教育寄寓到审美愉悦之中,让人在不知不觉地接受道德教育。(类似中国古代的“诗教”。)

    4、1795年席勒发表《审美教育书简》(又名美育书简),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

    5、布莱克的诗句“从一粒沙里看一个世界”,说明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

    6、美感的非功利性(超功利性),应以万物的功利性为基础。叔本华说,国王与乞儿从窗口看夕阳,都没有功利性,都可以感到夕阳的美(错误观点)。其实不然。国王没有衣食之虑,迫害之苦,他看夕阳,可以感受到美,但乞儿不同,他缺衣少食,忧心忡忡,他哪能有心思去欣赏夕阳之美?因此必须先有了基本的功利性的保证,然后才有非功利性的美感。

    7、美育的方式:自然、社会、艺术

    说明:1、凡举实例的论述题,从所列实例中任选其一作答即可。

本文标签:江西自考 文学类 自考美学复习资料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jx.cn

本文地址:http://www.zikao.jx.cn/cj_wxl/9162.html


《江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