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高级财务会计》章节试题及答案汇总(下)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五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单项选择题
1.企业进行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一事项可能同时影响双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因素是( )。
A.企业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
B.企业为换出资产支付的运杂费
C.企业换出资产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D.企业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在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企业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为该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支付的运杂费既不影响该企业计算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也不影响对方企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某企业2011年1月10日用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一台设备,并收到对方支付的银行存款30万元。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150万元,计税价格为14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换入设备的原账面价值为160万元,公允价值为143.8万元,假设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则该企业因此项交换影响损益的金额为( )万元。
A.30
B.31.2
C.150
D.140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企业换出的存货按照公允价值150万元确认收入,按照账面价值120万元结转成本。所以影响损益的金额是150-120=30(万元)。
3.甲公司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换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C设备。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5万元(其中成本为4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贷方余额为5万元),公允价值为45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万元(其中成本为18万元.公允价值变动借方余额为2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甲公司因换出金融资产而支付的相关费用0.5万元。乙公司换出:C设备原值22.50万元,已计提折旧9万元,公允价值75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影响。则甲公司因该资产交换而计入利润表 投资收益 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
A.20
B.25
C.17
D.16.5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投资收益=(45-35-5)+(30-20+2)-0.5=16.5(万元)。
4.2010年1月,甲公司以一项专利权换入乙公司的一台设备。甲公司换出专利权的摊余价值为105万元,已提减值准备为15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营业税为5万元。乙公司换出设备的账面价值为9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假设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与设备有关的税费。则甲公司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00
B.90
C.110
D.95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甲公司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105-15=90(万元)。
5.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 。甲公司以一台设备与乙公司厂房进行交换,甲公司换出的设备系2007年2月购入,原价为200万元,已提折旧8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乙公司换出厂房账面原价150万元,已提折旧30万元,支付营业税5万元。假设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换入厂房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25
B.115
C.120
D.150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甲公司:换入厂房的入账成本=200-80=120(万元)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累计折旧 80贷:固定资产 200借:固定资产——厂房 120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
6.2011年3月24日,甲公司以一台设备与乙公司交换一批库存商品,该设备系2009年4月购入,原价为300万元,已提折旧为8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10万元,公允价值为250万元;乙公司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60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20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甲公司于交换当日收到乙公司支付的银行存款58.5万元(其中补价5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和进项税差额8.5万元)。假定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在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应确认的收益为( )万元。
A.16
B.30
C.40
D.50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应确认的收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0万元-换出资产账面价值210(300-80-10)万元=40万元。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借:固定资产清理 210累计折旧 8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贷:固定资产 300借:库存商品 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银行存款 58.5贷:固定资产清理 21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2.5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40
7.甲公司以生产经营用的客车和货车交换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C设备和D设备。甲公司换出:客车原值45万元,已计提折旧3万元;货车原值37.50万元,已计提折旧10.50万元。乙公司换出:C设备原值22.50万元,已计提折旧9万元;D设备原值63万元,已计提折旧7.5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增值税问题)。则甲公司取得的C设备和D设备的入账价值分别为( )万元。
A.37.5和45
B.27和42
C.22.5和63
D.13.5和55.5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甲公司换入资产的总成本=(45-3)+(37.5-10.5)=69(万元);换入C设备的入账价值=69×13.5/(13.5+55.5)=13.5(万元),换入D设备的入账价值=69×55.5/(13.5+55.5)=55.5(万元)。
8.下列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认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B.企业持有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资,均属于企业的货币性资产
C.在具有商业实质且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D.在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交换双方不确认损益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情况下,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9.天山公司用一台已使用2年的甲设备从海洋公司换入一台乙设备,为换入乙设备支付相关税费10 000元,从海洋公司收取银行存款30 000元。甲设备的原账面原价为500 000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原预计净残值为5 ,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未计提减值准备;乙设备的原账面原价为240 000元,已提折旧30 000元。假设两公司资产置换具有商业实质。置换时,甲.乙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50 000元和220 000元。假定不考虑换入.换出资产的增值税因素的影响。天山公司换入乙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元。
A.160 000
B.230 000
C.168 400
D.200 000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应按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天山公司换入的乙设备的入账价值=250 000+10 000-30 000=230 000(元)。
10.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是( )。
A.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票投资
B.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C.可转换公司债券
D.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权益工具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货币性资产是指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选项ACD均不符合货币性资产规定的条件。
1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于2010年12月5日以长期股权投资和专利权,与乙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甲公司换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原价为8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为70万元,专利权的账面原价为50万元,已摊销金额为20万元,公允价值为60万元,未计提过减值准备,乙公司换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30万元,假设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为换入资产支付相关税费2万元,则甲公司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32
B.130
C.102
D.112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甲公司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70+60=130万元。支付的相关税费2万元,计入投资收益。
多项选择题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在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B.均按各项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
C.均按各项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
D.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
2.下列说法可以表明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有( )。
A.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B.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C.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视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D.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视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
3.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根据换出资产的不同,换入资产的成本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可能计入的科目有( )。
A.营业外收入
B.营业外支出
C.投资收益
D.资本公积
【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其差额应该计入到营业外收支;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差额计入到投资收益。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在满足下列( )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时,应以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A.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B.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地计量
C.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D.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仅满足A或者B的条件时,应以账面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5.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企业)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以下影响甲公司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项目有( )。
A.乙公司支付的补价
B.甲公司为换入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
C.甲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D.甲公司换出资产支付的营业税
【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到补价的条件下,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加上为换入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6.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条件是( )。
A.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
B.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
C.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
D.只要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即可
【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D选项正确的描述是: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7.在收到补价的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中,如果换入单项固定资产,影响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因素可能有( )。
A.收到的补价
B.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
C.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D.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三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资产成本的情况下:(1)不发生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除非能证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更可靠)+相关税费;(2)发生补价,支付补价方: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相关税费;收到补价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一补价)+相关税费。
8.下列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像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
B.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可以确认损益
C.如果换入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则说明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D.非货币性交换可以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货币性资产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10
【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预付账款不属于货币性资产,它属于非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交换可以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货币性资产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 。
9.某公司以库存原材料交换一座库房,该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90万元,不含税售价100万元,增值税税率17 ,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万元。该库房在原企业的账面价值为75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该公司收到银行存款17万元。假设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该公司以下正确的会计处理有( )。
A.固定资产(库房)入账价值为80万元
B.固定资产(库房)入账价值为75万元
C.固定资产(库房)入账价值为100万元
D.存货账面余额减少90万元
【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该公司存货的账面余额减少90万元,固定资产(库房)的入账价值=100+0=100(万元)。
判断题
1.在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涉及补价,只要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相同,通常会涉及损益的确认。( )
【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
2.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
【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有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3.在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如果换出的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则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
【正确答案】:N【答案解析】:在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如果换出的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则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如果换出的是投资性房地产,则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 其他业务收入 ,同时,按照资产的账面价值结转 其他业务成本 。
4.在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收到补价方,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为换入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
【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
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
【正确答案】:N【答案解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
6.不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情况下,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需要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
【正确答案】:Y
7.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企业可以自行确定是采用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还是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对换入资产的成本进行计量。( )
【正确答案】:N【答案解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不管是采用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核算,还是采用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核算,都必须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不得随意确定采用什么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计算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10年度发生如下有关业务:
(1)甲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产品换入A公司的一台设备,产品的账面余额为420 000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10 000元,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为5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 。甲公司另向A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5 000元(其中包括支付补价100 000元,收取增值税销项税额85 000元),同时为换入资产支付相关费用5 000元。A公司的设备系2008年购入,原价为800 000元,已提折旧220 000元,已提减值准备20 000元,设备的公允价值为600 000元。(2)甲公司以一项长期股权投资与B公司交换一台设备和一项无形资产,甲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250万元,其中其他权益变动明细借方3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为190万元;B公司的设备系2009年2月购入,原价为80万元,累计折旧40万元,公允价值为50万元;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17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甲公司支付给B公司银行存款18.5万元(其中包括支付补价1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8.5万元),为换入资产支付共计相关税费10万元。(3)甲公司以其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换C公司的原材料,在交换日,甲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为320 000元(其中成本为240 000元,公允价值变动为80 000元),公允价值为360 000元。换入的原材料账面价值为280 000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300 000元,增值税为51 000元,甲公司收到C公司支付的银行存款9 000元(其中包括收取补价60 000元,支付增值税进项税额51 000元)。(4)假设甲公司与
A.
B.C公司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均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增值税税率17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甲公司有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1)甲公司换入设备的成本=500 000+100 000+5 000=605 000(元)借:固定资产 605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000银行存款 20 000(15 000+5 000)②借:主营业务成本 410 000存货跌价准备 10 000贷:库存商品 420 000(2)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190+10+10=210(万元)设备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50/(50+150) ×100 =25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150/(50+150)×100 =75则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210×25 =52.5(万元)换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210×75 =157.5(万元)借:固定资产——设备 52.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无形资产 157.5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贷:长期股权投资 250银行存款 28.5(3)甲公司换入原材料的成本=360 000-60 000=300 000(元)借:原材料 3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 000银行存款 9 00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40 000——公允价值变动 80 000投资收益 40 000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 000贷:投资收益 80 000
2.2010年12月1日,正保公司与东大公司经协商用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换东大公司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为1 3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借方余额2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600万元。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为800万元,累计折旧额为200万元,已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为2 000万元,已计提摊销为1 000万元,减值准备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税务核定营业税为5万元。正保公司换入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仍作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核算,东大公司换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假定该项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增值税。
要求:分别计算正保.东大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并进行账务处理。(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正确答案】:正保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1 300+200=1 500(万元)则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500/(500+900)]×1 500=535.71(万元)则换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900/(500+900)]×1 500=964.29(万元)借:固定资产 535.71无形资产 964.29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300——公允价值变动 20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贷:投资收益 200东大公司换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800-200-100)+(2 000-1 000-100)=1 400(万元)借:固定资产清理 500累计折旧 2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0贷:固定资产 800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 400累计摊销 1 000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0贷:固定资产清理 500无形资产 2 000借:营业外支出 5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
综合题
1.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 。2011年3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进行资产交换,甲公司将其持有的库存商品.交易性金融资产.专利权同乙公司的原材料.固定资产(厂房)进行交换,甲公司持有的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15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8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万元,专利权的账面原价为400万元,已累计摊销的金额1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为20万元,公允价值为260万元;乙公司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350万元,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500万元,已计提折旧为200万元,公允价值为230万元,同时,甲公司支付给乙公司银行存款4万元(其中包括收取补价30万元,支付进项税和销项税的差额34万元),假定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换入原材料.固定资产仍作为原材料和固定资产核算,乙公司换入的库存商品.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专利权均作为库存商品.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核算。
要求:(1)计算甲.乙公司换入资产的总成本;(2)计算甲.乙公司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3)编制甲.乙公司相关的会计分录。(答案中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1)计算双方换入资产的总成本:甲公司换入资产的总成本=610-30=580(万元)乙公司换入资产的总成本=580+30=610(万元)(2)计算双方换入的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甲公司的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入的固定资产应分配的价值=230/580×580=230(万元)换入的原材料应分配的价值=350/580×580=350(万元)乙公司的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入的库存商品应分配的价值=150/610×610=150(万元)换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分配的价值=200/610×610=200(万元)换入的无形资产应分配的价值=260/610×610=260(万元)(3)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借:原材料 350固定资产 23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9.5累计摊销 100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20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交易性金融资产 180投资收益 20无形资产 400银行存款 4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贷:库存商品 100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累计折旧 200贷:固定资产 500借:库存商品 15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5交易性金融资产 200无形资产 260银行存款 4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70贷:其他业务收入 35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9.5固定资产清理 300借:其他业务成本 300贷:原材料 300
第六章 所得税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2011年度的利润总额为1 000万元,其中包括本年收到的国库券利息收入10万元;全年实发工资为350万元,假设均为合理的职工薪酬,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税法规定,国库券利息收入免税,企业发生的合理的职工薪酬可在税前扣除。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企业2011年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340
B.247.5
C.252.5
D.162.5
[答案]:B
[解析]:国库券利息收入免税,应纳税调减;企业发生的合理的职工薪酬可在税前全额扣除,不需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11年的所得税费用=(1 000-10)×25%=247.5(万元)。
[该题针对“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2.企业因下列事项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不影响所得税费用的是( )。
A.期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计税基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B.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金额,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C.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D.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投资性房地产的金额,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答案]:C
[解析]:根据准则规定,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影响也应计入所有者权益。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应调整资本公积,由此确认的递延所得税也计入资本公积,不计入影响所得税费用。
[该题针对“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3.某公司2007年利润总额为1 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根据2007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25%。2007年发生的交易事项中,会计与税收规定之间存在差异的包括 (1)当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0万元 (2)年末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期公允价值上升200万元。(3)当年确认持有至到期国债投资利息收入40万元。假定该公司2007年1月1日不存在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该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323.2
B.343.2
C.333.2
D.363.2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应交所得税=(1 000+80-40)×33%=343.2(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80×25%=20(万元),同时计入所得税费用贷方。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0×25%=50(万元),同时计入资本公积借方。所以2007年度利润表上的所得税费用=343.2-20=323.2(万元)。
[该题针对“税率变动时递延所得税的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4.某企业上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借方余额为33万元。本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本年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万元,期初的暂时性差异在本期未发生转回,该企业本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为( )万元。
A.30
B.46.2
C.33
D.32.5
[答案]:D
[解析]:“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借方余额=(33/33%+30)×25%=32.5(万元)。
[该题针对“税率变动时递延所得税的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5.2010年5月6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5 000万元对B公司进行吸收合并,并于当日取得B公司净资产,当日B公司存货的公允价值为1 600万元,计税基础为1 000万元;其他应付款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计税基础为0,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计税基础一致。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 200万元。假定合并前A公司和B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两家公司,该项合并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合并条件,所得税税率为25%,则A公司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商誉分别为( )万元。
A.0,800
B.150,825
C.150,800
D.25,775
[答案]:B
[解析]:存货的账面价值=1 600万元,计税基础=1 0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600×25%=150(万元);
其他应付款的账面价值=500万元,计税基础=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00×25%=125(万元);
因此考虑递延所得税后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4 200+125-150=4 175(万元)
应确认的商誉=5 000-4 175=825(万元)。
[该题针对“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6.甲公司2006年1月1日购入一项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为1 000万元,摊销年限为10年(与税法规定相同),采用直线法摊销(与税法规定相同)。 2010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36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该无形资产原摊销年限和摊销方法不变。所得税税率为25%。2011年12月31日,与该无形资产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为( )万元。
A.30
B.72
C.36
D.28
[答案]:D
[解析]:2010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 000-1 000×5/10=500(万元),所以2010年年末应计提的减值准备=500-360=140(万元)。2011年无形资产摊销金额=360/5=72(万元),所以2011年年末的账面价值=360-72=288(万元),计税基础=1 000-1 000×6/10=40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400-288)×25%=28(万元)。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7.甲公司于2010年发生经营亏损5 0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该亏损可用于抵减以后5个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该公司预计其于未来5年内能够产生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 000万元。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甲公司2010年就该事项的所得税影响,应确认( )。
A.递延所得税资产1 250万元
B.递延所得税负债1 250万元
C.递延所得税资产750万元
D.递延所得税负债750万元
[答案]:C
[解析]:甲公司预计在未来5年不能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利用该可抵扣亏损,则应该以能够抵扣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计算当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当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 000×25%=750(万元)。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8.甲公司2007年1月1日开业,2007年和2008年免征企业所得税,从2009年起,开始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甲公司2007年开始计提折旧的一台设备,2007年12月31日其账面价值为6 000元,计税基础为8 000元;2008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3 600元,计税基础为6 000元。假定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的资产性差异。甲公司2008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 )元。
A.0
B.100(借方)
C.600(借方)
D.100(贷方)
[答案]:B
[解析]: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应该按转回期间的税率来计算。2007年和2008年为免税期间不用交所得税,但是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2007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2 000×25%=500(万元)
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2 400×25%=600(万元)
2008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600-500=100(万元)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9.甲公司自2010年2月1日起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2010年度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研究费用3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4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600万元,2011年4月2日该项专利技术获得成功并取得专利权。甲公司预计该项专利权的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甲公司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及预计年限均符合税法规定的条件,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011年末因上述业务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 )万元。
A.0
B.75
C.69.38
D.150
[答案]:A
[解析]: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既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也不影响会计利润,因此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0.2010年12月31日,某企业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为480万元,账面价值为500万元。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该企业应做的会计处理为( )。
A.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
贷:所得税费用 5
B.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
C.借:所得税费用 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
D.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
[答案]:D
[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计入所有者权益,所以对应调整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1.某企业2009年1月1日持有购入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价款为2 5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则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 )。
A.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0万元
B.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0万元
C.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 500 万元
D.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 500万元
[答案]:A
[解析]: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3 000万元>计税基础2 5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0万元。
[该题针对“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12.2010年12月31日,A公司“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费用”科目贷方余额为100万元,2011年实际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90万元,2011年12月31日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120万元,税法规定相关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准予税前扣除。2011年12月31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130万元
B.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为130万元
C.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120万元
D.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为120万元
[答案]:B
[解析]:因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可予抵扣,所以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100-90+120=130(万元)。
[该题针对“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13.下列各项资产和负债中,因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一致形成暂时性差异的是( )。
A.计提职工工资形成的应付职工薪酬
B.购买国债确认的利息收入
C.因确认产品质量保证形成的预计负债
D.因违反税法规定应缴纳但尚未缴纳的罚款
[答案]:C
[解析]:选项ABD,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不产生暂时性差异;选项C,企业因产品质量保证确认的预计负债,税法允许在以后实际发生时税前列支,即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税前列支的金额(与账面价值相等)=0。
[该题针对“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14.某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2010年12月因违反当地有关环保法规的规定,接到环保部门的处罚通知,要求其支付罚款1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支付的罚款和滞纳金,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税前扣除。至2010年12月31日,该项罚款尚未支付。则2010年末该公司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 )万元。
A.0
B.100
C.-100
D.25
[答案]:A
[解析]:因按照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支付的罚款和滞纳金不允许税前扣除,即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准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则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0=100(万元)。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1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100万元相同,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该题针对“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15.甲公司2010年初“预计负债”账面余额为200万元(预提的产品保修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 账面余额为66万元。2010年产品销售收入为5 000万元,按照销售收入2%的比例计提产品保修费用,假设产品保修费用在实际支付时可以在税前抵扣。2010年未发生产品保修费用。2010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预计2011年所得税税率为25%。则2010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发生额为( )万元。
A.66
B.33
C.99
D.9
[答案]:D
[解析]:2010年计提产品保修费用=5 000×2%=100(万元);2010年末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300万元;计税基础=300-300=0;账面价值300万元>计税基础0,其差额300 万元,即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发生额=300×25%-66=9(万元)。
[该题针对“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16.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科目贷方余额为50万元,2011年实际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30万元,2011年12月31日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40万元,税法规定因产品质量保证而计提的预计负债,可在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1年12月31日该项负债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0
B.30
C.50
D.40
[答案]:A
[解析]:税法规定因产品质量保证而计提的预计负债,可在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则计税基础=账面价值(50-30+40)-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50-30+40)=0。
[该题针对“负债的计税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17.下列各项负债中,其计税基础为零的是( )。
A.因欠税产生的应交税款滞纳金
B.因购入存货形成的应付账款
C.因确认保修费用形成的预计负债
D.为职工计提的应付养老保险金
[答案]:C
[解析]: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以后期间可以税前列支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为负债账面价值减去以后可以税前列支的金额。选项C,企业因保修费用确认的预计负债,税法允许在以后实际发生时税前列支,即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其账面价值-未来可以税前列支的金额=0。
[该题针对“负债的计税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18.某公司2008年12月1日购入的一项环保设备,原价为1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收规定允许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设备净残值为0。2010年末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8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10年末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是( )万元。
A.640
B.720
C.800
D.560
[答案]:A
[解析]:2010年末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1 000-200-160=640(万元)。
[该题针对“资产的计税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事项中,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的有( )。
A.应付的购货合同违约金
B.计提的国债利息
C.因产品质量保证计提的预计负债
D.应付的税收滞纳金
[答案]:ABD
[解析]:选项C,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企业因产品质量保证确认的预计负债,实际发生时可以税前列支,计税基础为零,不等于账面价值。
[该题针对“资产的计税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2.下列关于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资产的计税基础,即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B.资产的计税基础,即账面价值减去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C.负债的计税基础,即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D.负债的计税基础,即账面价值减去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答案]:AD
[解析]:
[该题针对“负债的计税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3.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的有( )。
A.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变动
B.企业为关联方提供债务担保确认了预计负债1 000万元
C.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00万元,按税法规定,开发阶段支出形成无形资产,要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D.税法规定的收入确认时点与会计准则一致,会计确认预收账款500万元
[答案]:BD
[解析]:选项A,按税法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因此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相等;选项B,企业为关联方提供债务担保确认的预计负债,按税法规定不允许税前扣除,所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0,即计税基础=账面价值。选项C,账面价值为100万元,计税基础=100×150%=150,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相等;选项D,税法规定的收入确认时点与会计准则一致,会计确认的预收账款,税收规定亦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因此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该题针对“负债的计税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4.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 )。
A.企业购入固定资产,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B.企业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小于其初始确认金额
C.企业购入无形资产,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D.对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而调整增加投资的账面价值
[答案]:ACD
[解析]:选项ACD均可能使会计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从而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选项B,由于会计上期末以公允价值调整交易性金融资产,税法上以初始确认的金额计量,所以会使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从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该题针对“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5.下列项目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中,不应计入所得税费用的有( )。
A.企业发生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暂时性下降
C.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D.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下降
[答案]:BC
[解析]:选项B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计入资本公积;选项C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计入商誉。所以此题应选择BC。
[该题针对“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6.下列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有( )。
A.企业自行研究开发并资本化的专利权
B.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
C.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减投资性房地产的金额
D.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确认的预计负债
[答案]:BCD
[解析]: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确认时,既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也不影响会计利润,故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7.下列项目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有( )。
A.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C.预计负债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D.预收账款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答案]:AB
[解析]: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差额和负债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差额,应作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和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差额,应作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故选项AB符合题意。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8.下列项目中,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有( )。
A.与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转回
B.与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C.与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
D.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初始确认的商誉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答案]:BD
[解析]: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般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但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不予确认:一是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二是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所以此题应选择BD。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当确认以前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B.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当确认以前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C.当某项交易同时具有“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和“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两个特征时,该项交易中因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所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D.当某项交易同时具有“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和“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两个特征时,该项交易中因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所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答案]:AC
[解析]: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但是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交易中因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所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予确认
(1)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
(2)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0.下列关于递延所得税处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根据税法规定,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所得税税率计量
B.产生暂时性差异,就应确认递延所得税
C.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并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D.递延所得税,均是由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引起的
[答案]:BCD
[解析]:选项B,不是所有的暂时性差异都要确认递延所得税;选项C,影响数也有可能是计入变化当期的所有者权益;选项D,有些特殊项目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如未弥补亏损)并不是由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差引起的。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1.甲、乙是母子公司关系,2009年年初,作为母公司的甲公司向其子公司乙公司出售一批存货,实际成本为200万元,内部售价为300万元,2009年末乙公司尚未出售这批存货,期末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240万元,乙公司计提了6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不考虑其他条件,在合并报表中下列选项错误的有( )。
A.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B.递延所得税负债15万元
C.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
D.递延所得税负债40万元
[答案]:ABD
[解析]:在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00-60)×25%=10(万元)。
[该题针对“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2.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计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B.企业应以未来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
C.企业应以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未来的适用税率可以预计)为基础计算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
[答案]:AC
[解析]:选项B,企业应以当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选项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计入所有者权益。
[该题针对“税率变动时递延所得税的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3.下列各项中,影响企业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金额的有( )。
A.当期确认的应交所得税
B.因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C.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而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D.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中,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等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由此确认的递延所得税
[答案]:AB
[解析]:选项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选项D,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中,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等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对应的调整科目是合并中产生的商誉,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该题针对“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4.企业因下列事项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应计入利润表所得税费用的有( )。
A.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B.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中,被投资企业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同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C.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D.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投资性房地产的金额,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答案]:CD
[解析]:选项A,根据准则规定,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应调增资本公积,由此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也应调整资本公积;选项B,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中,被投资企业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同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该调整商誉,不调整所得税费用。
判断题
1.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包括企业合并和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所得税影响。( )
[答案]:N
[解析]: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不包括企业合并和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所得税影响,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该题针对“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2.所得税费用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不需要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与所得税相关的信息。( )
[答案]:N
[解析]:所得税费用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同时还需要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与所得税相关的信息。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列报”知识点进行考核]
3.企业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 )
[答案]:Y
[解析]: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企业应当将当期所得税资产与当期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一是企业拥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二是意图以净额结算或取得资产、清偿负债同时进行。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列报”知识点进行考核]
4.对于按税法规定可以结转到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在预计可利用可弥补亏损或税款抵减的未来期间内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答案]:Y
[解析]:
[该题针对“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5.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估计相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如果转回期间与当期相隔较长时,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予以折现。( )
[答案]:N
[解析]: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无论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如何,递延所得税资产均不予折现。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6.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不要求折现。( )
[答案]:N
[解析]: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7.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不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负债。( )
[答案]:Y
[解析]: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账面价值为商誉的价值,因为税法上不认可商誉,计税基础为0,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是,如果确认该部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则意味着将进一步增加商誉的价值。为避免进入死循环,准则规定此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8.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均应以相关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 )
[答案]:N
[解析]: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均应以相关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9.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
[答案]:N
[解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该题针对“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10.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负债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答案]:N
[解析]: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均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该题针对“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11.企业应交纳的罚款和滞纳金,在尚未支出之前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认为费用,同时作为负债反映。税法规定,罚款和滞纳金不允许税前扣除,则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
[答案]:Y
[解析]:
[该题针对“负债的计税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12.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会计和税收对资产的入账价值不同所产生的。( )
[答案]:N
[解析]:通常情况下,资产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在后续计量时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该题针对“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13.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如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则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属于暂时性差异。( )
[答案]:Y
[解析]: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比如广告宣传费的处理。
[该题针对“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14.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不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负债。( )
[答案]:Y
[解析]: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账面价值为商誉的价值,因为税法上不认可商誉,计税基础为0,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是,如果确认该部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则意味着将进一步增加商誉的价值。为避免进入死循环,准则规定此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该题针对“资产的计税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计算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7年1月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396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99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根据20×7年颁布的新税法规定,自20×8年1月1日起,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25%。 该公司20×7年利润总额为6 000万元,涉及所得税会计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7年1月1日,以2 044.70万元自证券市场购入当日发行的一项3年期到期还本付息国债。该国债票面金额为2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年实际利率为4%,到期日为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该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 (2)20×6年12月15日,甲公司购入一项管理用设备,支付购买价款、运输费、安装费等共计2 400万元。12月26日,该设备经安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预计该设备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税法规定,该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20年。假定甲公司该设备预计净残值和采用的折旧方法符合税法规定。 (3)20×7年6月20日,甲公司因废水超标排放被环保部门处以300万元罚款,罚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法规所支付的罚款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4)20×7年9月12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某股票;支付价款500万元(假定不考虑交易费用)。甲公司将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12月31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 假定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5)20×7年10月10日,甲公司由于为乙公司银行借款提供担保,乙公司未如期偿还借款,而被银行提起诉讼,要求其履行担保责任。12月31日,该诉讼尚未审结。甲公司预计履行该担保责任很可能支出的金额为2 200万元。 税法规定,企业为其他单位债务提供担保发生的损失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6)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预计20×7年1月1日存在的暂时性差异将在20×8年1月1日以后转回。 ②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了处理。 ③甲公司预计在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 (1)根据上述交易或事项,填列“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暂时性差异计算表”。 (2)计算甲公司20×7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3)计算甲公司20×7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 (4)编制甲公司20×7年确认所得税费用的相关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2)应纳税所得额
=6 000-(1)81.79+(2)120+(3)300-(4)500+(5)2 200
=8 038.21(万元)
应交所得税=8 038.21×33%=2 652.61(万元)
(3)
“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396÷33%+120)×25%=33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330-396=-66(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990÷33%+500)×25%=8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875-990=-115(万元)
所得税费用=2 652.61+66-115=2 603.61(万元)
(4)借:所得税费用 2 603.61
递延所得税负债 11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 652.61
递延所得税资产 66
[解析]:
[该题针对“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2.A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每年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不考虑其他税费。有关资料如下: (1)2008年6月10日,A公司对一栋办公楼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前该办公楼的原价为2 500万元,会计上原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已累计计提折旧5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税法上折旧年限、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与会计上一致。在改扩建过程中领用工程物资210万元,领用一批自产产品,成本为30万元,市场价格为40万元,发生改扩建人员薪酬153.2万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2)该办公楼改扩建工程于2008年9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A公司对改扩建后的办公楼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假定税法认可该办公楼折旧年限的变更。 (3)2008年12月31日,A公司以经营租赁方式将该办公楼对外出租,租赁期为3年,每年租金为180万元,每年年末收取租金,第1年租金于2009年末收取,租赁期开始日为2008年12月31日。A公司对租出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出租后,该厂房仍按照原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计提折旧。 (4)2010年1月1日,A公司有证据表明其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已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决定对上述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10年1月1日,该房地产公允价值为2 350万元。 (5)2010年12月31日,该项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2 270万元。 (6)2011年12月31日,租赁期满,A公司将该房地产出售给B公司,合同价款为2 500万元,B公司已用银行存款付清。 (注: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要确认所得税影响额) 要求: (1)编制A公司办公楼改扩建的相关会计分录; (2)编制2008年12月31日A公司该项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 (3)编制2009年12月31日A公司该项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 (4)编制2010年1月1日A公司该项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 (5)编制2010年12月31日A公司该项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 (6)编制2011年12月31日A公司该项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
(1)
借:在建工程 2 000
累计折旧 500
贷:固定资产 2 500
借:在建工程 400
贷:工程物资 210
库存商品 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40×17%)
应付职工薪酬 153.2
借:应付职工薪酬 153.2
贷:银行存款 153.2
借:固定资产 2 400
贷:在建工程 2 400
(2)2008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30
贷:累计折旧 30
借:投资性房地产 2 400
累计折旧 30(2 400/20×3/12)
贷:固定资产 2 4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30
(3)2009年12月31日:
借:其他业务成本 120(2 400/2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20
借:银行存款 1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80
(4)2010年1月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 35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50
3.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所得税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有关规定进行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0年第四季度,甲公司发生的与所得税核算相关的事项及其处理结果如下: (1)甲公司2010年12月接到物价管理部门的处罚通知,因违反价格管理规定,要求支付罚款100万元。甲公司已记入营业外支出100万元,同时确认了其他应付款100万元,至2010年末该罚款尚未支付。甲公司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100×25%)。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支付的罚款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2)甲公司将业务宣传活动外包给其他单位,当年发生业务宣传费4 800万元,至年末已全额支付。甲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 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税前扣除。甲公司针对超过部分进行了纳税调整,未做其他处理。 (3)甲公司年末计提产品保修费用40万元,计入销售费用,预计负债余额为40万元。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在实际发生时可以在税前抵扣。甲公司对此预计负债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40×25%)。 (4)甲公司2010年10月8日从证券市场购入股票3 000万元,占发行股票方有表决权资本的2%,准备长期持有,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0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价为3 200万元,甲公司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200×25%),同时记入了当期损益。 (5)甲公司于2008年12月购入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值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预计净残值为0,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与会计的规定相同。由于技术进步,该设备出现了减值的迹象,经测试,其可收回金额为420万元,甲公司在2010年末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0万元(此前未计提减值)。甲公司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60×25%)。 (6)甲公司于2010年10月1日开始一项新产品研发工作,第四季度发生研发支出3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2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发生的支出为100万元,该研究工作年末尚未完成,甲公司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元(50×25%)。 按照税法规定,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中费用化部分可以按1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部分在摊销时可以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其他资料: 根据甲公司目前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预计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判断甲公司上述事项是否形成暂时性差异,其所得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答案]
(1)事项1处理不正确。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因按照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支付的罚款不允许税前扣除,则该项负债相关的支出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准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万元-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0=100万元。因此,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1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100万元相等,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由于不存在暂时性差异,甲公司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其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是不正确的。
(2)事项2处理不正确。由于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税前扣除,会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公司应针对超过部分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甲公司正确的处理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75万元[(4 800-30 000×15%)×25%]。
(3)事项3处理正确。负债的账面价值40万元,因按照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在实际发生时可以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40-未来可税前扣除金额40=0,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
(4)事项4处理不正确。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 200万元,资产的计税基础为3000万元,因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万元。依据递延所得税的计量规定,甲公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0×25%=50(万元),同时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甲公司同时记入当期损益是不正确的。
(5)事项5处理正确。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20万元(600-600÷10×2-60),资产的计税基础为480万元(600-600÷10×2),因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万元。依据递延所得税的计量规定,甲公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0×25%=15(万元),甲公司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是正确的。
(6)事项6处理不正确。对于享受税收优惠的研究开发支出(如“三新”技术开发),在形成无形资产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成本为研究开发过程中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而因税法规定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则其计税基础应在会计入账价值的基础上加计50%,因而会产生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在初始确认时的差异,但如该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交易、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确认有关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所以甲公司确认12.5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正确。 甲公司正确的处理是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解析]: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4.甲上市公司于2009年1月设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2009年利润总额为6 000万元,当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项目如下: (1)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5 000万元,对该应收账款计提了500万元坏账准备。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坏账损失不允许税前扣除,应收款项发生实质性损失时才允许税前扣除。 (2)按照销售合同规定,甲公司承诺对销售的X产品提供3年免费售后服务。甲公司2009年销售的X产品预计在售后服务期间将发生的费用为400万元,已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甲公司2009年没有发生售后服务支出。 (3)甲公司2009年以4 000万元取得一项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投资,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该投资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差较小,甲公司采用票面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当年确认国债利息收入200万元,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该国债投资在持有期间未发生减值。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4)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Y产品的账面余额为2 600万元,根据市场情况对Y产品计提跌价准备4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 (5)2009年4月,甲公司自公开市场购入基金,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取得成本为2 0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基金的公允价值为4 100万元,公允价值相对账面价值的变动已计入当期损益,持有期间基金未进行分配,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其他相关资料: (1)假定预期未来期间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发生变化; (2)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 (1)确定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中资产、负债在2009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同时比较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计算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金额; (2)计算甲公司2009年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 (3)编制甲公司2009年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1)①应收账款账面价值=5 000-500=4 500(万元)
应收账款计税基础=5 000万元
应收账款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 000-4 500=500(万元)
②预计负债账面价值=400(万元)
预计负债计税基础=400-400=0
预计负债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00万元
③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4 200万元
计税基础=4 200万元
国债利息收入形成的暂时性差异=0
注释:对于国债利息收入属于免税收入,因此要纳税调整。同时,持有至到期投资计税基础=未来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4 200万元,所以在国债到期收回投资时,纳税所得=收入-扣除项目=4 200-4 200=0。所以对于国债投资,其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④存货账面价值=2 600-400=2 200(万元)
存货计税基础=2 600(万元)
存货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00万元
⑤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4 100万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计税基础=2 000万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 100-2 000=2 100(万元)
(2)①应纳税所得额=6 000+500+400+400-2 100-200(国债利息收入)=5 000(万元)
②应交所得税:5 000×25%=1 250(万元)
③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额
=2 100×25%-(500+400+400)×25%=525-325=200(万元)
④所得税费用:1 250+200=1 450(万元)
(3)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 450
递延所得税资产 3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 250
递延所得税负债 525
[解析]:
[该题针对“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5.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10年1月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0,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0年8月,甲公司接有关部门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起,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15%。该公司2010年利润总额为6 000万元,涉及所得税会计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10年1月1日,以2 044.70万元自证券市场购入当日发行的3年期到期还本付息国债。该国债票面金额为2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年实际利率为4%,到期日为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该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 (2)2009年12月15日,甲公司购入一项管理用设备,支付购买价款、运输费、安装费等共计2 400万元。12月26日,该设备经安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预计该设备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该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20年。假定甲公司购置的设备预计净残值和采用的折旧方法符合税法规定。 (3)2010年6月20日,甲公司因废水超标排放被环保部门处以300万元罚款,罚款已以银行存款支付。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法规所支付的罚款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4)2010年9月12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某股票,支付价款500万元(假定不考虑交易费用),甲公司将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12月31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5)2010年10月10日,甲公司由于为乙公司银行借款提供担保,乙公司未如期偿还借款,而被银行提起诉讼,要求其履行担保责任。12月31日,该诉讼尚未审结。甲公司预计履行该担保责任很可能支出的金额为2 2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为其他单位债务提供担保发生的损失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6)甲公司预计在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7)甲公司计算2010年的应交所得税是2 012.55万元,所得税费用是2 104.55万元。 要求: (1)根据上述交易或事项,分析和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预计负债在2010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 (2)分析和判断甲公司计算的2010年应交所得税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计算出正确金额; (3)分析和判断甲公司计算的2010年所得税费用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计算出正确金额。
[答案]
(1)a.持有至到期投资在2010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持有至到期投资年初账面余额2 044.7+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100(2 000×5%)-溢价摊销18.21(应收利息100-利息收入81.79)=2 126.49(万元)
注: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2 044.7×4%×1=81.79(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一致,为2 126.49万元。
b.固定资产在2010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原值2 400-累计折旧240(2 400÷10)=2 160(万元)
固定资产在2010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原值2 400-累计折旧120(2 400÷20)=2 280(万元)
c.交易性金融资产在2010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1 000万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2010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500万元
d.预计负债在2010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2 200万元
预计负债在2010年12月31日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2 200-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0=2 200(万元)。
(2)甲公司计算的应交所得税是不正确的。
①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6 000+罚款300+计提的担保损失2 200-国债利息收入2 044.7×4%-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00+多计提的折旧120=8 038.21(万元)
②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8 038.21×所得税税率25%=2 009.55(万元)
(3)甲公司计算的所得税费用是不正确的。
①递延所得税负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所致)=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75(500×15%)-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0=75(万元)
②递延所得税资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所致)=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18(120×15%)-0=18(万元)
③2010年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75-递延所得税资产18=57(万元)
④2010年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2 009.55+递延所得税57=2 066.55(万元)
[解析]:
[该题针对“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综合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所得税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有关规定进行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0年第四季度,甲公司发生的与所得税核算相关的事项及其处理结果如下: (1)2010年10月2日,甲公司从证券市场购入股票3 000万元,占发行股票方有表决权资本的2%,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0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价为3 200万元,甲公司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200×25%),同时记入了当期损益。 (2)甲公司于2008年12月购入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值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预计净残值为0,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与会计的规定相同。2010年末由于技术进步,该设备出现了减值的迹象,经测试,其可收回金额为420万元,甲公司在2010年末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0万元(此前未计提减值)。甲公司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60×25%)。 (3)甲公司2010年10月10日开始一项新产品研发工作,第四季度发生研发支出3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2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发生的支出为100万元,该研究工作年末尚未完成,甲公司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按照税法规定,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中费用化部分可以按150%税前扣除,形成无形资产部分在摊销时可以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4)1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合同规定,商品的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包括安装费用);甲公司负责商品的安装工作,且安装工作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5日,甲公司发出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350万元。至12月31日,甲公司的安装工作尚未完成,按税法规定,当年应确认应税收入。甲公司确认发出商品350万元,未进行所得税的处理。 (5)甲公司2010年12月接到物价管理部门的处罚通知,因违反价格管理规定,要求支付罚款100万元。甲公司已记入营业外支出100万元,同时确认了其他应付款100万元,至2010年末该罚款尚未支付。甲公司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100×25%)。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支付的罚款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根据甲公司目前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预计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分析、判断甲公司上述事项(1)-(5)是否形成暂时性差异,其所得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答案]
(1)事项1处理不正确。
理由: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 200万元,计税基础为3 000万元,因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万元。依据递延所得税的计量规定,甲公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0×25%=50(万元),同时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甲公司同时记入当期损益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处理是:甲公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0×25%=50(万元),同时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事项2处理正确。
理由: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20万元(600-600÷10×2-60),资产的计税基础为480万元(600-600÷10×2),因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万元。依据递延所得税的计量规定,甲公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0×25%=15(万元),甲公司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是正确的。
(3)事项3处理正确。
理由:对于享受税收优惠的研究开发支出(如“三新”技术开发),在形成无形资产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成本为研究开发过程中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而因税法规定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则其计税基础应在会计入账价值的基础上加计50%,因而会产生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在初始确认时的差异,但如该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交易、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确认有关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4)事项4处理不正确。
理由:该事项会计处理上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不确认收入、结转成本,不纳税。按照税法规定要纳税,会计处理和税法上处理不一致,形成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正确的处理: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而计税基础为0万元,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为500×25%=125(万元)。
发出商品的账面价值为350万元,而计税基础为0万元,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50×25%=87.5(万元)。或者直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7.5万元。
(5)事项5处理不正确。
理由: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因按照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支付的罚款不允许税前扣除,与该项负债相关的支出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准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万元-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0=100万元。因此,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1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100万元相等,不形成暂时性差异,所以甲公司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正确的处理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解析]:
[该题针对“资产的计税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七章会计政策、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
A.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发生变化而改变摊销年限
B.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由余额百分比法改为账龄分析法
C.固定资产经济利益实现方式发生变化而改变折旧方法
D.两年前购置了一项具有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本年年初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
【答案】D
【解析】选项A、B和C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选项D,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具有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要求将相关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2.对本期发生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采取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
A.不作任何调整
B.调整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C.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D.直接计入当期净损益项目
【答案】C
【解析】企业对于发现属于当期的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当期相关项目。
3.甲公司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A.期末根据当期发生的暂时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调整本期所得税费用
B.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由成本模式计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C.因固定资产改良将其折旧年限由8年延长为12年
D.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
【答案】B
【解析】选项B属于会计核算具体方法的改变,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该题针对“会计政策变更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4.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估计项目的是()。
A.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
B.建造合同的收入确认采用完成合同法还是完工百分比法
C.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资本化还是费用化
D.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还是权益法核算
【答案】A
【解析】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属于会计估计项目,其他三项属于会计政策。 该题针对“会计估计变更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5.企业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A.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
B.建造合同的收入确认采用完成合同法还是完工百分比法
C.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资本化还是费用化
D.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还是权益法核算
【答案】A
【解析】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属于会计估计项目,其他三项属于会计政策。 该题针对“会计估计变更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6.对下列项目的判断中,属于会计政策的是()。
A.所得税费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
B.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C.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
D.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答案】A
【解析】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判断均属于会计估计的内容。
7.甲公司于2010年1月15日取得一项无形资产价值600万元,2011年6月7日甲公司发现2010年对该项无形资产仅摊销了11个月。甲公司2010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已于2011年4月12日批准报出。该事项涉及的金额较大,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事项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B.该事项为重要会计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处理
C.该事项为会计政策变更,不需追溯重述,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D.该事项为会计估计变更,不需追溯重述,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答案】B
【解析】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开始进行摊销,所以该项资产在2010年仅摊销11个月为前期重大会计差错,应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处理。
8.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影响。2011年1月1日对某栋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该楼2010年12月31日年初账面价值为6800万元,未发生减值,变更日的公允价值为8800万元。该办公楼在变更日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则该项变更对期初留存收益的影响金额为()万元。
A.2000
B.1500
C.-1500
D.0
【答案】B
【解析】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应将变更日的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金额计入留存收益,故留存收益的影响金额=(8800-6800)×(1-25%)=1500(万元)。
9.甲公司于2009年1月15日取得一项无形资产,2010年6月7日甲公司发现2009年对该项无形资产仅摊销了11个月。甲公司2009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已于2010年4月12日批准报出。假定该事项涉及的金额较大,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公司正确的做法是()。
A.按照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调整20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2009年度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上年数 B.按照重要会计差错处理,调整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和2010年度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本期数 C.按照重要会计前期差错处理,调整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2010年度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上年数
D.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不需追溯重述
【答案】C
【解析】该事项属于本期发现前期重大会计差错,应予以追溯重述,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因此,只有选项C是正确的。 该题针对“前期差错更正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0.S公司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09年10月以600万元购入W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短期投资,期末按成本法计价。假定S公司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新准则,并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将该项股权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2009年末该股票公允价值为450万元,则该会计政策变更对S公司2010年的期初留存收益的影响为()万元。
A.-145
B.-150
C.-112.5
D.-108.75
【答案】C
【解析】政策变更对2010年的期初留存收益影响=(450-600)×75%=-112.5(万元)。 该题针对“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1.甲公司发出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10年1月1日将发出存货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2010年初存货账面余额等于账面价值40万元,500千克,2010年1月、2月分别购入材料6000千克、3500千克,单价分别为850元、900元,3月5日领用4000千克,用未来适用法处理该项会计政策的变更。则2010年一季度末该存货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
A.540
B.467.5
C.510
D.519
【答案】D
【解析】单位成本=(400000+6000×850+3500×900)÷(500+6000+3500)=865(元/千克),2010年一季度末该存货的账面余额=(500+6000+3500-4000)×865=5190000(元)=519(万元)。
12.甲公司2011年4月在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后,发现2009年6月购入的机械设备折旧金额错误。该项机械设备2009年应计提折旧的金额为80万元,2010年应计提折旧的金额为160万元。而2009年、2010年实际计提的折旧金额均为160万元。甲公司对此重要会计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会计处理,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则甲公司2011年年初盈余公积应调增的金额是( )万元。
A.8
B.6
C.72
D.54
【答案】B
【解析】2011年盈余公积应调增的金额=(160×2-80-160)×(1-25%)×10%=6(万元)。
13.某企业一台设备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其原值为6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从2011年起,该企业将该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改为年限平均法,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由5年改为4年,设备的预计净残值由10万元改为4元。该设备2011年的折旧额为( )万元。
A.260
B.156
C.115
D.112
【答案】C
【解析】该事项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核算。至2010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账面净值为234万元[650-650×2/5-(650-650×2/5)×2/5],该设备201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115万元[(234-4)÷2]。
14.甲公司20×6年12月1日购入管理部门使用的设备一台,原价为1 5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00 0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11年1月1日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将原估计的使用年限改为8年,净残值改为60 000元,该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则由于上述会计估计变更对2×11年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减少净利润()元。
A.-53 600
B.60 000
C.80 000
D.-70 000
【答案】B
【解析】按照原使用年限和净残值,2×11年应计提折旧=(1 500 000-100 000)/10=140 000(元),按照变更后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2×11年应计提折旧=(1 500 000-140 000×4-60 000)/(8-4)=220 000(元),2×11年减少净利润=(220 000-140 000)×(1-25%)=60 000(元)。 该题针对“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5.甲公司2×10年3月在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后,发现20×8年10月购入的专利权摊销金额出现错误,该专利权20×8年应摊销的金额为120万元,20×9年应摊销的金额为480万元,20×8、20×9年实际摊销金额均为480万元。甲公司对此重大会计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会计处理。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2×10年年初未分配利润应调增的金额为()万元。
A.270
B.243
C.648
D.324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前期差错更正的处理。按照错误的处理,已经摊销的金额为960(480×2)万元,按照正确的处理,应该摊销的金额为600(120+480)万元,正确的处理比错误的处理应少计摊销额360万元,因此应调增留存收益的金额为360×(1-25%)=270(万元),调增2×10年年初未分配利润金额为270×(1-10%)=243(万元)。 该题针对“前期差错更正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有()。
A.企业因账簿超过法定保存期限而销毁,引起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只能确定账簿保存期限内的部分
B.企业账簿因不可抗力而毁坏,引起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无法确定
C.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能够确定,但法律或行政法规要求对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
D.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能够合理确定,法律或行政法规要求对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核未来适用法的适用范围。选项A,保存期限内的影响数可以获得,应采用追溯调整法;选项D应按照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要求对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 该题针对“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有()。
A.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由9%改为7%
B.存货的期末计价由成本法改为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C.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由15%降低为10%
D.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由15%降低为10%
【答案】AC
【解析】选项B,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选项D,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由国家规定,企业不能进行估计变更。 该题针对“会计估计变更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3.对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确定累计影响数时,下列应考虑的因素是( )。
A.会计政策变更导致留存收益的变动
B.会计政策变更后的资产、负债的变化
C.会计政策变更导致损益变化而带来的所得税变动
D.会计政策变更导致损益变化而应补分的利润
【答案】AC
【解析】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对变更会计政策所导致的对净损益的累积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利润分配及未分配利润的累积影响金额,不包括分配的利润或股利。
4.甲公司所得税率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6年12月以500万元购入乙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交易性短期投资,期末市价550万元,甲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上以500万元确认其价值,20×7年1月1日首次执行新准则,对期末交易性股票投资改为公允价值计价,下列关于甲公司在2007年会计政策变更时的累积影响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增加留存收益50万元
B.减少留存收益12.5万元
C.对留存收益没有影响
D.增加留存收益37.5万元
【答案】ABC
【解析】期末市价高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扣减是的影响后的金额为=(550-500)×75%=37.5(万元)。
5.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时,不需要考虑利润或股利的分配
B.如果提供可比财务报表,则对于比较财务报表可比期间以前的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应调整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
C.如果提供可比财务报表,则对于比较财务报表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应调整各该期间净损益各项目和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
D.累积影响数的计算不需要考虑所得税影响
【答案】ABC
【解析】累积影响数的计算需要考虑所得税影响。
6.下列有关会计差错的处理中,正确的有()。
A.对于当期发生的重要的会计差错,调整当期项目的金额
B.对发现以前年度影响损益的重要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
C.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要会计差错,编制比较报表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及其他相关项目
D.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发现的报告年度的重要会计差错,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调整事项处理
【答案】ABCD
【解析】该题针对“前期差错更正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7.企业发生的下列事项中,不应作为重要差错更正的有()。
A.由于地震使厂房使用寿命受到影响,调减了厂房的预计使用年限
B.委托代销方式销售商品时在发出商品时确认了收入
C.由于出现新技术,将专利权的摊销年限由8年改为5年
D.鉴于当期利润完成状况不佳,将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由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直线法
【答案】AC
【解析】选项B,委托代销方式销售商品的,应当在收到受托方的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选项D,属于会计舞弊;选项 B.D都应作为重要差错更正处理。该题针对“前期差错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8.对下列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不应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有()。
A.对以前年度收入确认差错进行更正
B.对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C.累积影响数无法合理确定的会计政策变更
D.对当期发生的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答案】BCD
9.甲股份有限公司从2010年起按销售额的1%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该公司2011年度前3个季度改按销售额的10%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并分别在2011年度第1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和第3季度报告中作了披露。该公司在编制2011年年度财务报告时,董事会决定将第1季度至第3季度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全额冲回,并重新按2011年度销售额的1%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假定以上事项均具有重要影响,且每年按销售额1%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与实际发生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大致相符,则甲股份有限公司在2011年年度财务报告中对上述事项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有()。
A.作为会计政策变更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B.作为会计估计变更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C.作为重要会计差错更正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D.作为非重要会计差错更正进行处理
【答案】ABD
【解析】企业可能由于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等原因而发生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但是,上述中没有迹象表明第1季度至第3季度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而企业却按销售额的10%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且在编制2011年年度财务报告时,又将第1季度至第3季度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金额冲回,重新按2011年度销售额的1%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有调节损益的迹象,应视为重要会计差错更正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
B.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以前期间的,其影响数应调整本期期初留存收益
C.会计估计变更既影响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D.企业对某项会计变更难以区分是会计估计变更还是会计政策变更的,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答案】ACD
【解析】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也不调整以前期间的报告结果。
11..下列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步骤中,正确的有( )。
A.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B.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C.调整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
D.财务报表附注说明
【答案】ABCD
【解析】以上选项均正确。
12.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时,不需要考虑利润或股利的分配
B.如果提供可比财务报表,则对于比较财务报表可比期间以前的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应调整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
C.如果提供可比财务报表,则对于比较财务报表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应调整各该期间净损益各项目和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
D.累积影响数的计算不需要考虑所得税影响
【答案】D
【解析】累积影响数的计算需要考虑所得税影响。 该题针对“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3.下列关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B.企业应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政策范围内选择适用的会计政策
C.会计估计变更,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也不调整以前期间的报告结果
D.无形资产摊销原定为10年,以后获得了国家专利保护,该资产的受益年限变为8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答案】ABC
【解析】选项D,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该题针对“会计估计变更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14.企业进行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有()。
A.企业取得了新的信息
B.企业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C.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D.企业发生经营亏损
【答案】ABC
【解析】通常情况下,企业可能由于以下原因而进行会计估计变更 (1)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2)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15.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A.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工作量法
B.因执行新会计准则将建造合同收入确认方法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
C.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
D.发出存货的计量方法由个别计价法改为加权平均法
【答案】BCD
【解析】选项A是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或其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判断题
1.将经营性租赁的固定资产通过变更合同转为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在会计上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
【答案】错
【解析】将经营性租赁的固定资产通过变更合同转为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属于变更前后有本质差别而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所以不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2.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
【答案】对
3.对于前期重大会计差错,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对前期差错开始进行更正的时点、具体更正情况。 ()
【答案】对
4.初次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答案】错
【解析】初次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属于新的事项。 该题针对“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5.固定资产的盘盈在未经批准前先计入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批准后再转入到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
【答案】错
【解析】准则规定,对于固定资产的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会计分录为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该题针对“前期差错更正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6..企业某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原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由于市场中新设备的出现,该资产总的使用寿命不足8年,该事项属于差错,按前期差错更正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答案】错
【解析】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该题针对“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7.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 )
【答案】对
8.如果变更会计政策能够提供更相关、更可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时,企业应变更会计政策。 ( )
【答案】对
【解析】在下述两种情形下,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1)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2)变更后能使提供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更可靠、更相关。
9.因新技术的发展而改变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应采用追溯调整法。( )
【答案】错
【解析】因新技术的发展而改变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
计算题
1.甲房地产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于20×8年12月31日将一建筑物对外出租,租期为3年,每年12月31日收取租金180万元。出租时,该建筑物的成本为2800万元,已计提折旧700万元(已经使用5年,每年计提折旧140万元,与税法规定一致)。该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原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甲公司对该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设无残值。20×9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2×10年1月1日,甲公司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市场逐渐活跃和成熟,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决定对该项出租的建筑物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10年1月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要求:(1)编制甲公司20×8年将固定资产转为出租时的会计分录。(2)编制甲公司20×9年收取租金和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3)编制甲公司2×10年1月1日建筑物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账务处理。(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1)20×8年12月3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 2800
累计折旧 700
贷:固定资产 28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700
(2)20×9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1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8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40(2800/2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40
(3)2×10年1月1日,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为会计政策变更,应进行追溯调整。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4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840
贷:投资性房地产 28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10(440×2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3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3
贷:盈余公积 33
2.恒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通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10%计提盈余公积。该公司在2011年12月份在内部审计中发现下列问题: (1)2010年末库存钢材账面余额为305万元。经检查,该批钢材的预计售价为27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15万元。当时,由于疏忽,将预计售价误记为36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2010年12月15日,恒通公司购入800万元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至年末尚未出售,12月末的收盘价为740万元。恒通公司按其成本列报在资产负债表中。(3)恒通公司于2010年1月1日支付3 000万元对价,取得了丁公司80%股权,实现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使丁公司成为恒通公司的子公司。2010年丁公司实现净利润500万元,恒通公司按权益法核算确认了投资收益400万元。(4)2010年1月恒通公司从其他企业收购了100辆巴士汽车,确认了巴士汽车牌照专属使用权800万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恒通公司从2010年起按照10年进行该无形资产摊销。经检查,巴士牌照专属使用权没有使用期限。假设按照税法规定,无法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按10年摊销。(5)2010年8月恒通公司收到市政府拨付的技术款200万元,恒通公司将其计入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此笔款项由于计入了资本公积,未作纳税调整,当年没有申报所得税。要求:将上述发现的问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差错更正。
【答案】:对于前期差错,应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
具体更正如下:
(1)补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270-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15=255(万元);由于存货账面余额305万元,高于可变现净值255万元,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万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5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5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12.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7.5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3.75(37.5×1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75
(2)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6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1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5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5(45×1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
(3)对于公司的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甲公司应冲回确认的投资收益。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投资收益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损益调整) 4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0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0(400×1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
(4)对于无法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不应计提摊销,甲公司应将无形资产已计提的累计摊销冲回。
借:累计摊销 80(800÷1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8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2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0
(注:在无形资产摊销时,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价格一致,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在无形资产不摊销时,年末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8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6(60×10%)
(5)收到的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属于政府补助,应计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 2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收入) 2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200×2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5
【解析】该题针对“前期差错更正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综合题
1.甲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对所得税一直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未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资料一,甲公司在对2010年以前的会计资料复核,发现以下问题:①甲公司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已于2009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未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结算及结转固定资产的手续,2009年6月30日,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2 0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2 190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专门借款在2009年7月~12月期间发生利息50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140万元。该办公楼竣工结算的建造成本为2 0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②以400万元价格于2008年7月1日购入一套计算机软件,在购入当天作为管理费用处理,按照甲公司会计政策,该计算机的软件作为无形资产确认入账,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③“其他应收款”账户余额中600万元未按期结转为费用,其中应确认为2009年销售费用400万元,应确认为2008年销售费用的为200万元。④误将2008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1 000万元计入2009年1月1日其他业务收入,误将2009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2 000万元计入2010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2008年的毛利率为20%,2009年的毛利率为25%。假设企业选取业务发生当年的毛利率作为核算成本的依据。假定上述事项涉及损益的事项均可调整应交所得税。 资料二,2010年7月1日,鉴于更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B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B设备是公司2008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公司管理部门使用,入账价值为10 500万元;购入当时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假定:(1)甲公司上述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均符合税法的规定。(2)上述会计差错均具有重要性。 要求:(1)对资料一中会计差错进行更正。(3)对资料二中会计变更的性质作出判断及计算相应折旧额、进行会计处理。
【答案】
(1)对资料一中会计差错进行更正。
①结转固定资产并计提2009年下半年应计提折旧的调整
借:固定资产 2 000
贷:在建工程 2 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贷:累计折旧 5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90
贷:在建工程 190
②无形资产差错的调整
借:无形资产 4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0
自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无形资产摊销金额为=400/5×1.5=120(万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0
贷:累计摊销 120
若合并在一起,则为:
借:无形资产 400
贷:累计摊销 12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80
③对销售费用差错的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0
贷:其他应收款 600
④对其他业务核算差错的调整
借:其他业务收入 2 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
其他业务成本 1 500
⑤对差错导致的利润分配影响的调整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5
借:盈余公积 4.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
(3)对资料二中会计变更的性质作出判断及计算相应折旧额。 本题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2010年6月30日已计提折旧额=(10 500-500)÷10×1.5=1 500(万元)
2010年变更后计提的折旧额=(10 500-1 500)÷(6-1.5)×0.5=1 000(万元)
2010年应计提折旧额=(10 500-500)÷10÷2+1 000=1 500(万元)。
借:管理费用 1 500
贷:累计折旧 1 500
第八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2009年12月5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取得销售收入1 000万元。2011年2月10日,因该批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乙公司经甲公司同意后退回了一半商品。假设甲公司2010年的财务报告批准在2011年4月30日报出,下列处理中正确的是( )。
A.调减2009年营业收入500万元
B.调减2010年营业收入500万元
C.调减2010年年初未分配利润500万元
D.调减2011年营业收入500万元
[答案]:B
[解析]:报告年度或以前年度销售的商品,在报告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前退回,应冲减报告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以及相关的成本、税金,本题中的报告年度是2010年,所以应调减2010年的营业收入500万元。
2.长城公司2011年10月份与大海公司签订一项供销合同,由于长城公司未按合同发货,致使大海公司发生重大经济损失。长城公司被大海公司提起诉讼,至2011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判决。长城公司2011年12月31日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计负债”项目反映了100万元的赔偿款。2012年3月5日经法院判决,长城公司需偿付大海公司经济损失120万元。长城公司不再上诉,假定赔偿款已经支付。长城公司2011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12年4月28日,下列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调整处理方法中正确是( )。
A.“预计负债”项目调增20万元;“其他应付款”项目0万元
B.“预计负债”项目调减100万元;“其他应付款”项目调增120万元
C.“预计负债”项目调增20万元;“其他应付款”项目调增120万元
D.“预计负债”项目调减120万元;“其他应付款”项目调增20万元
[答案]:B
[解析]:日后期间法院判决的赔偿为120万元,且A公司不再上诉,所以要将A公司在报告年度末确认的100万元的预计负债冲销,同时调整增加120万元的其他应付款。
3.甲公司在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发现了报告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需要做的会计处理是( )。
A.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作出相应调整
B.作为发现当期的会计差错更正
C.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作出说明
D.在发现当期报表附注做出披露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日后期间发现前期差错的处理。这种情况应作为调整事项,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调整。
4.2011年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12年4月30日。2012年3月4日,公司发现2011年一项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该公司应调整( )。
A.2011年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和利润表本期金额
B.2011年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的年初余额和利润表上期金额
C.2011年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和利润表上期金额
D.2012年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和本年累计数及本年实际数
[答案]:A
5.2011年3月20日,甲公司聘请的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时发现,甲公司于2010年4月1日从上海证劵交易所以100万元购入了一只A股股票,甲公司对被投资方不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于上述事项,甲公司的正确的做法是( )。
A.按照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调整2011年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2011年度利润表的上年数
B.按照日后调整事项处理,调整2010年度资产负债表期末数、2010年度利润表本年数等
C.按照会计差错处理,调整201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和2011年度利润表的本期数等
D.甲公司的原处理正确,在2011年3月20日不需对该事项做任何处理
[答案]:B
[解析]:甲公司购入的A股股票,因其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且对被投资方不具有重大影响,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该项会计差错是在上年度财务报告报出前发现的,因此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该调整报告年度(2010年)的年度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数字。
6.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生的下列事项,属于调整事项的是( )。
A.为子公司的银行借款提供担保
B.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债务签订债务重组协议
C.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已证实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
D.债务人遭受自然灾害导致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应收款项无法收回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日后调整事项的概念。选项ABD,属于日后非调整事项。
7.下列发生于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的事项中,属于调整事项的有( )。
A.日后期间发现报告年度重大会计差错
B.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
C.在日后期间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销售业务
D.公司支报告年度的财务报告审计费
[答案]:A
8.甲企业2009年度的财务报告于2010年4月10日批准报出。2010年4月1日,因产品质量原因,该企业客户将2010年2月1日购买的一批大额商品退回。对于该事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做会计处理
B.冲减2009年度相关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等项目
C.冲减2010年度相关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等项目
D.在2010年度财务报告报出时,冲减利润表营业收入项目的上年数等相关项目
[答案]:C
[解析]:此事项属于企业当期销售当期退回,应该调整当期报表的相关项目,虽然其发生在日后期间,也不能调整报告年度报表项目。
9.甲公司2010年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11年4月30日,2011年1月20日,甲公司的某一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的股票市价下跌,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现行市价为300万元;2011年2月10日因遭受火灾,上年购入的存货发生毁损200万元;2011年3月15日公司董事会提出201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2元现金股利;2011年4月15日公司在一起历时半年的违约诉讼中败诉(假定终审判决),支付赔偿金400万元,甲公司在2010年末已确认预计负债420万元。税法规定该诉讼损失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下列事项中,属于甲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是( )。
A.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票市价下跌
B.因遭受水灾,上年购入的存货发生毁损
C.董事会提出利润分配方案
D.法院判决违约败诉
[答案]:D
[解析]:选项A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属于当年的正常业务。选项
B.C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非调整事项。
10.下列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中,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是( )。
A.销售商品活动
B.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外汇汇率大幅度变动
C.出售重要的子公司
D.火灾造成重大损失
[答案]:A
[解析]: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有利或不利事项。选项A不符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和特点。
11.甲企业2×11年1月20日向乙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已进行收入确认的有关账务处理;同年2月1日,乙企业收到货物后验收不合格要求退货,2月10 日甲企业收到退货。甲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批准报出日是4月30 日。甲企业对此业务的正确处理是( )。
A.作为2×10年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
B.作为2×10年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非调整事项
C.作为2×11年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
D.作为2×11年当期正常的销售退回事项
[答案]:D
[解析]:该事项属于2×11年当期正常事项,它不符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定义,不属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以应该选择D选项。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有( )。
A.按期履行报告年度签订的商品购销合同
B.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外汇汇率大幅度变动
C.出售重要的子公司
D.火灾造成重大损失
[答案]:BCD
[解析]: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及说明的有利或不利事项。选项A属于当年发生的正常购销业务,不符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和特点;选项BCD属于日后事项中的非调整事项。
2.下列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的各事项中,属于甲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有( )。
A.上年销售的商品因质量问题而发生退回
B.银行同意在日后期间到期的借款展期2年
C.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未决诉讼,法院在日后期间判决
D.董事会通过利润分配预案
[答案]:AC
[解析]:选项B.D为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3.在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有( )。
A.发现报告年度财务报表存在严重舞弊
B.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售出资产的收入
C.国家发布对企业经营业绩将产生重大影响的产业政策
D.发现某商品销售合同在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已成为亏损合同的证据
[答案]:ABD
[解析]:选项C属于日后非调整事项。
4.甲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10年3月30日,该公司2010年1月1日至3月30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属于调整事项的有( )。
A.2009年10月6日,甲公司被乙公司起诉,至2009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判决。2010年2月5日,法院判决甲公司应赔偿乙公司500万元
B.2009年12月发出且已确认收入的一批产品发生销售退回,商品已收到并入库
C.股东大会通过的现金股利分配方案
D.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丙公司账款余额为1 500万元。2010年2月26日,丙公司发生火灾造成严重损失,甲公司预计该应收账款的80%将无法收回
[答案]:AB
[解析]:选项C.D均为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5.甲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财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对外公布的日期为2011年3月30日,实际对外公布的日期为2011年4月5日。该公司2011年1月1日至4月5日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事项的有( )。
A.3月1日发现2010年10月接受捐赠获得的一项固定资产尚未入账
B.3月11日临时股东大会决议购买乙公司51%的股权并于4月2日执行完毕
C.2月1日与丁公司签订的债务重组协议执行完毕,该债务重组协议系甲公司于2011年1月5日与丁公司签订
D.3月10日甲公司被法院判决败诉并要求支付赔款1 000万元,对此项诉讼甲公司已于2010年末确认预计负债800万元
[答案]:AD
[解析]:选项AD符合日后调整事项的定义和特征,属于调整事项。选项B均属于日后非调整事项,选项C属于正常事项。
6.某上市公司2010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11年4月20日。公司在2011年1月1日至4月20日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有( )。
A.发生重大企业合并
B.2010年已确认收入的商品销售业务,因产品质量问题于2011年2月8日发生销售折让
C.2010年已确认收入的商品销售业务,因客户按现金折扣条件提前付款而在2011年1月12日发生现金折扣
D.2011年1月2日盘盈一项固定资产
[答案]:BD
[解析]:选项B,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售出资产的收入的情形,是调整事项;选项D,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的前期会计差错,是调整事项。
7.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不属于非调整事项的是( )。
A.日后期间发行股票筹措巨额资金
B.报告年度暂估入账的固定资产,在日后期间办妥了竣工决算手续
C.日后期间资产负债表日未决诉讼结案并支付赔偿,且上年确认的预计负债金额小于实际支付金额
D.日后期间自然灾害导致资产损失严重
[答案]:BC
[解析]:选项B.C属于调整事项。
8.上市公司在其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非调整事项的有( )。
A.向社会公众发行公司债券
B.发生台风导致公司存货严重受损
C.日后期间新取得的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发生减值但企业没有对其计提减值准备
D.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答案]:ABD
[解析]:选项C,应作为调整事项处理。
9.2010年甲公司为乙公司的500万元债务提供70%的担保,乙公司因到期无力偿还债务被起诉,至12月31日,法院尚未做出判决,甲公司根据有关情况预计很可能承担部分担保责任,且金额能够可靠计量,2011年2月6日甲公司财务报告批准报出之前法院做出判决,甲公司承担全部担保责任,需为乙公司偿还债务的70%,甲公司已执行,甲公司的以下处理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在2010年12月31日应对该事项进行披露,不需确认预计负债
B.甲公司在2010年12月31日应按照很可能承担的担保责任确认预计负债,并进行披露
C.甲公司在2011年2月6日应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处理,在报告年度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D.甲公司在2011年2月6日应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核调整事项的处理方法。在2010年12月31日,本事项应确认一项预计负债,同时作为一项担保事项,应当进行披露,选项A表述不正确。在2011年2月6日应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
判断题
1.资产负债表日前已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销售,在日后期间发生销售折让的,应该调整报告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 )
[答案]:Y
2.企业在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减值的,应作为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
[答案]:Y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股利的分配可以作为日后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
[答案]:N
[解析]: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股利的分配,不管是现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一律作为非调整事项处理,而不作为日后调整事项处理。
4.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报告年度售出的商品因质量问题被退回,该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
[答案]:N
[解析]:日后期间发生的报告年度销售商品的退回,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5.如果企业在日后期间获得可靠证据证实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发生了减损,企业应将其作为调整事项处理。( )
[答案]:Y
6.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既可以是有利事项,也可以是不利事项。( )
[答案]:Y
7.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所有事项都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
[答案]:N
[解析]: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不是在日后期间发生的全部事项,而是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有关的事项,或虽然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无关,但对企业财务状况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其他事项不属于日后事项。
计算题
1.甲公司系上市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如无特别说明,甲公司对于3个月以内账龄的应收款项按照5‰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甲公司2010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11年4月8日完成。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告于2011年3月31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 2011年1月1日至3月31日,甲公司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 (1)1月14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退回的2010年10月4日购入的一批商品,同时收到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证明单。当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商品的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为200万元,增值税为34万元,销售成本为185万元。假定甲公司销售该批商品时,销售价格是公允的,也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至2011年1月14日,该批商品的应收账款尚未收回。 (2)2月25日,甲公司办公楼因电线短路引发火灾,造成办公楼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230万元。 (3)2月26日,甲公司获知丙公司被法院依法宣告破产,预计应收丙公司账款250万元(含增值税)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应按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甲公司在2010年12月31日已被告知丙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期偿还债务,因而按应收丙公司账款余额的50%计提了坏账准备。 (4)3月5日,甲公司发现2010年度漏记某项生产设备折旧费用200万元,金额较大。至2010年12月31日,该生产设备生产的已完工产品尚未对外销售。 (5)3月15日,甲公司决定以2 400万元收购丁上市公司股权。该项股权收购完成后,甲公司将拥有丁上市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0%。 (6)3月28日,甲公司董事会提出利润分配方案,决定分配现金股利210万元。 要求: (1)指出甲公司发生的上述(1)、(2)、(3)、(4)、(5)、(6)事项中哪些属于调整事项。 (2)对于上述调整事项,编制有关调整会计分录。 (3)填列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调整表中各项目的调整金额(调增数以“+”表示,调减数以“-”表示)。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利润分配”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1)
(2)事项性质判断和会计处理:
事项(1)属于调整事项。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贷:应收账款 234
借:库存商品 18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85
借:坏账准备 1.17(234×0.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17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75〔(200-185)×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7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0.29(1.17×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0.29
[注]日后事项中所得税因素的考虑,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判断应交所得税是否需要调整
(2)判断递延所得税是否需要调整。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37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37 (200-185-1.17-3.75+0.29)
借:盈余公积 1.04(10.37×1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4
事项(2)属于非调整事项。
事项(3)属于调整事项。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5(250×50%)
贷:坏账准备 12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1.25(125×25%)
2.甲公司为上市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09年12月1日,甲公司因合同违约被乙公司告上法庭,要求甲公司赔偿违约金1 000万元。至2009年12月31日,该项诉讼尚未判决,甲公司经咨询法律顾问后,认为很可能赔偿的金额为700万元。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该项未决诉讼事项确认预计负债和营业外支出700万元,并确认了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费用为175万元。 (2)2010年3月5日,经法院判决,甲公司应赔偿乙公司违约金500万元。甲、乙公司均不再上诉。款项尚未支付。 其他相关资料:甲公司所得税汇算清缴日为2010年4月30日;2009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10年3月31日;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 根据法院判决结果,编制甲公司调整2009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会计分录。 2. 根据调整分录的相关金额,填列答题纸(卡)指定位置的表格中财务报表相关项目。 (减少数以“—”表示,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调整项目 影响金额
利润表项目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
资产负债表项目
递延所得税资产
其他应付款
预计负债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答案]
(1)会计分录:
①记录应支付的赔款,并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预计负债 700
贷:其他应付款 5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200×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②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
③调整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
贷:盈余公积 15
(2)财务报表相关项目
单位:万元
调整项目 影响金额
利润表项目
营业外支出 -200
所得税费用 50
净利润 150
资产负债表项目
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其他应付款 500
预计负债 -700
盈余公积 15
未分配利润 136
综合题
1.资料: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告于2011年4月10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报出前有关情况和业务资料如下: (1)甲公司在2011年1月进行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以下情况: ①2010年7月1日,甲公司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乙公司代销B产品200件,售价为每件10万元,按售价的5%向乙公司支付手续费(由乙公司从售价中直接扣除)。当日,甲公司发了B产品200件,单位成本为8万元。甲公司据此确认应收账款1 900万元、销售费用100万元、销售收入2 000万元,同时结转销售成本1 6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转来的代销清单,B产品已销售100件,同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尚未收到乙公司代销B产品的款项。当日,甲公司确认应收账款170万元、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万元。 ②2010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合同销售C产品一批,售价为2 000万元,成本为1 560万元。当日,甲公司将收到的丙公司预付货款1 000万元存入银行。2010年12月31日,该批产品尚未发出,也未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据此确认销售收入1 000万元、结转销售成本780万元。 ③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丁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 800万元,拥有丁公司60%有表决权的股份。当日,如将该投资对外出售,预计售价为1 500万元,预计相关税费为20万元;如继续持有该投资,预计在持有期间和处置时形成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总额为1 450万。甲公司据此于2010年12月31日就该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300万元。
(2)2011年1月1日至4月10日,甲公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资料如下:①2011年1月12日,甲公司收到戊公司退回的2010年12月从其购入的一批D产品,以及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相关证明。当日,甲公司向戊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D产品的销售价格为3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万元,销售成本为240万元。至2011年1月12日,甲公司尚未收到销售D产品的款项。②2011年3月2日,甲公司获知庚公司被法院依法宣告破产,预计应收庚公司款项300万元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应按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甲公司在2010年12月31日已被告知庚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可能无法按期偿还债务,因而相应计提了坏账准备180万元。
(3)其他资料 ①上述产品销售价格均为公允价格(不含增值税);销售成本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除特别说明外,所有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 ②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0年度所得税汇 算清缴于2011年4月28日完成,在此之前发生的2010年度纳税调整事项,均可进行纳税调整;假定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暂时性差异。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③甲公司按照当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要求: (1)判断资料(1)中相关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哪些不正确(分别注明其序号)。 (2)对资料(1)中判断为不正确的会计处理,编制相应的调整分录。 (3)判断资料(2)相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哪些属于调整事项(分别注明其序号)。 (4)对资料(2)中判断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编制相应的调整分录。 (逐笔编制涉及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合并编制涉及“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1)判断资料(1)中相关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哪些不正确(分别注明其序号)。
资料(1)中交易或事项处理不正确的有:①、②、③。
(2)对资料(1)中判断为不正确的会计处理,编制相应的调整分录。
资料(1)调整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50〔(2 000-100)×50%〕
贷:应收账款 950
借:发出商品 800(1 600×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0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7.5〔(950-80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7.5
资料(2)调整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 000
贷:预收账款 1 000
借:库存商品 78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8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5(22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5
资料(3)调整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2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2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
(3)判断资料(2)相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哪些属于调整事项(分别注明其序号)。
资料(2)中相关日后事项属于调整事项的有:①、②。
(4)对资料(2)中判断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编制相应的调整分录。
资料(1)调整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贷:应收账款 351
借:库存商品 24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4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6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
资料(2)调整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0
贷:坏账准备 12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
(5)合并调整“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及“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2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27.5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2.7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2.75
本文标签:江西自考 经济类 2019年自考《高级财务会计》章节试题及答案汇总(下)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jx.cn)
《江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