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考证打印入口

江西省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冲刺模拟题9

发布日期:2020-10-13 11:32:25 编辑整理:江西自考网 【字体: 】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

A、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

B、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能力的范畴

C、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D、人类进行政治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

3、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运输设备 B、仓储设备 C、维修工具 D、生产工具

4、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A、劳动对象系统 B、生产工具系统 C、信息传递系统 D、能源动力系统

5、自然科学属于生产力范畴,这是因为()

A、它是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它能把生产力系统中的各要素组合成统一整体

C、它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D、它是构成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

6、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7、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产品的分配方式 B、商品的交换方式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劳动者的分工协作形式

8、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

A、生产力是第一性的,生产关系是第二性的 B、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

C、自然关系决定社会关系 D、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

9、阶级的出现是()

A、政治关系发展的产物 B、经济关系发展的产物

C、军事冲突发展的产物 D、由文化原因引起的

10、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A、用暴力掠夺他人的财产 B、用特权侵吞公社的财产

C、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11、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 D、社会标准

12、阶级的实质是()

A、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 B、不同集团的社会地位和分工

C、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D、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生产资料

13、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

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 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C、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 D、取得劳动产品的方式和多寡不同

14、上层建筑由两个部分构成。它们是()

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B、政治关系和法律关系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15、国家政权属于()

A、社会的经济基础 B、社会的上层建筑

C、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D、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16、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

A、阶级妥协的结果 B、由于人们相互订立社会契约而形成的

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D、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的产物

17、国家的实质是()

A、调和阶级矛盾的机关 B、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C、社会全体成员选举产生的机关 D、凌驾于各阶级之上的社会协调机关

18、一切国家的共同职能是()

A、为公众谋福利 B、调和阶级矛盾 C、***人民的***

D、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对内维护本阶级利益,对外防御外敌入侵

19、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时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

基础”。这就是说:()

A、社会职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

B、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都是通过社会职能体现的

C、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在弱化

D、政治统治只有在执行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20、国体是指()

A、国家的经济体制 B、国家的政治体制

C、政权的组织形式 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1、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民主共和制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22、“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

句话应理解为()

A、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B、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23、国体和政体之间是()

A、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B、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D、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4、、国家的本质是()

A、管理社会各项事业 B、保卫社会秩序的安定

C、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D、阶级压迫的工具

25、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科学文化的反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26、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 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27、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意识的主体的角度来看,社会意识可区分为()

A、统治阶级的意识与被统治阶级的意识 B、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

C、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D、先进的意识与落后的意识

28、群体意识是()

A、集体主义的产物 B、个体意识的总汇

C、群体实践的产物 D、群体共同意志的产物

29、阶级社会中主要的群体心理是()

A、集体心理 B、民族心理 C、阶级心理 D、阶层心理

30、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31、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C、政治思想、艺术、语言学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32、社会意识形态及其诸形式是()

A、与人类社会一同产生的

B、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C、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形成和发展的

D、在人类劳动、思维能力和社会意识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出现的

33、艺术的特点是()

A、以永恒的、共同的美来概括和影响社会生活

B、用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通过美的感染力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

C、以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形式来反映和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

D、以超脱阶级偏见的纯艺术反映社会的本质,纯化人的心灵

34、道德的特点在于()

A、它是靠政治法律设施的保障来实现人们行为的规范

B、它是仅仅在阶级社会中存在和起作用的社会意识形式

C、它是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而起作用的人们行为的规范

D、它是由国家制定和强制执行的人们行为的准则

35、马克思主义评价道德的原则是()

A、重义轻利 B、知足常乐 C、坚持永恒的正义 D、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36、“三纲五常”、“忠孝节义”是()

A、原始社会的道德规范 B、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规范

C、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规范 D、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

37、最集中最直接地反映经济基础和阶级利益的社会意识是()

A、道德 B、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C、哲学 D、艺术

38、人的私有观念是()

A、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B、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而产生

C、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产生 D、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

39、政治法律思想的贯彻是()

A、靠社会舆论来实现的 B、靠政治暴力的强制来维持的

C、靠人们的自觉遵守来实现的 D、靠统治阶级的精神力量来维护的

40、在阶级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是()

A、劳动人民的观念 B、社会各阶级共同的理想

C、统治阶级的思想 D、先进阶级的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

1.唯心主义认识论(  )

A、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的

C、把认识看成是先于实践经验的 D、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E、把认识看成是人头脑中固有的

2.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  )

A、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B、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D、强调心外无物和心外无理

E、主张真理即在我的心中

3.下列哲学派别中属于可知论的有(  )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

C、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D、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E、不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显著特点有(  )

A、把可知论引入认识论 B、把唯物主义引入认识论

C、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D、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

E、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  )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E、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

A、反映具有摹写性 B、反映是消极被动的 C、反映具有创造性

D、反映是主观随意的 E、反映是外力强加于人的

7.认识主体的本质属性是(  )

A、自然性 B、社会性 C、实践性 D、被动性 E、意识性

8.认识主体的属性有(  )

A、自然性 B、意识性 C、社会性 D、实践性 E、创造性

9.下列选项中属于认识的主体的有(  )

A、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个人 B、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阶级

C、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政党 D、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阶层

E、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类

10.下列选项中,属于认识客体的有(  )

A、人认识到的自然界 B、人尚未观察到的星球

C、社会现实中的事件 D、人们阅读的书籍

E、作家创造的文学作品

11.认识的客体具有(  )

A、客观性 B、对象性 C、能动性 D、社会性 E、历史性

1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的有(  )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E、第二性与第一性的关系

1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主要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实质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E、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E、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

15.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把这两方面割裂开来就会导致(  )

A、唯心主义认识论 B、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C、庸俗唯物主义

D、庸俗进化论 E、不可知论

16.感觉、知觉、表象的依次发展,初步显现出( )

A、 认识发展从部分到全体的发展趋势 B、认识发展从直接到间接的发展趋势

C、认识发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发展的趋势 D、认识的发展是不断进行质的飞跃的趋势

E、认识的发展是从肯定到否定的发展趋势

17.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的有(  )

A、概念 B、感觉 C、知觉 D、推理 E、表象

18.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形式的有(  )

A、概念 B、感觉 C、判断 D、推理 E、表象

19.理性认识是(  )

A、认识的起点 B、对事物全体的反映 C、对事物内部联系的反映

D、对事物本质联系的反映 E、对事物表面联系的反映

20.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的有( )

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

B、感性认识易变,理性认识更加稳定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

D、感性认识包含着错误成分,理性认识则正确可靠

E、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

本文标签:江西自考 公共课 江西省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冲刺模拟题9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jx.cn

本文地址:http://www.zikao.jx.cn/st_ggk/33222.html



《江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江西自考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