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概论笔记——论述题归纳汇总第六章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6.1、试论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答:(1)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利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2)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初期任务的完成,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3)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由于存在这些弊端,所以在原有体制下,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和职工都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4)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经济体制,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6.2、为什么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其原因在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分工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并没有消除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局面仍然存在。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而且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目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国际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已经不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来求得自身的发展,世界经济通行的是市场经济,我们要与国际经济接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否则,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政企不分,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的原有经济体制。建立起能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以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由于我们进行了市场取向改革,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事实证明,凡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增长就较快,经济效益就比较高,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就比较大,社会发展态势就比较好。
6.3、邓小平对市场经济都做过哪些论述?
答:(1)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有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2)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十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邓小平对这个决定评价很高,他认为这是写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初稿。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3)1991年,邓小平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他又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就市场经济所作的这些论述,为打破传统观念、解除思想束缚、推进经济改革及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6.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答:(1)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利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2)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初期任务的完成,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3)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由于存在这些弊端,所以在原有体制下,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和职工都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4)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经济体制,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6.2、为什么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其原因在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分工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并没有消除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局面仍然存在。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而且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目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国际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已经不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来求得自身的发展,世界经济通行的是市场经济,我们要与国际经济接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否则,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政企不分,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的原有经济体制。建立起能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以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由于我们进行了市场取向改革,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事实证明,凡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增长就较快,经济效益就比较高,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就比较大,社会发展态势就比较好。
6.3、邓小平对市场经济都做过哪些论述?
答:(1)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有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2)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十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邓小平对这个决定评价很高,他认为这是写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初稿。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3)1991年,邓小平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他又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就市场经济所作的这些论述,为打破传统观念、解除思想束缚、推进经济改革及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6.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1]
本文标签:江西自考 串讲笔记 邓小平理论概论笔记——论述题归纳汇总第六章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jx.cn)
《江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相关《邓小平理论概论笔记——论述题归纳汇总第六章》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