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考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资料(三)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2023年自考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资料(三)
国际贸易原理与组织
1.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是分析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全貌的工具。它是一个流量概念,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经济交易分为:金融资产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商品和劳务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无偿的,单向的商品和劳务转移,无偿的,单向的金融资产转移)。国际收支所记载的经济交易必须是一国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
2.国民收入账户和国际收支账户
-国民收入账户根据产生国民收入支出方式分为:投资,政府购买(Y=C+I+G),进口的价值,出口值。
(Y=C+I+G+EX-IM)
-经常项目或经常项目余额是出口商品和服务与进口商品和服务之差。CA=EX–IM经常项目可以量度一国国际借贷规模和方向,当一国进口大于出口时,为消除经常项目赤字必须从外国筹措资金,因此一国经常项目出现多少赤字,就会增加多少净外债。
-国际收支账户是对经常项目的组成以及相关金融业务的详细记录。包括:经常项目-记录所有的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以及单方面资金转移;资本项目-记录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短期资本的硫堇和流出;官方储备项目-记录黄金的进出口,外汇的增加或减少以及对外国银行的债务的增加或减少。
-任何经常项目赤字,必须与相同数额的资本项目盈余相匹配,任何经常项目盈余,必须与相同数额的资本项目赤字相称。这一特点揭示出口收入与进口支出之间的差异,必须与未来偿还这一差异的承诺相一致。当一国的官方国际储备下降或向外国中央银行借款时,该国国际收支账户就会出现赤字,反之则会出现盈余。
3.国际收支平衡分析;是指对国际收支账户中的项目进行分析,其中对经常项目分析最为普遍,经常项目中的贸易平衡就是在实现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平衡。如果该国的经常项目存在赤字,而资本项目中没有能抵消这个赤字的资金流入,那么该国的官方黄金和外汇储备将减少。
4.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15世纪末,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者的思想就是商业资本家的思想,包括:金银是财富的唯一代表,国家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国内贸易不能增加国内的货币数量,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获得和增加货币的源泉;为了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差,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
-17世纪中叶的英国,19世纪的英法等国,古典经济学(威廉。配第)。早期古典经济学家中对国际贸易理论贡献最大的大卫。休谟,他认为贸易要发展唯一的选择就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古典经济学走向成熟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他们认为国际贸易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分工的最大好处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存在国际分工也就产生了国际贸易,各国集中生产具有自然条件优势的产品。后期古典经济学代表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与古典经济学自由贸易的主张截然相反的观点――保护贸易。
-19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学出现了一次方法论上的变革,即“边际革命”,后来用边际分析方法解释李嘉图等人的理论的经济学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俄林的要素比例理论是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市场机制不能解决供给完全取暖均衡的问题。
5.比较优势理论
由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他认为一国出口劳动生产率相对高的产品,进口劳动生产率相对低的产品,即一个国家的生产模式由比较优势来确定。在实现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之后,两国在劳动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产出量将增加。
两种方法来阐明国际贸易给两国带来的利益:
-可以把贸易视为一种间接生产的办法,这种方法通过生产别的产品换取所需要的产品来代替直接生产。理论模型表明进口某种产品意味着这种非直接“生产”所需要投入的劳动比直接生产要少。
-理论模型还表明贸易扩大了一个国家的消费可能性。这也是贸易所得的表现。贸易所得的分配取决于各国产品的相对价格,相对价格也隐含了相对工资率。
他认为贸易的利益行是绝对的,明确了三点:
-即使一个国家所有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比它的贸易伙伴低,它也能从贸易中获利。
-即使外来竞争优势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的,一国也能从贸易中获利。
-即使一个国家的出口产品所包含的劳动投入大于它的进口产品的劳动投入,贸易对它也有益的。
理论所存在的问题:
-模型预测了极端的专业化分工,二在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可能存在。
-模型忽视了国际贸易对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
-模型忽略了各国资源的不同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遗漏了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模型忽视了规模经济也可能是国际贸易的起因,这使他的理论无法解释明显相似的国家之间大量的国际贸易往来。
6.H–O理论
由瑞典经济学家伊利。赫克歇尔和伯蒂尔。俄林提出的,用各国之间的资源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原因的学说。理论强调了不同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资源中的比例和他们在不同产品的生产投入中所占比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又被称为要素比例理论。提出生产产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而不仅仅是劳动力。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也都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
基本理论:各国倾向于出口其国内充裕资源密集型产品,充裕供给的要素用于出口,稀缺供给的要素用于出口,稀缺供给要素则进口。
由于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对要素所有者的相对收入有很大的影响,而贸易导致了相对价格的改变,所以,国际贸易有很强的收入分配效应。一个国家相对充裕资源的所有者从贸易获利,稀缺资源的所有者遭受损失。在理想的模型中,国际贸易会导致两国要素价格相等化。实际上,由于资源差异,贸易壁垒和技术差异的原因,完全的要素价格相等石化不存在的。
里昂惕夫悖论由瓦西里。里昂惕夫提出,他发现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要低于其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
本文标签:江西自考 管理类 2023年自考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资料(三)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jx.cn)
《江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