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七章群体概述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七章 群体概述
第一节 群体的一般概述
一、群体的定义:
所谓群体就是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特定目标,彼此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
二、群体的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在心理上各成员之间相互依附;
2、在行为上各成员有共同的规范,彼此相互影响;
3、在整体上各成员具有群体意识;
4、在行动上各成员有共同的目标为宗旨;
三、群体的要素有四个方面:
1.活动;2.相互作用;3感情;4、规范;
四、群体行为的要素有六个方面:
1.要素:M:成员T:任务Q:结构L:领导E:环境F:参数
2.一个群体的行为,不但深受上述各种参数的性质和程度的影响,而且还受这些变量相互之间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群体的分类
一、从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以将群体划分为:
1.假设群体,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
2.实际群体,是指实际上存在的群体。
二、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划分为:
1.分类:
<1>大型群体,是指凡是群体成员之间只能以间接方式进行接触和联系的群体。
<2>小型群体。是指凡是群体成员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
2.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怎样作用于大、小型群体?
<1>在小型群体中,心理因素是作用要大于在大型群体中的作用。
<2>在大型群体中,社会因素比心理因素有更大的作用。
三、根据个体的归属,可将群体划分为:
1.实属群体。是指个体实际所归属的群体。(就某个职工而言,他所在的班、组就是属于此类)
2.参照群体。也称为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
四、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一)正式群体。是指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群体的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之群体。
(二)非正式群体。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社交的需要,而在工作环境中自发形成的一种无名目,却实际存在的群体。
1.它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1>规模小,并且一般不带政治色彩;
<2>群体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
<3>群体内推选最有威信的人当首领;
<4>群体内有一套不成文的惩罚制度和手段几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
<5>群体的成员之间有一条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
2.非正式群体在国际上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塞利士的分类:
A:冷淡型;B:乖僻型;C:策略型;D:保守型;
<2>道尔顿的分类:
(1)垂直型,其成员具上下级关系。A:所谓共栖型,是指其成员具有较大的依赖性,领导尽量偏袒下属,尽量给予方便和好处,以建立感情。B:所谓寄生型,是指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为单方面的依赖关系。
(2)平行型,其成员的社会地位大体在同一层次。A:所谓防卫型非正式群体,指的是其成员因面临共同的危机或威而走到一起来的非正式群体。B:所谓进去型非正式群体,指的是其成员采取有效的积极行动,主要靠自己的才华,能力与团结精神等去努力打破不合理与不公平的特权现象,或者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3)随意型,这种非正式群体通常没有明确的目标,并且不会对组织提出什么要求。
<3>里维斯的分类
A:友谊型群体B:嗜好型群体C:工作型群体D:自卫型群体E:互利型群体
<4>以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为根据的分类
A:积极型B:中间型C:消极型D:破坏型
第三节 群体的形成
一、正式群体的形成
1.正式群体是为了实现组织赋予的任务而建立的。它在组织法规或组织系统中,有明确的组织地位、权责关系及职责范围。
2.按其延续的时间长短,可划分为:A:长久性正式群体;B:暂时性正式群体;
二、非正式群体的形成:
1.心理因素(是非正式群体形成的首要因素)
<1>价值观念一致;
<2>兴趣与爱好一致;
<3>性格、脾气相近与互补。
2.环境因素
<1>工作与生活方式;
<2>共同的利害关系;
<3&g
第一节 群体的一般概述
一、群体的定义:
所谓群体就是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特定目标,彼此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
二、群体的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在心理上各成员之间相互依附;
2、在行为上各成员有共同的规范,彼此相互影响;
3、在整体上各成员具有群体意识;
4、在行动上各成员有共同的目标为宗旨;
三、群体的要素有四个方面:
1.活动;2.相互作用;3感情;4、规范;
四、群体行为的要素有六个方面:
1.要素:M:成员T:任务Q:结构L:领导E:环境F:参数
2.一个群体的行为,不但深受上述各种参数的性质和程度的影响,而且还受这些变量相互之间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群体的分类
一、从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以将群体划分为:
1.假设群体,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
2.实际群体,是指实际上存在的群体。
二、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划分为:
1.分类:
<1>大型群体,是指凡是群体成员之间只能以间接方式进行接触和联系的群体。
<2>小型群体。是指凡是群体成员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
2.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怎样作用于大、小型群体?
<1>在小型群体中,心理因素是作用要大于在大型群体中的作用。
<2>在大型群体中,社会因素比心理因素有更大的作用。
三、根据个体的归属,可将群体划分为:
1.实属群体。是指个体实际所归属的群体。(就某个职工而言,他所在的班、组就是属于此类)
2.参照群体。也称为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
四、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一)正式群体。是指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群体的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之群体。
(二)非正式群体。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社交的需要,而在工作环境中自发形成的一种无名目,却实际存在的群体。
1.它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1>规模小,并且一般不带政治色彩;
<2>群体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
<3>群体内推选最有威信的人当首领;
<4>群体内有一套不成文的惩罚制度和手段几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
<5>群体的成员之间有一条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
2.非正式群体在国际上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塞利士的分类:
A:冷淡型;B:乖僻型;C:策略型;D:保守型;
<2>道尔顿的分类:
(1)垂直型,其成员具上下级关系。A:所谓共栖型,是指其成员具有较大的依赖性,领导尽量偏袒下属,尽量给予方便和好处,以建立感情。B:所谓寄生型,是指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为单方面的依赖关系。
(2)平行型,其成员的社会地位大体在同一层次。A:所谓防卫型非正式群体,指的是其成员因面临共同的危机或威而走到一起来的非正式群体。B:所谓进去型非正式群体,指的是其成员采取有效的积极行动,主要靠自己的才华,能力与团结精神等去努力打破不合理与不公平的特权现象,或者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3)随意型,这种非正式群体通常没有明确的目标,并且不会对组织提出什么要求。
<3>里维斯的分类
A:友谊型群体B:嗜好型群体C:工作型群体D:自卫型群体E:互利型群体
<4>以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为根据的分类
A:积极型B:中间型C:消极型D:破坏型
第三节 群体的形成
一、正式群体的形成
1.正式群体是为了实现组织赋予的任务而建立的。它在组织法规或组织系统中,有明确的组织地位、权责关系及职责范围。
2.按其延续的时间长短,可划分为:A:长久性正式群体;B:暂时性正式群体;
二、非正式群体的形成:
1.心理因素(是非正式群体形成的首要因素)
<1>价值观念一致;
<2>兴趣与爱好一致;
<3>性格、脾气相近与互补。
2.环境因素
<1>工作与生活方式;
<2>共同的利害关系;
<3&g
[1]
本文标签:江西自考 教育类 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七章群体概述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jx.cn)
《江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相关《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七章群体概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