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传播心理学重点串讲汇总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两种视域:传播渠道、认知主体。
二、传播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两个重点:“内向传播”、“传受者”概念。
一、传受者的心理:传受者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传者的心理的源泉主要来自物质世界,受者的心理源泉主要来源于媒介世界。传受者心理的源泉是客观感性世界,因为媒介世界仅仅是它的的模写和拷贝。
三、媒介世界或媒介客体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媒介实体、媒介符号、媒介信息。
四、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有:观念性、主观性和能动性。
(一)观念性:主体的心理表象与客体之间有不对称性,主体对客体只是近似性的反映。
(二)主观性反映:指人们(包括个体和群体)对于同一刺激物产生不同的反映。
造成传受者心理主观反映的原因:
1、生理原因:主要体现在个体的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及其年龄、性别等方面。
2、心理原因
(1)需要。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其脑中的反映。
(2)动机。传受者的动机是推动其参与大众传播活动的制作或接收的内部原因,是传受者主体处于积极状态的心理动力。
(3)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活方式与生活目标价值的看法。
(4)信念。信念指主体对于对象的确信不疑的认识体系。
(5)情绪状态。传受者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他们对某种刺激的认识,并作出某种反映。
3、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等方面的原因
(1)文化水平
(2)社会地位
(3)文化背景:指传授者的民族特点,包括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理及各种人文环境。
(三)传受者心理的能动性反映
人的心理反映是积极能动的,这种能动性反映必须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人们总是主动地把外界事物变成观念的东西,然后再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实践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受者通过使用媒介、参与媒介、反馈于媒介等能动性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四、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不仅是为了丰富学科理论,对人类传播现象进行更细致的探究,也是为了净化媒体,监督媒体,使其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也是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培养人们辨识能力的要求。
一、行为主义
(一)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他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意识改变为行为(即S→R理论),而把内隐的心理结构、意识排除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托尔曼等,把行为主义定义放宽,除了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以外,还包括整体行为,内隐性的意识历程和中介变量,将S→R变为S→O→R。
(三)行为主义第三代代表人物班杜拉等人提出并发展了社会学习理论。
(四)主要理论
1、行为主义理论★
(1)定义: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2)研究方法: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汇报、测验法。
(3)缺点:①否定遗传的作用;②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2、社会学习理论★
(1)特点
①强调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②强调认知因素,改变了传统行为主义重刺激——反应,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
③强调观察学习,认为许多行为都是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学习来的,特别重视榜样的重要性;
④强调自我调节过程,认为人的行为会产生自我评价的反应。
(2)问题
无视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试图用自我效能的群体效应起到改变落后社会现实的作用。
3、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
环境会决定人的行为,人的行为亦会决定环境。环境会塑造一个人的认知结构,像信念及期望。而人的认知结构(信念及期望)又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又会改变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这三个元素(认知结构、外显行为、环境)会互相影响。
4、班杜拉的自我调节理论
自我调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我调节,指人们给自已制定行为标准,用自己能够控制向奖赏或惩罚来加强、维护或改变自己行为的过程。狭义的自我调节,实际上指自我强化,即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用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二、榜样
(一)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而获得新行为的过程。大众传媒是提供观察学习的最佳渠道。
(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现过程→动机过程
(三)榜样的力量
1、榜样包括人的行为,具有代表性的、值得推广的社会事件、某种观念、某种风气。
2、榜样的力量在于行为;榜样的力量在于可以迁移。
(四)选择的原则
1、榜样应有时代性;
2、榜样应有广泛性;
3、榜样应有教育性。
三、强化
(一)强化与强化物
强化指采用适当的强化物来增加行为反应的强度、概率或频度的过程,从而达到强化目的。刺激物则为强化物。
斯金纳认为,凡是使反应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都可以称为强化物。
(二)强化的种类与功能
1、正强化:使学习者继续榜样的行为。如:食物、表扬、金钱、认可等。
2、负强化:使学习者制止榜样的行为。如:批评、惩罚、电击等。
3、直接强化:直接作用在学习者身上的强化。
4、间接强化:又叫替代性强化,指间接作用在学习者身上的强化,是大众传播发挥功能的主要途径。
(三)强化的运用(教材P77-78的事例)
1、正负强化齐抓,以正强化为主。
2、负强化要把握好度。
一、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或心理分析泛称弗洛伊德主义,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两大支柱:心理结构的无意识论、心理动力的本能论。
(三)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荣格、埃里克森。
二、潜意识与大众传播
(一)潜意识是冲动、情欲和可望不可及的记忆表象的贮存库,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论
人格部分 |
描述 |
遵循原则 |
本我 (id) |
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 |
快乐原则 |
自我 (ego) |
在与现实接触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人格结构 |
现实原则 |
超我 (superego) |
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监督的自我 |
至善原则 |
本我要求自我满足其欲望,超我则要求自我将欲望压抑下去,自我则调和两方面,依照现实环境,采取适当措施。
(三)意识阈
意识阈是指一个观念从抑制的状态进入现实观念的状态时必须跨过的那道界限。
由德国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赫尔巴特提出,较之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更侧重于认识性。
(四)潜意识与传者
1、潜意识与传者灵感的产生
(1)灵感:指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中,当某种新形象、新观念或新思想从潜意识跃入意识领域时的瞬间心理状态。
(2)灵感产生的条件
①认识主体有强烈的创造动机和适量的情绪情感,使心理能量积聚到可以开启意识阈的量。
②原型启发。
2、潜意识与传者的文风
文风是潜意识的一种外显形式,传者的文风与其个性有直接关系。
3、潜意识与传者的情结
(1)“情结”:心理学术语,由荣格提出。
情结是由一些被意识压抑的意念(即无意识的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具有类似核心作用的复杂的心理现象。
(2)情结的特征
①压抑性,情结是由创伤引起的。
②固着性,力比多或内驱力部分地停留在某一较早的发育阶段,不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③情绪性,一种具有情绪色彩的观念。
④核心性,个体潜意识的核心。
⑤泛化性,对事物、情感等的执着追求。
4、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定义: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征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5、意识是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
6、个体无意识包含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三、集体无意识
(一)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心理积淀在现代人潜意识深处的反映,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现代人的心理活动。
(二)对集体无意识的认识
1、集体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类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多表现为本能(先天的行为倾向)和原型(先天的思维倾向)。
2、集体无意识有三个层次:一是人类共性;二是民族性;其三是同一国家(或民族)内部因地域(或地区)造成的区别。
(三)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播
1、媒介信息应当反映出人类的共性,集体无意识,以媒介信息为载体,反映出全人类共性中最美好的东西。
2、媒介信息应当反映出本民族的特点。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独特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与某一民族种系的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积淀于该群体的集体无意识之中,再经外化则表现出该民族自己的个性,即民族性。
3、媒介信息应当反映出本地区(地域)的特点。
地域差别也造就了人们不同的认知方式,反映出不同地区人的集体无意识的不同构成。
四、人格发展阶段论与大众传播
(一)人格发展阶段论(教材P104)
1、概念
即人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提出。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按照生理和心理成长的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里,都会出现相应的影响人格发展的主要心理矛盾和主要的影响者。如果人们能够正确处理在每个阶段的心理矛盾,其人格的发展就是健全的,反之,则会严重阻碍人格的正常发展。
2、评价
(1)局限性
①该理论的基调依然保持着弗洛伊德学说中的生物学化的观点;
②该理论没有把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摄入自己的视野;
③该理论有主观臆想的成分。
(2)发展性
①强调人的社会化需要毕生才能完成;
②强调人在发展中自我与其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
③积极主张在整个发展阶段中都重视家庭、社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作用。
(二)人格发展阶段论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
1、节目定位(P105)
①在受者年龄上的定位
②在传播内容上的定位
2、影视节目内容的定级(P108)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一)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的新流派,是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 ,以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影响了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二)代表人物
亚伯拉罕·马斯洛、卡尔·罗杰斯。
(三)卡尔·罗杰斯的主要理论及成果
对体验的开放;存在性的生命;有机的信任;
体验性的自由;创造力。
二、真正“以人为本”的新闻报道,应该以立体的方式看待一个人,而不是简单地突出一个人的某一方面。只有从立体、全面地角度去描述人物,才能真正体现新闻的“以人为本”。
一、认知心理学
(一)定义
广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心理主义认知心理学(新行为主义);
信息加工心理学。
狭义:信息加工心理学。
(二)认知心理学的几个观点
1、人脑是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2、强调人脑中已有的知识与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与当前的认识活动有决定作用。
3、强调认知过程的整体性 。
(三)知觉的组织原则
1、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
2、接近或邻近原则;
3、相似原则;
4、封闭的原则;
5、好图形的原则;
6、共方向原则;
7、简单性原则;
8、连续性原则。
二、受者的认知过程及其特点
(一)受者认知过程的模式(见教材P146)
(二)对受者认知模式的分析
1、注意的选择。
媒介信息通过符号输入作用于受者的感官,根据主体的需要、媒介刺激的物理特性,受众从信息流中选择了少量信息。这些被注意的信息已过滤的方式或衰减方式进入中心通路。
2、对信息的表征。
3、记忆对输入信息的影响。
4、思维的调节和控制。
5、行为输出。
(三)受者认知的特点
主动性与被动性。
三、受者的认知图式
(一)信息与信息量
1、信息是传播的载体——符号的内容。信息的流动就是传播的过程。
2、信息量:新信息,暂时未被同化的信息。
(二)信息与图式
1、图式的内涵
图式即模式,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提出。“它是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理论。按照图式理论,所有的知识都组成为一定的单元,这种单元就是图式”。
2、图式的特点
①稳固性;
②决定着人在做信息选择时相应的内容和倾向偏好;
③可引起新信息的加工;
④可以预测事件的发展;
⑤可激发性。
3、信息与受者图式的关系
信息与图式的关系是客观刺激与该刺激被内化的关系。信息中未被主体内化的部分为信息量,而被主体内化的那部分就转化为图式贮存起来。信息和信息量是客观的,外在的,他们主要是大众传播学研究的对象,而内隐的、主观的认知图示则主要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受者认知图式的特征
1、主观性。指同一或同类媒介信息在不同受众个体或群体头脑中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图式。
2、层次性。指受者认知图式按其表征事物内涵的深浅、含量的多少,由低到高逐次排列组合形成阶梯递进的网络,并以整合的认知结构的形式表现出来。
3、可塑性。新图式不仅是认识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四、受者认知图式的激活与构建
(一)受者认知图式的激活与构建的意义
1、大众传播活动的效果与受者认知图式的质量和数量密切相关。
2、受者认知图式只有被激活才能启动。
3、构建新的认知图式是受者持续有效地使用媒介的必要条件。
(二)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1、帮助受众将沉入潜意识中的认知图式提取出来,弥补一时出现的认知空缺,从而完成同化媒介信息的作用。
2、“同化”是指受者对输入的刺激进行过滤和改造,并将之纳入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网络当中的过程。
(三)激活受者认知图式的几个途径
1、通过背景介绍来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2、通过解释性内容来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3、通过综合性信息来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熵,由法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1850年提出,为物理热力学函数。信息论中,熵是事物无序程度的标志,负熵就是趋向有序。
心理熵,是认知图式无序程度的标志。
(四)传者如何帮助受者建立新的认知图式
1、理论上的适量。
2、实践中的适量。
(1)提高媒介符号的可辨认度。
(2)提高媒介内容的可理解度。
(3)提高受者的可接受度。
一、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功能与模式
(一)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内涵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所不断进行着的以媒介符号为中介的相互之间心理上的动态平衡。
(二)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功能
1、是推动传播业发展的内在机制。
2、可以产生改变现状的动力。
3、可以产生改变现状的参照目标。
4、可以产生长期而深远的传播效果。
(三)传受者心理互动模式图(教材P180)
(四)传受者心理互动的特点
1、双重性。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的心理互动具有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双重性质。
2、综合性。
在传播活动中,传受者之间的心理互动一般不会是单一的表现形式,而是以各种形式的综合方式表现出来。
3、个体(或民族)的差异性。
带有民族文化背景的信息传播会对传播者的心理及其互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使他们具有自己的特色。
二、人际传播中传受者的心理互动
(一)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认知互动
1、浅层次上的互动
2、中等层次上的互动
3、深层次上的互动
(二)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互动
1、情感因素在采访中的作用
(1)激活动机、激动认知
(2)营造相互感染的氛围
2、记者的情商对采访对象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记者善于控制采访对象的情绪情感和驾驭自己。
三、传者与受者的人格互动
(一)研究传者与受者人格互动的意义
1、人格互动是心理互动的动力
2、人格互动是“真实我”向“理想我”过渡的张力
(二)传者人格对受者的影响
1、以折射出人格力量的作品来打动受者。
2、以折射出人格力量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受者。
(三)传者对受者心里的负面影响
1、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的媒体为取悦于受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媚俗、猎奇、迎合、浅薄等方面的问题。
2、在传者队伍中有少数道德败坏者,热衷于有偿新闻。
(四)受者的人格对传者的影响
1、有社会责任感的受者对媒体发展起积极作用。
2、受者主动提高文化素养、道德水平,努力提高接受媒体中传递的新知识、新的道德规范、新事物的能力。
3、受者属于人民群众。
一、特有的心理现象
(一)“特有”的心理现象的内涵
所谓“特有”是指某些心理现象只存在于大众传播活动中而不与其它领域(如传播学、心理学)共有。
(二)“特有”心理现象难分辨的原因
1、我们对传播活动中独有的心理现象的界定过窄、过严。
2、就我国大多数研究者目前的水平及所掌握的资料还不足以发现存在于大众传播活动中的那些“独有”的心理现象。
二、几例“特有”的心理现象
(一)心理感应
1、定义
心理感应是指电视观众与在新闻片或纪录片中进行现场采访的记者之间出现的特殊的具有期待性的心理互动现象。
2、特殊性体现在:
(1)这种心理感应表现出电视观众与广播听众及报纸读者的区别;
(2)心理感应反映出电视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片、纪录片与观看电视剧时的收视心理上的差异。
3、期待性体现在:
(1)新闻片与纪录片以真实为基础,观众带有较强的参与感。
(2)视频形式在真实性的基础上更具有心理冲击力。
(二)心理真实
“心理真实”是指“人们通过媒介获得的对于社会真实的认识,是人们关于社会知识的心理结构”。
(三)“晕”话筒(镜头)现象
一般出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采访阶段,面对记者的采访,特别是伸话筒和给镜头时,有的采访对象被话筒或镜头给搞晕了,一时出现意识狭窄、情绪紧张,不知所措的窘态。
一、网络的特点:
1、虚拟性:语言、表情、行为等方面感觉经验缺失。
2、海量性:以超文本方式无限链接。
3、交互性。
4、超越时空性。
二、网民的心理和行为
(一)自我表露
将纯属自身的真实、重要、隐秘的私人细节和内心想法向他人显示的过程。
(二)自我迷惘
一种分辨不清、无所适从、束手无策的心理状态。
(三)找回自我
多表现于传受者双方。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以对方对自己的认识、态度视为自我认知的重要的参照系。
三、心理生活空间与场理论
(一)场理论
根据物理学中出现的部分决定整体的场现象,提出场理论,用以研究心理现象。
根据场论,行为必须用个体的心理场来解释。
(二)生活空间
指人的行为,也就是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三)网络环境
即网民的心理环境,是指能满足网民需要的、并在其头脑中实际发生作用的环境。这个环境与网民的交互作用构成了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即网民的行为。
网络环境不同于现实环境,它形式上的虚拟性、交互性、实时性及所提供信息的海量性、丰富性可以满足受众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需求。有别于电视环境和广播环境。
(四)网络环境是指对网民心理实际发生影响的环境,这句话有三层含义:
1、网络环境具有时间因素。
2、网络是每个网民眼中的网络。
3、网络环境还包括当前虽未被网民意识到、但却是对之当前产生影响的事实。
(五)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的特点
1、整体性。
2、动力性。
(1)方向性:网民的需求所产生的心理趋向与网络环境对网民具有的吸引力之间的合力。
(2)力度:主要指来自网络环境的对网民具有吸引力的力量的强度。
(六)启发
1、研究网络传播应注意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
2、网络传播的发展应与网民素质的优化同步提升。
3、净化网络迫在眉睫。
本文标签:江西自考 医学类 2019年自考传播心理学重点串讲汇总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jx.cn)
《江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