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二)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一章 社会化
社会化是社心的中心课题,也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问题。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定义及其分析
1、定义
社会化——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环境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它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逐步内化的过程。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比如,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化的内容不同。
2、社会化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
3、只有经过社会化自然人变成社会人
个体的成长、成熟非只是生理意义上,更重要的可能是社会意义的成长、成熟。
4、社会化与社会控制
*社会化包含着灌输与强制,即个人心甘情愿被诱惑去适应他所处的社会和群体的行为方式。
*社会规范除了制定道德方面的强制性规定之外,还有确保对道德体系的支持。凡体现、遵循了这一体系的行为被表扬、肯定;反之,受到处罚。
二、社会化的理解
1、个体的社会化是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共同性比较好理解,民族、阶级的社会化有某些共同性;
◇个别性是主要的: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由于个体的遗传特点差异,社会化有差异;即使是完全相同的遗传素质(双胞胎的出生顺序带来的期望不同所造成的社会化差异)。
◆即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个性化: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独特的个人心理与行为倾向的过程。个性化与社会化同样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重社会化,轻个性化。
2、个体的社会化贯穿个体终生
从出生直到死亡,社会化进程不会终断。人在不同的时期,社会对之有不同的要求、进程,3、其他
◇不可避免性:社会化不论个体是否愿意,它总以种种形式在它身上实现。因此社会环境的影响可直接,亦可间接。青少年阶段是重点
◇目标的多样性:凡与履行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都属于社会化的目标。
◇重点: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社会技能;道德、政治、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工具:交流、理解、被理解
◇桥梁:形成自我(与环境相区别)、超越自我(融入社会成为一员)
◇量标:掌握语言的程度反映社会化程度。语言的社会化
◇应用:心理咨询、学习交往中鼓励学生多说,制止他人代言(特别是家长)。
三、社会化的内容与类型
1、社会化的内容
◇人格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态度的形成、社会角色的获得,都是社会化的具体表现。
从另一角度可说是,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
◇政治社会化――政治的社会化就是使这一体制下的个体接受、认可这一体制。而这是任何国家都重视的。
◇民族社会化――它是使本民族的个体能尊重、喜爱自己民族的习惯、风俗、传统。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团结,令人敬重。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按照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由于生理结构的不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具体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男人应坚强、勇敢,女人则要温柔、细腻。与此同时会受到社会的排斥。
◇道德社会化――是使个体按照道德标准来支配行为。遵循这个标准个体就会被赞许,就会心安理得。
2.社会化的类型
个体一生经历的社会化的类型很多:
◇早期社会化――基本的社会化,即使儿童掌握语言、学习本领,使他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内化,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
◇预期社会化――是引导个体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学习)。如学校里的教育,企业、军队里的训练。
◇发展社会化――是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需要个体产生新的期待、承担新的任务。
◇反向社会化――是年青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一代。这在现代社会、移民家庭中常见。
◇再社会化――个体舍弃过去的社会标准,重新学习新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这常发生在一社会专门机构中,如新兵、监狱、寄宿学校中。
第二节 社会化因素
社会化的因素即影响个体的全部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宏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微观)。
一、社会文化的影响
1.关于文化
它是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代和全部财富中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具体说,是所有物质的制作方式,交际方式和风度,以及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科学中的思想方法。即物质的、精神的、思想的,总之,人类生活中所在存在的,有形的、无形的一切东西。
2.社会文化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我理解,这里的社会文化主要是一些无形的、无意的、长期的积淀的观念、思想、制度。它通常是以潜在方式来影响个体,个体感觉不到强制性。
二、家庭父母的影响
1.家庭双亲在子女社会化中地位――潜移默化,时间长(占2/3),学前期是社会化的最佳时期。
2.家庭双亲的影响反应了社会的要求――父母将自身已内化的社会文化灌输给子女,父母会告诉他什么是可以允许的,经过长期的学习,子女就认识到父母的要求。
3.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教养态度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
无论是有为、无为,父母首先从自己做起。关注:(1)家长是否有权威(2)取得权威的方式(3)家长对子女的关爱程度。(5)家庭心理气氛对子女性格的影响。如长期争吵、敌对、冲突会导致子女焦虑一矛盾、神经质、心理变态、反社会行为。
4.家庭因素对学生学习影响
这是通过家庭生活环境、双亲的教养水准、家庭人际关系等。
◇父母的期望决定子女的学习成绩
◇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子女之间有一定影响。这里有一个文化程度与教养水准之间的不对应关系。文化程度高不等于教养好。
三、学校的影响
学校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社会规范、价值观、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的专门社会化机构。具体通过教材、教师、教育方式、考试、学生组织来实施社会化。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
1.教师威信的作用-
(1)教师的威信来自学识、个性、形态、性别的魅力。
(2)这一威信对于学生的社会化有很大影响。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就是通过教师的形象体现出来。
2.教师期待的作用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对之提出相应的要求,这就是期待。
四.同辈群体的影响
这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12-25岁)的影响尤为重要。这一时期他们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其心理依附由父母转为同龄伙伴,同龄群体所构成的心理场对他们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这一因素有其特点:
1.父母、学校的社会化更多是有意识的,它则完全是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2.在群体中接受社会化的个体的主动性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他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伙伴。3.可交流一些很私密问题。如生死、恋爱、性。4.有自己独立的价值标准,有与社会不同的价值观等。
五.大众传播工具的影响
◇当然并以上诸多因素之间并非意是相辅相成,有时完全背道而驰。如学校的社会化内容与群体、与家庭、与周围小环境,都会不同。
第三节 社会化过程的分析
1.个体社会化发展是不平衡的――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2.个体社会化进程体现了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的辩证统一-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在实践活动中统一对个体社会化发生影响。
3.个体有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同样环境中,每一个体会有不同表现,这说明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第四节社会化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本能论)
1.精神分析中关于个体社会化的论述――(1)三个层次中“超我”即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从社会化角度看,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2)超我是从自我中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形成的。
2.新精神分析理论关于社会化的论述――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不只到四五岁,而是贯穿一生,人格发展经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矛盾,核心问题,矛盾解决了人格才会进一步发展。
二.认知发展理论(认知论)
1.皮亚杰观点――发展是由一个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阶段组成的规则的过程。个体所处的环境在其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体在环境的作用下,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沟通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因素,个性就是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形成。
2.科尔伯格――儿童对自己的社会地位、角色、经验与他人有不同之处,于是就会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3.最近的进展――“认知策略”的提出。通过与他人的接触,通过大量的观察,儿童逐渐掌握了关于他人在什么情形下做出何种反应的知识,这就是认知策略。当这一认知策略影响到儿童行为时,它就成为社会化过程中认识上的中介因素。
三.社会学习理论(学习论)
强调个体社会化是一后天习得的过程。班杜拉与沃尔特斯提出的。反对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个体是通过“加强-惩罚”的方式获得,),
他们通过实验其结论有说服力,且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但他没有看到个体的内在中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第二章 自我概念
自我意识是社会化的结果,同时自我意识的形成又推动了社会化的进程。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人与动物的最后分界线。人通过劳动认识了自然界、认识了自己。语言的产生使人能区分自我与非我。
1.自我意识的定义及分析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如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总之就是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2.自我意识包括主我与客我两个对立的部分
自我可分为两部分:主观的我“I”(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客观的我“me”(被觉察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如“我觉得我十分懦弱”“我感到心里很难过”,前者是主观的人,后者是客观的我。
3.自我意识的内涵
对自己的觉察可分为三种:物质的自我(对外貌、风度、家属、所有物的认识)、社会的自我(地位、亲友、经济地位)、精神的自我(智力、性格、气质)。
二.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主观的我,代表了社会的要求,是一个“理想的我”;客观的我,是“现实的我”。两者之间如果发生了差距与矛盾,就会产生复杂的自我情绪体验。这就是自我意识的矛盾。
三.自我意识的形象性
◇自我意识的获得,是从他人的评价(重要的人的经常性评价)中形成的态度。即对自己的认识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这面镜子中看到。这就是自我意识的形象性。
◇个体站在他人的评价这面镜子前面,看到自己的形象,并对镜中的形象作出判断,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最终根据满意与否产生某一情绪体验。
◇自我意识的形象包括三个因素――自我觉察;自我想象;某种情感。
四.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得的,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他的自我意识的自我态度会逐渐脱离他人。对于忽视自己的人,他会回避疏远;对重视自己的人会主动接近,表现出自律性,即按自己的观念我行我素。这就形成了独特性。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自我意识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力三种成分的统一体。
一、自我认识――是主观我对客观我的认知与评价。即认识+判断。如“我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认识,在此基础上,判断出“我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1、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的意义
个体的自我认识如果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之间存在的差距太大,就会失衡,产生矛盾。并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自卑。
青少年对自己的评价要高于他人的评价,因此这是个形成正确自我认识的关键时期。
2.自我评价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
◇ 菲斯汀格认为,个体的能力评价、体验,直到人格特征的形成,均是通过与他人能力的比较而实现的,是一个“社会比较过程”。
二.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自我的一种情绪体验,是主以我对客观我的一种态度。自我的情绪体验反映了主观我的需要与客观我之间的关系。
1.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
◇自尊心是尊重自己的人格、荣誉,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与之相关的是羞耻心,它是自尊心的基础。没有羞耻心、自尊心,人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会随波逐流。
◇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从而对自己产生的一种信心。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决是在封闭着的自我意识中的自然形成的,而是在与他人的接触中,观察他人的态度、想象他人评价,并以此为客观标准而内化到自己的心理结构中,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我形象。
2.成功感、失败感――成功感、失败感是根据个体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期望水平而确定的。成功与失败的情绪体验是主观的,取决于内部标准。但个体的内部标准是通过社会影响形成的,社会的共同标准会成为个体行为的巨大压力,他人的标准也会影响个体期望标准的高低。
3.自豪感、羞耻感――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相一致时,会有自豪感;之间有较大差距会有羞耻感。
4.内疚――由于自己的行为违反社会道德准则,侵犯了他人利益而受到良心上责备;羞耻则是由于个体的智慧、能力与努力不够,对社会贡献少于他人。比不过别人。
适应内疚是利人利已的,但过度则会形成变态人格。
三.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己对行为与思想的控制,即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制约作用。其有两种作用,一是发动、二是制止。它对于个体的态度转变具有决定作用。
第三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只有具备自我意识,即能认识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内容、特点,才能适应环境。
一、自我意识发生与形成的指标
使用第一人称“我”代表自己。从叫自己的名字过渡到用“我”称呼自己,这表明他已完成从自己的表象向抽象飞跃。自我意识已形成。这时,其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生理方面。
奥尔波特认为,自我意识最原始形态是生理自我,即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占有感、爱护感。这时他表现出的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己来推及其他的一切。即“自我中心期”。
二.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
他关于人格形成发展理论,即是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其中的自主感、羞耻感、主动感都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他把自我意识分为8个阶段。
1.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婴儿期。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时期。
2.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羞耻感――童年期。有独立的要求,开始探索周围世界。此时父母如果允许其自主行动,并表扬之,就会获得自主感,能自我控制。
3.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学前期。活动的范围更大,对环境充满好奇心。如果父母对其好奇给予支持,就会表现积极性、进取心。
4.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学龄初期。智力发展,逻辑思维发展。教师成为重要人物。他们对许多事情感兴趣,如支持、表扬,则会加强其勤奋感;否则有自卑感。
5.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青春期。核心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同一性是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统一,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的统一。在任何时地都能认识意识与行为的主体是自己。
6.获得亲密而避免孤独感――成年早期。建立家庭生活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和爱情。其意义在于,能使人相互关怀。
7.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中年期壮年期。立业阶段。此时有两种可能:积极方面,除了关心家庭成员,还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的幸福。
8.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老年期。前面的每个阶段都多顺利,则此时有完美感;相反,则产生失望,回顾一生多有遗憾,有绝望感,于是萎靡不振。
埃里克森理论排除了本能方面,强调了自我与社会作用。
三.青年期自我意识的特征
1.自我认识的内容更丰富深刻
2.自我体验的情绪发生了变化,有敏感性、丰富性、闭封性、起伏性。
3.自我调节的自觉性与独立性显著增强
4.自我意识的矛盾表现――自我意识出现了矛盾,就要使矛盾双方朝一致方向再统一,但统一的后果,可能是积极,可能是消极,表现为不同类型:
◇自我肯定型――积极的。现实我与理想我通过矛盾斗争达到统一。◇自我矛盾型――内心矛盾强度大,延续时间长,新的自我长期不能确立,积极自我难生成。◇自我否定型――消极的。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低,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差距太大,心理处于消极防卫状态。有人会放弃理想我。◇自我扩张型――对现实我评估过高,虚假的理想我占优势。表现为白日梦,虚幻中度日。可能会导致反社会行为。◇自我萎缩型――理想我极度丧失,对现实我又极度不满,自卑感重,甚至现实与理想我对抗。会导致精神分裂、轻生。
第四节 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
从神秘的自我观与思辨的自我观(灵魂)——经验的自我观(自我)——分析的自我观(用实验、调查法研究自我评价).
◇詹姆士(William•James, 1890)对自我概念的研究
四个成分的自我概念
1 身体和物质的
2 社会的
3 精神的
4 纯粹的自我概念
成分自我概念的价值各不相同,层次上有序;成分自我概念的总和构成总体自我概念
◇弗洛依德――三个层次中的自我,自我与外界发生联系,是防御作用、综合作用的主体,具有认识、判断、执行功能。它满足本能欲望,并根据现实原则控制本我。2.奥尔波特――分为主体我、客体我等;
◇米德――自我与角色扮演,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来获得对自我的认识。
◇罗杰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客体自身的方式。
自我概念的三个功能:
保持自我的内在一致性,引导个人行为
决定个人对经验的解释
决定着人们的期望,具有预言自我实现的作用
自我概念——自我期望与自我支持——实现期望的行为——实现期望
◇社会学家库利(Cooly,1902,关于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理论
人际交往对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作用
由镜映过程(looking-glass process)发展起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儿童通过他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反映(表情、评价与对待)发展起自我概念
◇Rosernberg对自我概念的多维视角研究
自我概念包括个体对自己多方面的看法。生理和身体方面、社会结构、作为社会行动者的自我、能力与潜能、兴趣与态度、作为个性品质的一些本质特征、内在思想、情感与态度等
现实自我并不是种种成分要素的简单集合;中心位置(一个成分)与边缘位置;构成:若干成分——部分——个整体。一般的自我概念和具体层面的自我概念
◇Harter对自我概念的研究
自我概念应区分为具体领域的自我概念和普遍的自我价值信念。重视自我概念的测量。
评价儿童自我概念水平,必须考虑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自我概念的成分要素是不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概念成分要素在不断增长。
◇Fitts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美国田纳西州心理卫生部的心理治疗医生Williams H•Fitts于1965年编制。据美国人格测验评鉴(personality tests and reviews II)1975年报告,该量表是1969——1971年间在研究上被引用最多的十四种人格测验之一。(详见书)
◇Marsh的改进模型
80年代初, Marsh及同事以Shavelson理论模型为基础,将自我概念分为:数学技能、语言技能、一般学业能力、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体能、外表、同性关系、异性关系、亲子关系、宗教信仰、诚实性、情绪稳定性、自尊等维度。
◇中国学者的自我概念研究
80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对自我概念进行研究
研究范围:自我概念的理论、结构、特殊成分;自我概念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关于自我概念的结构分析:现实自我、理想自我;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意志
◇中国学者的自我概念:
张春兴——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各方面的知觉,它是一个多维度、有层次、有组织的结构。其中包括个体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欲望的了解,个人对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个人对处理事物的经验,以及对生活目标的认识与评价等。
◇黄希庭——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所有方面的知觉,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有组织的结构,具有评价性且可以和他人分别开来。
郑涌、黄希庭:大学生自我概念包括家庭、学业、容貌、友善等维度;(1992)对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研究
对老年人自我概念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生理自我是影响其健康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社会自我。
第三章 社会认知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与分析――塑造行动框架
1.定义――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 是对人及行为的认知,而不是对物。它包括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和外显的行为活动,具体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评价等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途径
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 对他人情绪、情感认知的线索――表情动作。表情是人类最初为适应生存而产生,并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
◇ 面部表情既是先天又是后天习得的
◇ 情绪的认知与判断受主观因素所制约――(1)对各种情绪表现模式与规则的了解(虚假表情与真实表情有模式上区别);(2)认知者与情绪者的关系;(3)认知者本身的情绪体验
◇ 表情动作是判别情绪-情感状态的依据之一
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了解一个人的过去生活;了解在家庭中的地位;外貌;等。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对自己与他人以及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人际关系中一个特点是:认知者的情感成分参与其中。
研究人际关系的方法,是莫雷诺“社会关系测量法”、苏联的“参照测量法”、塔基乌里的“关系分析法。”
本文标签:江西自考 管理类 2019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二)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jx.cn)
《江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