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考证打印入口

心理学学习笔记 群体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7:56 编辑整理:江西自考网 【字体: 】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我们通常将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称作群体,群体的成员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触或互动。比如,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群体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各个成员有自己的角色地位,成员之间彼此在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当然,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同属于多个群体,这些群体在大小、持续时间、价值、目标等方面也都不一定相同。

    群体生活是人类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群体的主要功能有:(1)给成员以心理上的归属感。同一群体的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会表现观念与行为的一致性,当与其他群体相比较时,成员就会产生一种属于自己群体的感觉,这就是归属感(情感方面的影响)。(2)使成员具有认同感。同一群体的成员对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的认识倾向于与群体保持一致。当个人对外界情况不明时,这种认同就会发生很大的相互影响,有时甚至会是盲目的(比如在认知方面的影响)。(3)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当个体的思想与行为符合群体要求时,就会受到群体的赞许与鼓励,使个体获得社会性支持,从而强化了这种与群体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行动方面的影响)。
总之,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群体的一般特性

(一)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主要指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

     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是对成员具有比较和评价的作用.它可以为提供认知标准和行为准则,用以调节、制约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保持一致,群体规范还可以作为成员们彼此认同的依据。但是群体并不是对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加以约束,而是规定了成员的思想行为的可接受与不可接受的范围。群体规范因群体存在的正式性和非正式性,以及有无明文规定和监督、处罚,而分为正式的规范和非正式的规范。

(二)群体的凝聚力

    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称作群体凝聚力,它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特点,由成员间的信任和约定程度所决定,包括正性力量和负性力量。

    正性力量包括三个含义。一是成员间的人际吸引,比如成员之间彼此相互喜欢。二是使成员留在群体中的动机,比如成员想通过群体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获得文凭、养家糊口等。三是群体的有效性和和谐性,比如群体能够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成员之间有较多的情感联系等。

    负性力量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成员离开群体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这时成员就不能简单地决定是否离开。例如一名员工想从原单位跳槽,但单位规定要先退掉原单位的公房,于是这名员工只好留在原单位。二是成员没有选择加入其他群体的机会,而不得不坚持留在原群体中。例如一位员工想换一个单位,但一时又没有合适的单位可以接收他,于是他就留在了原单位。

(三)群体中的角色

    一个群体一旦形成,它的成员就会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特定行为模式及角色地位。比如,梅瑞(D.Merei,1949)曾发现,如果3个幼儿在一起玩,那么他们经过3次聚会后就会形成一套惯例,决定了谁该坐在哪里,玩什么玩具,相互之间的活动顺序等等,之后,群体的互动结果使成员之间形成了不同的行为模式。但是,正式群体中的角色地位常常是预先决定了的,因此,群体的基本结构也就预先决定了,这时候,该群体中的成员就必须按照这些预先设计好的的结构来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四)群体的领导

    当一个群体形成之后,成员的角色地位也就确定了,领导也必然会产生。关于群体中的领导,主要指群体中具有法定地位并能够影响群体行为的人采取一定的手段,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领导群体成员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关于领导的产生,通常有两种对立的说法。一是个人特质理论,指领导者都具有某些与生俱来的特质,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才能成为领导者。例如,瑞德格(C.M.Ridgeway,1983)就提出,领导者必须具有三个方面的才能:(1)具有使群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卓越能力;(2)具有强的处理群体内人际关系的能力;(3)具有权力欲、名望需要和他人崇拜的需要,强调追求成功,并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另一种关于领导的观点是情境特质论,认为情境因素决定了个体能否成为领导者。比如李维特(H.J.Leavitt,1951)曾在群体沟通的网络方面的研究中发现,当个体处于群体中的不同地位或在完成不同的群体任务时,其从群体中脱颖而出的机会就不同,李维特给由5人组成的群体的每一个成员各发一套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一些不同的符号,要求他们在四种不同的沟通背景下确定出卡片上哪些符号是大家共有的。四种沟通背景和研究结果如图9.4和表9.7所示。

图9.4 群体沟通的不同模式

表9.7 不同模式下的工作效率

    环形 链形 轮形
解决问题的速度 次快
解决问题的正确性
活动的组织化 不易发生 慢、稳定 快、稳定
领导的产生 不发生 显著 非常显著
群体的士气 非常低


    
    由以上结果可见,在轮型沟通背景下,处于特殊地位的人更容易成为领导者。当然,群体中的成员谁更能成为领导者,也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品质或情境,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人的品质与其所处情境的匹配程度,在不同的情境下,应该有不同特质的领导者。

三、社会影响

    个体处于社会群体中,自己的言行就会与他人发生密切的关系,群体成员之间必然会产生相互影响,群体的特性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群体对成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1.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早在1897年,社会心理学家特瑞普里特(N.Triplett)就通过实验证实了社会助长现象的存在,他的研究也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之一。特瑞普里特发现,个体在独自骑单车的情况下时速是每小时24英里,在旁边有人跑步伴随的情况下时速是每小时31英里,而在与他人骑单车竞赛的情况下时速是每小时32.5英里。因此,特瑞普里特认为,个体在进行作业操作时,如果有他人在场,或是与他人一起从事一项行为操作,那么,个体的行为效率就会提高,他把这个现象叫做社会助长。后来,有很多研究证实了社会助长现象的存在,但也有一些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果。事实上,我们有时在从事一项行为操作时,他人在场的确可以使我们的行为效率提高,但有时,他人在场不但不能促进我们行为效率的提高,反而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效率下降,比如,在考试的时候,考生就特别害怕监考老师走到他们眼前,有的人甚至在老师站在旁边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这种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被称作社会干扰。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社会助长或社会干扰呢?心理学家扎琼克(R.B.Zajonc,1965)指出,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活动驱力或动机,这种驱力或动机的增加对作业成绩的影响依作业的性质而定,当作业所需要的反应是已经长久练习了的或天生即会时,动机的增强将对个体起促进作用。就简单工作而言,他人的存在有助于个体效率的提高,对高水平的人来说,他人的存在就可能起助长作用。但是,当作业所需要的反应是尚未完全学会的行为时,动机的增强反而会破坏个体的表现,例如,在解较难的数学题或记忆新的语文材料时,若有他人在场,个体的工作效率往往会下降。可能的原因是他人的存在会分散个体的注意力,当简单的工作不需要个体投入全部的注意力时,人们可以通过更加努力来弥补自己的分心,但当进行复杂的工作而分心时,这种努力就无法弥补分心所造成的损失。

2.社会惰化
    这是他人对个体行为所造成的另一种影响。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
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例如,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奈(B.Latane,1979)曾在个体独自的情况下和在不同群体规模的情况下测查个体鼓掌和欢呼的声音强度,他发现,与个体独自情况相比,个体的声音强度(鼓掌声和欢呼声)是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而减弱的,如图9.5所示。

图9.5 群体规模与个体努力程度的关系

    拉塔奈认为,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可能有三个。第一,社会评价的作用。在群体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是不记名的,他们所做的努力是不被测量的,因为这时测量的结果是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所以,个体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了可以不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人,因而他的被评价意识就必然减弱,使得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就减弱了。第二,社会认知的作用。在群体中的个体,也许会认为其他成员不会太努力,可能会偷懒,所以自己也就开始偷懒了,从而使自己的努力下降。第三,社会作用力的作用。在一个群体作业的情况下,每一个成员都是整个群体的一员,与其他成员一起接受外来的影响,那么,当群体成员增多时,每一个成员所接受的外来影响就必然会被分散,被减弱,因而,个体所付出的努力就降低了。

    社会惰化作用明显减弱了群体的工作效率。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是:(1)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而且还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监控的,是可评价的。(2)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3)不要将一个群体弄得太大,如果是一个大群体,就可以将它分为几个小规模的群体,使得更多的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影响力的影响。

(三)去个体化

    去个体化是由费斯廷格等人(L.Festinger,et al,1952)提出的。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

    人们在群体中,一旦面临群情高涨,情绪激动,就很容易处于去个体化状态。当个体处于去个体化状态时,个人的行为就较少受自己的个性和意识支配,而倾向于依从于整个群体的状态。群体的规模越大,气氛越强烈,越易于引发人的去个体化状态。投入群体暴乱活动的个人,往往忘乎所以,处于去个体化状态。去个体化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降低了个人对于社会评价的关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削弱,从而就使平时制约于社会规范下的行为不受规范的制约,使人表现出通常状态下不会表现的行为,甚至使个人的侵犯行为增加。

    导致去个体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匿名性,当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都穿着同样的制服时,个人是不容易被识别的,个体就被湮没了,被匿名了。比如,社会心理学家津巴多(P.Zimbardo,1970)发现,在实验室中穿着白色外套并戴着头套的女性,比穿着普通衣服、佩带着写有姓名的身份牌的女性被试,在实验中对受害者(由实验助手扮演)施以更长时间的电击。可见,匿名性导致了个体对自我控制的降低。戴纳等(D.Diener,et al,1976)所做的另一项研究也发现了同样的效应,研究者让一部分儿童被试报告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而让另一部分儿童被试保持匿名状态,然后,设置两种条件,一种是使儿童处于群体状态,第二种是使儿童处于独自状态。实验室中放着一些糖果和钱币,研究者告诉儿童,当他们离开实验室时,每人只可拿一颗糖果。然后,研究者离开了实验室,隐蔽的观察员观看并记录是否有儿童多拿了糖果和钱币。结果发现,当处于群体中并没有被记录姓名的时候,儿童通常会多拿一些糖果。个体在匿名状态下,个人的一切活动和行为都不被标识,于是自己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意识也就减低了,往往会认为没有人能够对自己有所评价,因此,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就会失去控制。另一个原因是个体处于群体中,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的作用,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从而降低了自我意识。在一个较大规模的群体中,个体往往受身旁的事物的影响,他们无法以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和态度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别人的反应来反应。

    有关去个体化的研究表明,适度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是个人维持正常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意识所必需的。如果一个人极度丧失自我意识,则其正常的行为调节力量就会失去作用,从而使人倾向于成为一个缺乏应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有机体,使人的行为具有不可预言的破坏性。实际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之所以有难以预计的破坏性,原因正在于他们丧失了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四)群体的决策行为

1.群体极化
    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
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当群体成员最初的意见倾向于保守时,群体讨论的结果将导致意见更加保守;当最初的意见倾向于冒险时,群体讨论将导致意见更倾向于冒险。那么,为什么经过群体讨论,就可以使决策更趋向于极端化呢?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通过群体讨论,群体中原来被大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就得到了加强,所以,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就会更相信自己意见的正确性。这样,原来群体支持的意见,经过讨论后就得到了更大的支持;而原来被群体反对的意见,经过讨论后,就会得到加强。所以,群体讨论的结果使群体的意见出现了"极端化",使群体的态度或意见倾向朝向两极方向运动,使原来的不同意见之间的距离加大。如图9.6所示。

图9.6 群体讨论前后态度的变化倾向

    克鲁特〈H. Crott,1986〉认为,造成群体极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群体使个人的责任得到分散。一般情况下,个人在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有足够的监控的时候,会对自己的行为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但是,当个体处于群体状况下的时候,会受到群体的影响,就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从而使个人行为的责任意识下降。责任意识下降的结果,必将使人们的冒险性得到鼓励。第二,群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个体处于群体情境下,不同的信息可以进行交流,大家通过交流信息,彼此的信息就得到了互换,这就使得成员们都会认为自己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对于做出决策应该有足够的证据,因此,就会对自己的判断格外自信,故而排除一切其他信息,使得自己的态度或意见倾向于冒险。第三,群体领导者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个群体的冒险性。一个有较高凝聚力的群体,其领导者是有威望的,他对于群体成员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因此,如果一个群体的领导者是具有冒险性态度或意见的话,就倾向于影响成员,最终使群体讨论的结果导致极端。第四,社会比较的机制使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影响。每个成员都把别人的意见或态度作为自己表达意见或态度的参照点,于是,个人的判断总是依赖于别人的判断,结果就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了群体决策倾向于冒险。第五,竞争性的群体气氛鼓励冒险。群体的气氛通常是热烈的,情绪是高涨的,这样的群体气氛容易使得成员热血沸腾,倾向于冒险。另外,文化价值也倾向于对高冒险性有较高评价,高冒险性通常与英雄气概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文化氛围也使得人们倾向于冒险。

    从以上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实质上群体极化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信息的影响,群体讨论可以使某一种观点得到加强或支持,对持有不同观点的个体造成压力,从而使他们最终倾向于服从群体压力,而群体的意见经过讨论,被进一步极端化。二是社会规范的影响,人们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往往会支持与自己的观点接近而又较为极端的意见或态度。

2.群体思维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詹尼斯(I.Janis,1972.1985)通过对一系列著名的、由错误的群体决策而导致的决定进行分析之后指出,在具有高度凝聚力,同时又很少受到外界不同意见直接影响的高决策小组中,常常容易出现为保持一致性意见,使不同意见和评论受到压制的现象。在这个时候,群体中的成员被深深地包容在群体中,大家都为了达到一致性的意见而努力,所以,大家无法客观地对其他可选择的行为方式进行评价,于是就会采取一种迅速而简单的思维方式,就是群体思维。

    一旦群体思维产生了,凝聚力高的群体的成员就会过高估计群体的权力和道德权威,使对立意见定型化,使错误意见合理化,并产生一个虚假的意见来压制不同的意见,导致群体做出错误决策。图9.7是詹尼斯关于群体思维的一个理论分析模型,这个模型概括地分析了群体思维从原因到后果的各个环节。

图9.7 群体思维理论分析模型

    尽管群体决策有时会比个人决策更好,但是大多数研究发现,群体思维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造成巨大的决策错误。所以,有效地避免群体思维的不良影响,减少主要决策集团的决策错误,无论从群体自身利益,还是从更广泛的社会利益着眼,都具有重大意义。那么,怎样防止群体思维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呢?詹尼斯认为,首先,群体领导人应该努力做到公正,并培养一种公开和讨论的气氛;其次,群体成员应该像支持群体计划一样,鼓励人们提出问题或批评意见;第三,应请"局外的专家们"对群体成员提出挑战,并给群体带来新的思路;最后,在达到一个共同的意见之后,群体领导人应该安排一个"第二次机会"的会议,使得群体成员能够将萦绕在心头的困惑和保留意见表达出来。

(五)从众与服从

1.从众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如跟随潮流、人云亦云等;也可以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等。

    同一种从众行为从心理上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为表面上顺从,另一种为内心真正的接受。前者只是行为上的顺从,并非发自内心,甚至在心中还会反对自己的从众行为,因此是一种假从众。后者是指在行动和信念上都发生了接受,个体完全放弃了自己原有的态度或行为方式,而是出于自愿地接受了大多数人的主张,因此是一种真正的从众。从众对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在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观点保持一致,有利于社会的正常运转。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总是有限的,因此,当他能够与社会的大多人取得一致时,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从众也具有消极的意义,例如人们为了避免受到伤害而强调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往往放弃自己原来的正确主张,甚至顺从了错误的行为方式,变得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这是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的。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Asch,1956)曾进行了有关从众的经典研究,他在实验室中考察了影响从众的各种因素。阿希把被试组成7人小组,请他们进行线段长度的知觉判断。7名被试中只有1人是真被试,其他都是实验者助手。被试们围桌而坐,他们的任务是依次比较判断如图9.8中所示的A、B、C三条线段中的哪一条线段与标准线段X一样长。实验的材料共有18套如图9.8的卡片,每套两张。在实验中,要求被试大声说出他所选择的线段。真被试总是被安排在倒数第一、二位回答。18套卡片共呈现18次,前几次判断,大家都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从第七次开始,实验者安排那些假被试,也就是他们的助手们,故意做出错误的一致性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实验者真正的目的:观察真被试在群体压力下的选择是独立的还是从众的。在这种情境下,真正的被试实际上面临着一个两难问题,自己的眼睛如果没有问题的话,那么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做出正确的判断,还是依从于多数人所造成的压力做出错误的判断。结果发现,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他们每次的选择反应无一次发生从众行为。但是大约有15%的被试平均做了总数的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即从众反应平均每12次中就有9次。从总体上来说,所有被试做了总数的三分之一次的从众反应,即每12次中就有4次发生从众行为。

图9.8 阿希从众实验的卡片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个体在下列情境中比较容易发生从众现象。(1)判断作业的难度较高,所呈现的剌激模糊不清时,个体顺从社会压力的倾向就越高。(2)群体极具吸引力并有高度的凝聚力时,个体较容易表现从众行为。(3)个体感受到群体成员个个能干,自己却无法胜任时,较容易表现从众行为。(4)个人的反应将会被群体大众所知道时,个体较容易表现从众行为。(5)群体至少具有三个成员,并且他们的反应是一致的时候,成员较容易从众。(6)在鼓励遵从社会准则的文化背景下,个体较容易从众。可见,影响从众的因素主要有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规模,群体的权威性,个体的人格,自我卷入水平,以及文化差异与个体差异。

    对于个体为什么会从众的原因,研究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1)行为参照。群体中的他人的行为或者观点,可以作为自己行为或意见的参照,特别是当个体处于自己对情境缺乏把握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参照他人的表现。(2)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如果一个群体是具有较高凝聚力的,或者成员之间是高度信任的,那么,这个群体就会保持较高的一致性。(3)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当个体的表现与众不同时,他就会面临强大的压力乃至于制裁,他会感到自己缺乏社会支持,处于孤立状态,所以,人们一般都会避免这样的情境。

2.服从
    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但是,服从与从众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从众情况下的个体,虽然没有按照自己的本愿去行动,但却是自愿的;而在服从情况下的个体,则完全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服从包括两个方面: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在有一定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

    关于服从的经典研究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S.Milgram)于1963年在美国的耶鲁大学进行的。这项研究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实验之一。米尔格拉姆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以每小时付给4.5美元的价格招聘到40名自愿参加者,他们包括教师、工程师、邮局职员、工人和商人,平均年龄在25~50岁之间。实验者告诉被试,他们将参加一项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的实验,要求两人一组,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其中一人当学生,另一人当教师。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学生的任务是记住这些词,然后教师呈现这些词,让学生在给定的四个词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如果选错了,教师就通过按电钮给学生以电击作为惩罚。事实上,研究者事先已经安排了每次抽签的结果总是真正的被试作为教师,而作为学生的却是实验者助手。实验过程中,当学生的假被试和当教师的真被试被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房间里,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被绑在椅子上,以便在记忆词汇发生错误时被教师惩罚。教师与学生之间是通过声讯的方式进行联系的。教师的操作台上每个电键都标明了电击的严重程度,从15V的"轻微',到450V的"致命"。这些电击实际上都是假的,但为了使教师相信整个实验,首先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V的电击作为体验。

    在实验中,每当学生出错,主试就命令教师施与电击,而且要逐步加大强度,随着电击强度的增加,学生也由呻吟、叫喊、怒骂逐渐到哀求、讨饶、踢打,最后昏厥。若被试表现犹豫,主试则严厉地督促他们继续实验,并说一切后果由实验者承担。

    结果显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当电压增加到300V时,只有5人拒绝再提高电压;当电压增加到315V时,又有4人拒绝服从命令;电压为330V时,又有2人表示拒绝;之后,在电压达到345V、360V、375V时,又各有1人拒绝服从命令。共有14人(占被试的35%)做出了种种反抗,拒绝执行主试的命令。另外26名被试(占被试的65%)则服从了实验者的命令,坚持到实验的最后,尽管他们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如图9.9。

图9.9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影响服从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1)命令发出者。他的权威性,他对执行命令者是否关心、爱护,他是否监督命令执行的全过程等,都会影响到服从。〈2〉命令的执行者。他的道德水平、人格特征以及文化背景等也都会影响到他对命令的服从。(3)情境因素。例如是否有人支持自己的拒绝行为,周围人的榜样行为怎样,奖励结构的设置情况,自己拒绝或执行命令的行为反馈情况怎样等,也会影响到个体的服从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之所以会有服从行为,主要的原因是两个。第一,合法权力。我们通常认为,在一定情境下,社会赋予了某些社会角色更大的权力,而自己有服从他们的义务。比如学生应该服从教师,病人应该服从医生等,在实验室中,被试就应该服从主试,特别是陌生的情境更加强了被试服从主试命令的"准备状态"。第二,责任转移。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自己的行为都有自己的责任意识,如果我们认为造成某种行为的责任不在自己,特别是当有指挥官主动承担责任时,我们就会认为该行为的主导者不在自己,而在指挥官。因此,我们就不需要对此行为负责,于是发生了责任转移,使得人们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

本文标签:江西自考 教育类 心理学学习笔记 群体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jx.cn

本文地址:http://www.zikao.jx.cn/cj_jyl/7487.html



《江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江西自考便捷服务

心理学学习笔记 群体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日期:2018-05-23 12:27:56  整理:江西自考网  浏览(

我们通常将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称作群体,群体的成员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触或互动。比如,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群体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各个成员有自己的角色地位,成员之间彼此在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当然,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同属于多个群体,这些群体在大小、持续时间、价值、目标等方面也都不一定相同。

    群体生活是人类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群体的主要功能有:(1)给成员以心理上的归属感。同一群体的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会表现观念与行为的一致性,当与其他群体相比较时,成员就会产生一种属于自己群体的感觉,这就是归属感(情感方面的影响)。(2)使成员具有认同感。同一群体的成员对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的认识倾向于与群体保持一致。当个人对外界情况不明时,这种认同就会发生很大的相互影响,有时甚至会是盲目的(比如在认知方面的影响)。(3)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当个体的思想与行为符合群体要求时,就会受到群体的赞许与鼓励,使个体获得社会性支持,从而强化了这种与群体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行动方面的影响)。
总之,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群体的一般特性

(一)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主要指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

     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是对成员具有比较和评价的作用.它可以为提供认知标准和行为准则,用以调节、制约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保持一致,群体规范还可以作为成员们彼此认同的依据。但是群体并不是对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加以约束,而是规定了成员的思想行为的可接受与不可接受的范围。群体规范因群体存在的正式性和非正式性,以及有无明文规定和监督、处罚,而分为正式的规范和非正式的规范。

(二)群体的凝聚力

    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称作群体凝聚力,它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特点,由成员间的信任和约定程度所决定,包括正性力量和负性力量。

    正性力量包括三个含义。一是成员间的人际吸引,比如成员之间彼此相互喜欢。二是使成员留在群体中的动机,比如成员想通过群体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获得文凭、养家糊口等。三是群体的有效性和和谐性,比如群体能够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成员之间有较多的情感联系等。

    负性力量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成员离开群体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这时成员就不能简单地决定是否离开。例如一名员工想从原单位跳槽,但单位规定要先退掉原单位的公房,于是这名员工只好留在原单位。二是成员没有选择加入其他群体的机会,而不得不坚持留在原群体中。例如一位员工想换一个单位,但一时又没有合适的单位可以接收他,于是他就留在了原单位。

(三)群体中的角色

    一个群体一旦形成,它的成员就会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特定行为模式及角色地位。比如,梅瑞(D.Merei,1949)曾发现,如果3个幼儿在一起玩,那么他们经过3次聚会后就会形成一套惯例,决定了谁该坐在哪里,玩什么玩具,相互之间的活动顺序等等,之后,群体的互动结果使成员之间形成了不同的行为模式。但是,正式群体中的角色地位常常是预先决定了的,因此,群体的基本结构也就预先决定了,这时候,该群体中的成员就必须按照这些预先设计好的的结构来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四)群体的领导

    当一个群体形成之后,成员的角色地位也就确定了,领导也必然会产生。关于群体中的领导,主要指群体中具有法定地位并能够影响群体行为的人采取一定的手段,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领导群体成员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关于领导的产生,通常有两种对立的说法。一是个人特质理论,指领导者都具有某些与生俱来的特质,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才能成为领导者。例如,瑞德格(C.M.Ridgeway,1983)就提出,领导者必须具有三个方面的才能:(1)具有使群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卓越能力;(2)具有强的处理群体内人际关系的能力;(3)具有权力欲、名望需要和他人崇拜的需要,强调追求成功,并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另一种关于领导的观点是情境特质论,认为情境因素决定了个体能否成为领导者。比如李维特(H.J.Leavitt,1951)曾在群体沟通的网络方面的研究中发现,当个体处于群体中的不同地位或在完成不同的群体任务时,其从群体中脱颖而出的机会就不同,李维特给由5人组成的群体的每一个成员各发一套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一些不同的符号,要求他们在四种不同的沟通背景下确定出卡片上哪些符号是大家共有的。四种沟通背景和研究结果如图9.4和表9.7所示。

图9.4 群体沟通的不同模式

表9.7 不同模式下的工作效率

    环形 链形 轮形
解决问题的速度 次快
解决问题的正确性
活动的组织化 不易发生 慢、稳定 快、稳定
领导的产生 不发生 显著 非常显著
群体的士气 非常低


    
    由以上结果可见,在轮型沟通背景下,处于特殊地位的人更容易成为领导者。当然,群体中的成员谁更能成为领导者,也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品质或情境,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人的品质与其所处情境的匹配程度,在不同的情境下,应该有不同特质的领导者。

三、社会影响

    个体处于社会群体中,自己的言行就会与他人发生密切的关系,群体成员之间必然会产生相互影响,群体的特性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群体对成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1.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早在1897年,社会心理学家特瑞普里特(N.Triplett)就通过实验证实了社会助长现象的存在,他的研究也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之一。特瑞普里特发现,个体在独自骑单车的情况下时速是每小时24英里,在旁边有人跑步伴随的情况下时速是每小时31英里,而在与他人骑单车竞赛的情况下时速是每小时32.5英里。因此,特瑞普里特认为,个体在进行作业操作时,如果有他人在场,或是与他人一起从事一项行为操作,那么,个体的行为效率就会提高,他把这个现象叫做社会助长。后来,有很多研究证实了社会助长现象的存在,但也有一些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果。事实上,我们有时在从事一项行为操作时,他人在场的确可以使我们的行为效率提高,但有时,他人在场不但不能促进我们行为效率的提高,反而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效率下降,比如,在考试的时候,考生就特别害怕监考老师走到他们眼前,有的人甚至在老师站在旁边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这种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被称作社会干扰。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社会助长或社会干扰呢?心理学家扎琼克(R.B.Zajonc,1965)指出,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活动驱力或动机,这种驱力或动机的增加对作业成绩的影响依作业的性质而定,当作业所需要的反应是已经长久练习了的或天生即会时,动机的增强将对个体起促进作用。就简单工作而言,他人的存在有助于个体效率的提高,对高水平的人来说,他人的存在就可能起助长作用。但是,当作业所需要的反应是尚未完全学会的行为时,动机的增强反而会破坏个体的表现,例如,在解较难的数学题或记忆新的语文材料时,若有他人在场,个体的工作效率往往会下降。可能的原因是他人的存在会分散个体的注意力,当简单的工作不需要个体投入全部的注意力时,人们可以通过更加努力来弥补自己的分心,但当进行复杂的工作而分心时,这种努力就无法弥补分心所造成的损失。

2.社会惰化
    这是他人对个体行为所造成的另一种影响。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
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例如,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奈(B.Latane,1979)曾在个体独自的情况下和在不同群体规模的情况下测查个体鼓掌和欢呼的声音强度,他发现,与个体独自情况相比,个体的声音强度(鼓掌声和欢呼声)是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而减弱的,如图9.5所示。

图9.5 群体规模与个体努力程度的关系

    拉塔奈认为,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可能有三个。第一,社会评价的作用。在群体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是不记名的,他们所做的努力是不被测量的,因为这时测量的结果是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所以,个体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了可以不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人,因而他的被评价意识就必然减弱,使得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就减弱了。第二,社会认知的作用。在群体中的个体,也许会认为其他成员不会太努力,可能会偷懒,所以自己也就开始偷懒了,从而使自己的努力下降。第三,社会作用力的作用。在一个群体作业的情况下,每一个成员都是整个群体的一员,与其他成员一起接受外来的影响,那么,当群体成员增多时,每一个成员所接受的外来影响就必然会被分散,被减弱,因而,个体所付出的努力就降低了。

    社会惰化作用明显减弱了群体的工作效率。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是:(1)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而且还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监控的,是可评价的。(2)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3)不要将一个群体弄得太大,如果是一个大群体,就可以将它分为几个小规模的群体,使得更多的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影响力的影响。

(三)去个体化

    去个体化是由费斯廷格等人(L.Festinger,et al,1952)提出的。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

    人们在群体中,一旦面临群情高涨,情绪激动,就很容易处于去个体化状态。当个体处于去个体化状态时,个人的行为就较少受自己的个性和意识支配,而倾向于依从于整个群体的状态。群体的规模越大,气氛越强烈,越易于引发人的去个体化状态。投入群体暴乱活动的个人,往往忘乎所以,处于去个体化状态。去个体化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降低了个人对于社会评价的关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削弱,从而就使平时制约于社会规范下的行为不受规范的制约,使人表现出通常状态下不会表现的行为,甚至使个人的侵犯行为增加。

    导致去个体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匿名性,当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都穿着同样的制服时,个人是不容易被识别的,个体就被湮没了,被匿名了。比如,社会心理学家津巴多(P.Zimbardo,1970)发现,在实验室中穿着白色外套并戴着头套的女性,比穿着普通衣服、佩带着写有姓名的身份牌的女性被试,在实验中对受害者(由实验助手扮演)施以更长时间的电击。可见,匿名性导致了个体对自我控制的降低。戴纳等(D.Diener,et al,1976)所做的另一项研究也发现了同样的效应,研究者让一部分儿童被试报告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而让另一部分儿童被试保持匿名状态,然后,设置两种条件,一种是使儿童处于群体状态,第二种是使儿童处于独自状态。实验室中放着一些糖果和钱币,研究者告诉儿童,当他们离开实验室时,每人只可拿一颗糖果。然后,研究者离开了实验室,隐蔽的观察员观看并记录是否有儿童多拿了糖果和钱币。结果发现,当处于群体中并没有被记录姓名的时候,儿童通常会多拿一些糖果。个体在匿名状态下,个人的一切活动和行为都不被标识,于是自己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意识也就减低了,往往会认为没有人能够对自己有所评价,因此,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就会失去控制。另一个原因是个体处于群体中,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的作用,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从而降低了自我意识。在一个较大规模的群体中,个体往往受身旁的事物的影响,他们无法以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和态度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别人的反应来反应。

    有关去个体化的研究表明,适度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是个人维持正常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意识所必需的。如果一个人极度丧失自我意识,则其正常的行为调节力量就会失去作用,从而使人倾向于成为一个缺乏应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有机体,使人的行为具有不可预言的破坏性。实际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之所以有难以预计的破坏性,原因正在于他们丧失了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四)群体的决策行为

1.群体极化
    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
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当群体成员最初的意见倾向于保守时,群体讨论的结果将导致意见更加保守;当最初的意见倾向于冒险时,群体讨论将导致意见更倾向于冒险。那么,为什么经过群体讨论,就可以使决策更趋向于极端化呢?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通过群体讨论,群体中原来被大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就得到了加强,所以,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就会更相信自己意见的正确性。这样,原来群体支持的意见,经过讨论后就得到了更大的支持;而原来被群体反对的意见,经过讨论后,就会得到加强。所以,群体讨论的结果使群体的意见出现了"极端化",使群体的态度或意见倾向朝向两极方向运动,使原来的不同意见之间的距离加大。如图9.6所示。

图9.6 群体讨论前后态度的变化倾向

    克鲁特〈H. Crott,1986〉认为,造成群体极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群体使个人的责任得到分散。一般情况下,个人在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有足够的监控的时候,会对自己的行为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但是,当个体处于群体状况下的时候,会受到群体的影响,就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从而使个人行为的责任意识下降。责任意识下降的结果,必将使人们的冒险性得到鼓励。第二,群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个体处于群体情境下,不同的信息可以进行交流,大家通过交流信息,彼此的信息就得到了互换,这就使得成员们都会认为自己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对于做出决策应该有足够的证据,因此,就会对自己的判断格外自信,故而排除一切其他信息,使得自己的态度或意见倾向于冒险。第三,群体领导者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个群体的冒险性。一个有较高凝聚力的群体,其领导者是有威望的,他对于群体成员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因此,如果一个群体的领导者是具有冒险性态度或意见的话,就倾向于影响成员,最终使群体讨论的结果导致极端。第四,社会比较的机制使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影响。每个成员都把别人的意见或态度作为自己表达意见或态度的参照点,于是,个人的判断总是依赖于别人的判断,结果就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了群体决策倾向于冒险。第五,竞争性的群体气氛鼓励冒险。群体的气氛通常是热烈的,情绪是高涨的,这样的群体气氛容易使得成员热血沸腾,倾向于冒险。另外,文化价值也倾向于对高冒险性有较高评价,高冒险性通常与英雄气概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文化氛围也使得人们倾向于冒险。

    从以上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实质上群体极化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信息的影响,群体讨论可以使某一种观点得到加强或支持,对持有不同观点的个体造成压力,从而使他们最终倾向于服从群体压力,而群体的意见经过讨论,被进一步极端化。二是社会规范的影响,人们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往往会支持与自己的观点接近而又较为极端的意见或态度。

2.群体思维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詹尼斯(I.Janis,1972.1985)通过对一系列著名的、由错误的群体决策而导致的决定进行分析之后指出,在具有高度凝聚力,同时又很少受到外界不同意见直接影响的高决策小组中,常常容易出现为保持一致性意见,使不同意见和评论受到压制的现象。在这个时候,群体中的成员被深深地包容在群体中,大家都为了达到一致性的意见而努力,所以,大家无法客观地对其他可选择的行为方式进行评价,于是就会采取一种迅速而简单的思维方式,就是群体思维。

    一旦群体思维产生了,凝聚力高的群体的成员就会过高估计群体的权力和道德权威,使对立意见定型化,使错误意见合理化,并产生一个虚假的意见来压制不同的意见,导致群体做出错误决策。图9.7是詹尼斯关于群体思维的一个理论分析模型,这个模型概括地分析了群体思维从原因到后果的各个环节。

图9.7 群体思维理论分析模型

    尽管群体决策有时会比个人决策更好,但是大多数研究发现,群体思维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造成巨大的决策错误。所以,有效地避免群体思维的不良影响,减少主要决策集团的决策错误,无论从群体自身利益,还是从更广泛的社会利益着眼,都具有重大意义。那么,怎样防止群体思维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呢?詹尼斯认为,首先,群体领导人应该努力做到公正,并培养一种公开和讨论的气氛;其次,群体成员应该像支持群体计划一样,鼓励人们提出问题或批评意见;第三,应请"局外的专家们"对群体成员提出挑战,并给群体带来新的思路;最后,在达到一个共同的意见之后,群体领导人应该安排一个"第二次机会"的会议,使得群体成员能够将萦绕在心头的困惑和保留意见表达出来。

(五)从众与服从

1.从众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如跟随潮流、人云亦云等;也可以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等。

    同一种从众行为从心理上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为表面上顺从,另一种为内心真正的接受。前者只是行为上的顺从,并非发自内心,甚至在心中还会反对自己的从众行为,因此是一种假从众。后者是指在行动和信念上都发生了接受,个体完全放弃了自己原有的态度或行为方式,而是出于自愿地接受了大多数人的主张,因此是一种真正的从众。从众对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在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观点保持一致,有利于社会的正常运转。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总是有限的,因此,当他能够与社会的大多人取得一致时,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从众也具有消极的意义,例如人们为了避免受到伤害而强调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往往放弃自己原来的正确主张,甚至顺从了错误的行为方式,变得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这是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的。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Asch,1956)曾进行了有关从众的经典研究,他在实验室中考察了影响从众的各种因素。阿希把被试组成7人小组,请他们进行线段长度的知觉判断。7名被试中只有1人是真被试,其他都是实验者助手。被试们围桌而坐,他们的任务是依次比较判断如图9.8中所示的A、B、C三条线段中的哪一条线段与标准线段X一样长。实验的材料共有18套如图9.8的卡片,每套两张。在实验中,要求被试大声说出他所选择的线段。真被试总是被安排在倒数第一、二位回答。18套卡片共呈现18次,前几次判断,大家都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从第七次开始,实验者安排那些假被试,也就是他们的助手们,故意做出错误的一致性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实验者真正的目的:观察真被试在群体压力下的选择是独立的还是从众的。在这种情境下,真正的被试实际上面临着一个两难问题,自己的眼睛如果没有问题的话,那么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做出正确的判断,还是依从于多数人所造成的压力做出错误的判断。结果发现,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他们每次的选择反应无一次发生从众行为。但是大约有15%的被试平均做了总数的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即从众反应平均每12次中就有9次。从总体上来说,所有被试做了总数的三分之一次的从众反应,即每12次中就有4次发生从众行为。

图9.8 阿希从众实验的卡片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个体在下列情境中比较容易发生从众现象。(1)判断作业的难度较高,所呈现的剌激模糊不清时,个体顺从社会压力的倾向就越高。(2)群体极具吸引力并有高度的凝聚力时,个体较容易表现从众行为。(3)个体感受到群体成员个个能干,自己却无法胜任时,较容易表现从众行为。(4)个人的反应将会被群体大众所知道时,个体较容易表现从众行为。(5)群体至少具有三个成员,并且他们的反应是一致的时候,成员较容易从众。(6)在鼓励遵从社会准则的文化背景下,个体较容易从众。可见,影响从众的因素主要有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规模,群体的权威性,个体的人格,自我卷入水平,以及文化差异与个体差异。

    对于个体为什么会从众的原因,研究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1)行为参照。群体中的他人的行为或者观点,可以作为自己行为或意见的参照,特别是当个体处于自己对情境缺乏把握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参照他人的表现。(2)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如果一个群体是具有较高凝聚力的,或者成员之间是高度信任的,那么,这个群体就会保持较高的一致性。(3)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当个体的表现与众不同时,他就会面临强大的压力乃至于制裁,他会感到自己缺乏社会支持,处于孤立状态,所以,人们一般都会避免这样的情境。

2.服从
    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但是,服从与从众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从众情况下的个体,虽然没有按照自己的本愿去行动,但却是自愿的;而在服从情况下的个体,则完全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服从包括两个方面: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在有一定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

    关于服从的经典研究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S.Milgram)于1963年在美国的耶鲁大学进行的。这项研究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实验之一。米尔格拉姆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以每小时付给4.5美元的价格招聘到40名自愿参加者,他们包括教师、工程师、邮局职员、工人和商人,平均年龄在25~50岁之间。实验者告诉被试,他们将参加一项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的实验,要求两人一组,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其中一人当学生,另一人当教师。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学生的任务是记住这些词,然后教师呈现这些词,让学生在给定的四个词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如果选错了,教师就通过按电钮给学生以电击作为惩罚。事实上,研究者事先已经安排了每次抽签的结果总是真正的被试作为教师,而作为学生的却是实验者助手。实验过程中,当学生的假被试和当教师的真被试被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房间里,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被绑在椅子上,以便在记忆词汇发生错误时被教师惩罚。教师与学生之间是通过声讯的方式进行联系的。教师的操作台上每个电键都标明了电击的严重程度,从15V的"轻微',到450V的"致命"。这些电击实际上都是假的,但为了使教师相信整个实验,首先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V的电击作为体验。

    在实验中,每当学生出错,主试就命令教师施与电击,而且要逐步加大强度,随着电击强度的增加,学生也由呻吟、叫喊、怒骂逐渐到哀求、讨饶、踢打,最后昏厥。若被试表现犹豫,主试则严厉地督促他们继续实验,并说一切后果由实验者承担。

    结果显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当电压增加到300V时,只有5人拒绝再提高电压;当电压增加到315V时,又有4人拒绝服从命令;电压为330V时,又有2人表示拒绝;之后,在电压达到345V、360V、375V时,又各有1人拒绝服从命令。共有14人(占被试的35%)做出了种种反抗,拒绝执行主试的命令。另外26名被试(占被试的65%)则服从了实验者的命令,坚持到实验的最后,尽管他们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如图9.9。

图9.9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影响服从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1)命令发出者。他的权威性,他对执行命令者是否关心、爱护,他是否监督命令执行的全过程等,都会影响到服从。〈2〉命令的执行者。他的道德水平、人格特征以及文化背景等也都会影响到他对命令的服从。(3)情境因素。例如是否有人支持自己的拒绝行为,周围人的榜样行为怎样,奖励结构的设置情况,自己拒绝或执行命令的行为反馈情况怎样等,也会影响到个体的服从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之所以会有服从行为,主要的原因是两个。第一,合法权力。我们通常认为,在一定情境下,社会赋予了某些社会角色更大的权力,而自己有服从他们的义务。比如学生应该服从教师,病人应该服从医生等,在实验室中,被试就应该服从主试,特别是陌生的情境更加强了被试服从主试命令的"准备状态"。第二,责任转移。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自己的行为都有自己的责任意识,如果我们认为造成某种行为的责任不在自己,特别是当有指挥官主动承担责任时,我们就会认为该行为的主导者不在自己,而在指挥官。因此,我们就不需要对此行为负责,于是发生了责任转移,使得人们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

本文标签:江西自考 教育类 心理学学习笔记 群体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jx.cn

本文地址:http://www.zikao.jx.cn/cj_jyl/7487.html


《江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