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农业生态基础》章节练习题汇总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农业生态学(agricultural ecology, 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3.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定义)
4. 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简言之,是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5. 生产者(producers):是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6. 大型消费者(macroconsumers):是指以初级生产的产品为最初十五来源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动物。
7. 小型消费者(microconsumers):又称分解者,是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8. 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是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二、问答题
1 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答:生态学1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
(1)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1866年前);
主要事件有: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就累积了像二十四节气这种实质反映气候与生物关系的知识,而且广为流传,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2)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1866--1935);
主要事件有: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定义了生态学,这就标志着生态学的产生。生态学产生以后便分化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等学科分支。
(3)生态系统生态学阶段(1935—1962);
主要事件有:1935年,植物生态学的英美学派代表人物,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列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他把生物与其环境看成是一个动态整体。1941年,美国科学家林德曼,发表了《一个老年湖泊内的食物链动态》的论文。她用确切的研究数据揭示了在食物链顺序转移中生物的数量关系。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了遗弃农田的次生演替及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1952年,他出版了《生态学基础》一书,确立了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地位。
(4)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方向发展阶段(1962--);
主要事件有: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的《寂静的春天》,她的书是人类生态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64年开展以生态系统定量研究为重点的“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之后,又于1971年组织了“人与生物圈”长期研究计划。中国于1972年加入这个研究。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21世纪行动议程》、《里约热内卢宣言》。
(5)农业生态学发展的生态学基础;
主要事件有:意大利教授G.Azzi在1929年在大学开设了农业生态学课程,并在1956年出版了《农业生态学》一书,定义了农业生态学。1972年日本的小田桂三郎出版了《农田生态学》用到系统分析方法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关系。之后也有学者出版关于农业生态学的书,且在各类生态学国际会议上农业生态学的内容越来越多。近年来,农业生态学在生态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 系统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答:构成一个系统,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1)有两个以上的组分。(2)组分之间有密切联系。(3)能以整体方式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
3 简述系统的结构
答:系统的结构包括:(1)系统的边界:它是区分系统内外的标志。(2)系统的层次:系统不但由多个组分构成,而且常常由不同的层次构成。(3)系统组分的量比关系:构成系统的多个组分在数量上有一定的比例关系。(4)系统组分的空间关系:构成系统的多个组分在空间上有一定的位置排列关系。
4 系统有哪些功能特点?
答:系统能产生其组分或子系统所没有的功能,这种特性,通常称作系统的整合特性。系统的高可靠性质是低可靠原件所没有的。系统的整体功能是一种整体效应,不但反映各组分的独立功能,而且反映出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效应。这种新效应可能加强各组分原有的独立功能,如:狼群捕猎的例子。系统的新效应也可能减弱各组分原有的独立功能,如:蜂窝中只能有一个蜂王的例子。系统的新效应也可能是各组分原来没有的,如:蛋白质的酶功能是其组分氨基酸所没有的。
5 生态系统的特点有哪些?
答:生态系统也是系统,因此具有系统的共性。然而,生态系统又是含有生物的系统,因此还具有区别于一般系统的特性:(1)在组成成分方面,不仅包括各种无生命的物理、化学成分,还包括有生命的生物成分,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2)在空间结构方面,生态系统大多与一定的地理组成相联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3)在时间变化方面,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分具有生长、发育、繁殖和衰亡的时间特征,使生态系统具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发展规律。(4)在内部功能方面,生态系统主要靠三大类群生物(生产者、大型消费者和小型消费者)协调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过程完成。这种联结使得系统内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关系。(5)在外部关系方面,所有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从外界输入物质和能量,经过转化变为各种输出,从而维系着系统的有序状态。
6 为什么生态系统会产生其组分没有的特性?
答:系统能产生其组分或子系统所没有的功能,这种特性通常称为系统的整合特性。例如,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系统,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由于特殊的三维结构而可能成为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酶。这在氨基酸水平是不可能具有的。系统的整体功能是一种整体效应,不但反映各组分的独立功能,而且反映出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效应。这种新效应可能加强个组分原有的独立功能。例如,一群狼比一只狼在捕获猎物时有高得多的成功率。系统的新效应也可能减弱个组分原有的独立功能,例如,在一窝蜂之中,由于蜂王的存在,很多具备发育成蜂王潜力的幼虫再也不会被抚育成蜂王。系统的新效应也可能是各组分原来没有的,例如,蛋白质的酶功能是其组分氨基酸所没有的。因此,组分功能与系统功能的关系通常被形象地表达为一加一大于二。
7 比较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系统,也是一种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一般生态系统一样,是在一个同质区域中或一个有限范围内,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把生物及其环境联系起来的系统。
不同点:农业生态系统是特别地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成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有很多显著的特点。
1、系统组分: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以人工驯化和选育的农业生物为主,生物组分中人是系统最重要的调控力量,在自给农业中人还是系统产物的重要大型消费者。环境组分中,多了人工环境组分如排灌渠、地膜、温室、禽舍、道路等。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气体、土体、水体也收到了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2、系统输入: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入既有自然的输入,如降雨、日照、生物固氮等,还有社会的输入,如人力、机械、化肥、农药、信息、资金等。3、系统输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目标明确,有大量的农产品输出,然而还保留一些非目标性的自然输出,如水土流失、水分蒸腾蒸发、有机物分解释放CO₂、H₂S、CH4、N2O等。这些输出也已经收到了人为活动的深刻影响。4、系统功能:由于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都加大了,与自然生态系统和外界有更大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系统更加开放。然而,系统内部组分间的能流和物流联系强度却可能由于人为分割而削弱,造成能物的浪费和系统低效率。5、系统调控:农业生态系统不仅保留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方式,而且由农民直接实施人工调控,还受社会工业、交通、科技、教育、经济、法律、政治的间接调控。总之,农业生态系统是深深地打下了人类社会印记的生态系统,是被人类驯化了的生态系统。
第二章 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
一、名词解释
1 自然环境:是生态系统中作用于生物的外界条件的总和。
2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
3 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物质。
4 谢尔福德耐性定律:对具体生物来说,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或称阀值),他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又称为耐性限度)。
5 生活型(life form):由于环境对生物的限制作用,不同种的生物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会发生趋同适应,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6 生境(habitat) :在环境条件的制约下,具有特定生态特性的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只能在特定的小区域中生存,这个小区域就称为该生物种群或生物群落的生境。
7 生态型(ecotype):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可以遗传的类群,称为生态型。
8 生态位(niche):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9 种群(population):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中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同种的有机体的总称,或者说一个种群就是在某一特定时间中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体。
10 种群大小:是指一定面积或容积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
11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
12 粗密度(crude density):又称天然密度,是指单位空间某个种的实际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13 生态密度(ecological density):是指单位单位栖息空间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14 龄级比:若一个种群中的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年龄,则可按一定的年龄分组,统计各个年龄组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率,称龄级比。
15 性比(sex ratio):是指一个雌雄一体的种群所有个体或某个龄级的个体中雄性对雌性的比率。
16 出生率(natality):种群无论以生产、孵化、分裂或出芽方式产生新个体的能力都用出生率表示。
17 死亡率(mortality):可以用单位时间种群死亡的个数,即死亡速度表示。也可以用死亡的个体数与开始时种群的个体数之比,即用死亡比例来表示。
18 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值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名词解释
1. 物种结构:是指农业生态系统或模式内农业生物种类的组成、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2. 空间结构:是指生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和水平格局变化,构成空间三位结构格局。
3. 水平结构:指在一定的生态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所占面积比例、镶嵌形式、聚集方式等水平方向的特征。
4. 垂直结构:指生物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格局。在地上、地下和水域都可形成不同的垂直结构。
5. 时间结构:指在生态区域内不同生物种群的生活周期在时间上起伏交错形成的格局。
6. 营养结构:指生态系统中生物间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
7. 生产环:在原有食物链中加入一个或几个新的环节,能够将非经济产品转化为经济产品,这种新的食物链环节称为生产环。
8. 增益环:这种食物链环节,本身转化产品并不能直接为人类需求,而是加大了生产环的效益,称为增益环。
9. 减耗环:这是通过引入一个新的环节或增大一个已有的环节,减少生产耗损,增加系统生产力。
10;复合环:是指具有两种以上功能的环节。复合环的加入把几个食物链串联在一起,增加系统产出,提高系统效能。
11 加工环:即加环特例,指农副产品加工这一环节。加工环有传统加工型、多次加工型和农工商结合型3种类型。
二、问答题
1. 不同区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有什么影响?P74--77
答: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除了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之外,也受到不同农业区位的影响。(1)同样种植一种作物,自然条件不合适的地区往往要增加投入,造成生产成本上升,而且经常由于农业生物对自然环境的不适应,或者生态环境的波动,使农业生产风险更大,对生产者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最合适区域生产最合适的农产品,形成了自然区域的农业特色。(2)杜能的农业经济区位。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农业生产的产品必须能够到达市场才能获取效益,然而不够发达的运输、加工、储藏、保鲜成为商品生产的制约条件。这样,在原有的自然区位上,增加了一个以杜能农业经济区位理论为代表的、受城乡运输制约形成的农业专业生产区域。杜能的两个理论:生产集约度理论,越靠近中心城镇,生产集约程度越高;生产结构理论,易腐烂变质、不耐储藏和单位重量价格低的农产品在靠近城市的区域生产,反之亦然。(3)生态经济区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储藏、保鲜、加工能力的增强,销售网络的健全,使得运费率迅速下降,自然资源条件对农业的生产结构格局影响能力上升,也使得农业不同地块与中心城镇的相对位置对农业布局与安排不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这样,逐步在有利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按市场需求形成规模效应的专业化生产区域。
2. 地理位置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有什么关系?P78--80
答:不同的地理位置条件,在气候、地形、土壤、水分、植被等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下,使得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呈现出一系列的变化。
(1)流域位置与垂直结构。从一个流域环境的上游到下游,海拔高度、水土环境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对作物的种植结构和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河北中南部的海河流域自西至东,按其自然景观可分为山地丘陵区、山麓平原区和低平原区。山地丘陵区坡度陡,重力过程强烈,土壤水分和养分向低地流动,,形成了干旱贫瘠的生态环境,农田生产力较低;山麓平原区坡度较缓,重力作用适中,地下水潜流不畅,土壤水分、养分和盐分大量积累,土壤易发生盐渍化,限制了作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从而影响作物生产力的提高;低平原区坡度最小,是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动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良好。(2)地形变化与垂直结构。a.大尺度的地形变化,如四川、云南高原独特的地貌、气候条件,随着海拔的变化,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也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出现不同的农业发展类型。b.小尺度的地形变化,在丘陵或一些低海拔山地,由于地貌复杂多变,从山顶到半山腰、山脚等,由于生态条件的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也表现出不同的变化。
3. 举例说明立体农业模式的类型。
答:农田立体模式:(1)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间作。利用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抗性差异进行互补间作,如水稻和小麦不同品种的混栽模式。(2)不同农作物间作。在作物种植业中,将不同株高、不同根深和不同营养特性的作物相搭配,实行合理的间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光照、水分和养分等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利用生物之间的互补可减轻病虫害。如玉米与大豆间作,有带状间作和宽行间作,间作总的产量比玉米单作增产13.1%~16.6%,比大豆单作增产20.6%~38.3%。(3)稻田养鱼和稻田养鸭。a.稻田养鱼,其利用稻田的浅湿环境,辅以人工措施,既种稻又养鱼。b.稻田养鸭,其是一种人造共生系统,利用了动物与植物间的共生互利关系,利用鸭的杂食性特点,让鸭和稻“全天候”地在田里同生共长,以鸭捕食害虫代替农药治虫,以鸭采食杂草代替除草剂,以鸭粪作为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从而实现以鸭代替人工为水稻“防病、治虫、施肥、中耕、除草”等目的。(4)稻萍鱼。稻萍鱼是一种多层次、高效益的立体农业结构,已形成比较稳定的配套技术,稻田采用垄作,垄上栽培水稻,水面放养红萍,水体养鱼,形成稻萍鱼立体结构。上层稻株为萍、鱼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中层红萍可富集钾素营养、固氮,还能抑制杂草生长,同时为鱼类提供优良饲料;下层鱼类游动可松土、保肥、增氧、除虫等。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稻萍鱼的互利合作关系,并根据它们的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了稻田的物质,能量利用率和转化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5)农田种菇。a.稻田种菇,稻菇模式具有很好的生态适应性,管理也较方便,在不影响稻谷产量的前提下每公顷可增收平菇数千千克。b.蔗田种菇,在南方蔗区,不少农民利用甘蔗和蘑菇(白蘑菇)生长的时序差异,将甘蔗种植与蘑菇栽培合理地配置于同一空间内,使两者相得益彰。此外,还有玉米地种菇等立体模式,原理与蔗田种菇相同。(6)基塘系统。利用低洼地抬高塘基,降低水面,形成各具特色的基塘系统。根据基面种植作物的不同,可分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花基鱼塘和杂基鱼塘。
水体立体模式:(1)鱼的分层放养。(2)鱼蚌混养。(3)鱼鳗混养。(4)鱼牧结构,即鱼+畜禽模式。
畜禽养殖业立体模式:(1)分层立体养殖。(2)林鱼鸭立体种养。
4. 食物链加环有什么作用
答:食物链加环的作用:(1)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引入捕食性昆虫或动物这样的营养级,就可以抑制虫害的发生,大大减少由于病虫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一般农作物只有20%~30%的主产品可供人类直接食用,而70%~80%则为副产品。如果在其中加入新的食物链环节,这一部分副产品也可供其他动物或菌类利用,并制造出更多的次级产品,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从而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3)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下一个营养级只能部分地利用上一个营养级所储存的有机物质和能量,而总有一部分未被利用,适当增加新的生物组分则可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
5. 食物链加环有哪些类型?
答:食物链加环的主要类型有:(1)生产环。它又可分为一般生产环和高效生产环两种。(2)增益环。(3)减耗环。(4)复合环。(5)加工环。加工环有传统加工型、多次加工型和农工商结合型3种类型。
6. 什么是食物链解列?通常用在哪些方面?
答:食物链解列,是指在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富集达到一定程度时,使其与到达人类的食物链中断联系。
食物链解列通常用在以下方面:(1)污染土壤处理。在受污染的土壤上种植非食用的用材林、薪炭林等林木和花卉等观赏植物,还可用来生产纤维用的各种麻类作物,使污染物离开食物链。(2)污水处理。利用水生植物处理城市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可减轻有毒物质对人体、畜禽的危害。
7. 在农业生产中,调节农业生物群落时间结构的方式有哪些?P95--97
答:在农业生产中,调节农业生物群落时间结构的方式有:(1)作物间作和套作:小麦玉米套作、麦棉绿肥间套作、小麦玉米甘薯套作、以粮为主,间套瓜菜、果农套作,以短养长。(2)轮作和轮养以及套养:作物的轮作(大田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旱地轮作。蔬菜作物轮作);稻鱼轮作;动物的轮养和套养。
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能流
一、名词解释
1. 初级生产(Primary production):是指自养生物利用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进行同化作用,在生态系统中首次把环境的能量转化成有机体化学能,并储存起来的过程。
2. 次级生产(secondary production):是指生态系统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产物进行的同化、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的过程。
3. 净初级生产量:指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扣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掉的那部分,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的能量。
4. 农业生态系统的辅助能:是指除太阳能外,通过自然补加或人工投入方式,对生态系统输入的其他形式能量,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繁衍乃至食物链能量转化与传递起辅助作用的能量。
5. 生物质能:主要是指植物或其被动物转化的排泄物等生物有机质储存的能量。它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二、问答题
1. “石油农业”的困境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石油农业”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并片面依赖少数几种遗传背景简单的农业生物品种,企图以简单结构的工业化农业系统全面替代农业的生态经济过程。这一方面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造成食品、大气、水体等污染,破坏了土质,加大了农业生态成本,“石油农业”陷入不可持续的困境。(1)过度依赖化石燃料;(2)食品安全问题;(3)大气污染;(4)水质恶化;(5)土壤退化;(6)农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削减。
2. 目前可以开发的可再生能源有哪几类?能源植物有哪些类型?
答:目前可以开发的可再生能源有:(1)水能;(2)风能;(3)太阳能;(4)生物质能;(5)地热能;(6)海洋能;(7)核能与氢能。
能源作物是指各种以提供能源为目的而种植的植物,通常包括速生薪炭林、能榨油或产油的植物、可供厌氧发酵用的藻类和其他植物。按照化学成分能源植物分为3类:(1)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能源植物,其中又分富含糖的能源植物(如菊芋、甘蔗、甜高粱等)、富含淀粉的能源植物(如木薯、玉米、甘薯)和富含纤维的能源植物(如芒果、桉树等)利用这些植物可生产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和燃气。(2)富含油脂的能源植物,如油菜、向日葵、棕榈、花生等。这类能源植物既是人类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用途非常广泛的原料。(3)富含类似石油成分的能源植物,如麻风树、油楠、续随子、绿玉树、橡胶树、西蒙得木、古巴香胶树等,可直接产生接近石油成分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烃类,如烷烃、环烷烃等,富含烃类的植物是植物能源的最佳来源,通过脱脂的处理可作为柴油使用。
3. 请列出农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过程的能量平衡式,并指出提高农业的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答:农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过程的能量平衡式如下:
(1-a)(Q+q) +S+H+IE+B+Pn=0,
式中,a为太阳辐射平均反射率;Q和q分别为系统接受的太阳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S为长波辐射的能量平衡,其中下垫面的长波辐射净值为(S2),空气长波辐射的净值为(S1);H为地表通过传导和对流等方式直接损失的能量;IE为通过蒸发和蒸腾损失的能量(E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蒸发量,I为单位蒸发潜能);B为储存在生态系统中的热量,用于系统温度的升降;P n为光合作用储能,又称为初级生产力。
归纳起来,要提高农业初级生产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选育高光效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2)保护农业环境,治理生态退化,改善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条件,建立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3)调控作物群体结构,尽早形成并尽量维持最佳的群体结构。(4)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合理密植,实行间套种,提高栽培管理技术。
4. 请列出农业生态系统次级生产过程的能量平衡式,并指出提高农业的次级生产力的途径。
答:农业生态系统次级生产过程的能量平衡式如下:
P=NI+I=NI+A+R1+R2+R3+F+U+G
式中,P为净初级生产总量;NI为末被次级生产者使用部分所含的能量;I为被食用部分所含的能量;A为次级生产者储存的能量;R1为体增热消耗,是动物采食后数小时内体内产生的热损耗;R2为维持能,是用于基础代谢的能量损耗;R3是用于运动的能量损耗;F、U和G分别为固态排泄、液态排泄和气态排泄所蕴含的能量。
分析可知,针对我国的实际,提高农业的次级生产力的途径主要由:(1)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粮、经、饲”三元生产体系,增加饲料来源,开发草山草坡,发展氨化秸秆养蓄。全面使用配合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2)培育、改良和推广优良畜禽渔品种,不断提高良种推广率,全面提高农业次级生产力。(3)适度集约养殖,加强畜禽鱼环境控制及设施工程建设,减少维持能和其他消耗。(4)推广鱼畜禽结合、种养加配套的综合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各种农副产品和废弃物。
本文标签:江西自考 农学类 2019年自考《农业生态基础》章节练习题汇总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jx.cn)
《江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