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论述题库汇总(上)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1.中国整体思维的发展阶段?
答:(1)到《易经》和《洪范》时代形成了由整体的宇宙观念。而《沿书。洪范》则对早期五行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叙述。(2)战国至秦汉时代,《吕氏春秋》以儒家为核心,将道貌岸然,法,墨,兵,名诸家加以改造,合为以阴阳五行家的宇宙图式为理论框架的天道,地道,人道统一的思想体系。此后,《淮南子》。《春秋繁露》,《白虎通义》等进一步论证人与天的统一。汉代在理论上完成了阴阳与五行的统一使
之在体系上融合为一阴阳五行统一体的学说第一次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理论模式和一般系统的双层结构模型,(3)互宋代,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上篇讲天地,下篇论人,认为天地系统的秩序结构,就是人的行为道德的规范,人的思杨,行为与天地秩序相合,才能真正地秩序相合,才能真正实现天一地一人宇宙大系统的和谐统一。邵雍的旬数哲学和来自陈抟的先天图,对《易经》,《易传》中的体系原理做了重大发展。(4)宋代把古代中国整体系统的思维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探索宇宙的本体和深层的内存联系,注重从直观体验,心性,精神去接近天理。
2、简述古代类比思维的三个内容和特征?
答:(1)类比思维,常见的主要是在“天象”,地法,人事之间作类比。(2)在类比思维中,有一种中做“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道德,志行。(3)《诗经》的比,兴则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3、简述先秦时期对辨证思索方法的归纳?
答:(1)《老子》,归纳人的方法是“观复”,“复”是指对立物的往复变化。老子的观复,就是观察生物静动静对立统一,往复运行的规律。(2)《庄子》归纳的方法是反衍,其中的反衍是指反复,谢施是指代谢,都是表述对立物的转化的,(3)《易》归纳的方法是通变,变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常态,认识这种转化。交替。《易》称为通变,“变通”,观其会通。
5、简述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 答:一是“天人合一”。二是“天人交胜”。唐代刘禹锡在他所写的三篇《天论》中,提出了“天人交胜”的观点。他认为天与人各在各 的作用。三是“天人之分”天人之分“的观点是战国时代的敬子在仓皇《天论》篇幅中提出来的。并无天人相分之意。
37.简述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特点? 答: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这是“说知行全一”实即《中庸》的诚明合一。(2)中国古人的知 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设体系,而强调气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因此,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的,或者是 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
46.汉语的特点? 答:(1)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按法结构的表达方式来说,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 化表示语关系,而是借助于虚词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 声去声四个声调,(3)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说,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
.古代法制的特点:
(1)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同形式的法规与律典相结合,成为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
(2)历代改革家都重视以法律手段推动和保护改革。
(3)儒家思想对法制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古代法制渗透了儒家思 想,具有强烈的封建伦理色彩。
(4)重刑轻民,民事、经济法律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中国古代立法的主要内容是刑 法,而民事、经济方面的法律往往被轻视。
(5)君主在立法和司法中具有决定作用,行政干预司法。
2.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炼丹术。道教徒的炼丹术是一种科学实验,推进了古代化学和药物学的研究。炼 丹道士还发明了火药。
(2)道家与医药和养生。许多道家徒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都是著名的医药学家。道教的养生术有服食辟谷、导引行气等。
(3)道教与文学艺术。
①道教的神仙思想,在文学上影响十分深远;
②道教还促进文学上形成了一些专门的体裁,如 "步虚词"、"青词"之类;
③在戏剧和小说方面,以道教故事为题材的甚多;
④道教的绘画、音乐,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
(4)《道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丛书,在学术上有重要的价值。
6、试述儒家的义利观
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儒家学者对“义”进 行评价时,往往把“利”作为它的对立面,在义利之辨中反映出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利”就是物质利益,“义”是行为原则,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必须以义为前提。孔、孟、荀、董等都主此,体现了儒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道德观念。
当然,儒家在强调义的重要性时,过分地抑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种倾向曾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7、论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1)正面影响:第一,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第二,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2)负面影响:第一,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当然,儒家在强调义的重要性时,过分地抑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种倾向曾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1,试论中国生产经济文化的核心特征?答: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拼自然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它们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中,对补充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游牧民族迁徒多、定居少,他们没有办法和精力积累更多的固定财富,但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创造。他们在骑马、养马和用马拉车的技术上,有许多领先之处l、他们常年迁徒,还起到沟通不同文化的作用。此外,他们对异地文化的吸收与共享,也造成了多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我国发达的农业文化在许多方面是受到了游牧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的影响的。与农耕自然经济结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官营和民营手工业和伴随农产品的商品化所形成的市场贸易。从中国文化的整体看,不管是上层经典文化或中下层民俗文化,都是农业文明的历史产物。中国文化的诸多特性其核心特征就是农业文明。
2,试论我国南北方农耕生产的不同格局?答:我国南方和北方的自然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水土资困和灌溉条件不尽一致。因此,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各自地区生态条件的生产习惯,创造了南北方农耕生产的不同格局。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耕培水稻,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谷子、稗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浇灌等。
3.试论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耕文化的影响?答:二十四节气文化,是我国南北农业区所共同发明的,也;为两地所共同遵守。汉代以后,我国的官时和民时观念,都受到它的控制,统治阶级还把它当做礼制规范,向天下推行。每当重要节气来临,当朝皇帝都要亲自举行农耕示范仪式,表示启动全国的农耕生产。民间传承的二十四节气也深受官方的影响,如甘肃民间的“唱春官”民俗。两千多年来,我国农民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业生产生活,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发展。
4,农业文化事象何以大都与岁时节令有关,试举例简述之?答:农耕灌溉的季节性很强,需要严格地遵守岁时节律,因此各种农业文化事象大都与岁时节律有关。它们往往通过季节性的农耕仪式活动表现出来,并把此看成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例如,我国南北方各地在春分前后举行的开耕仪式打春牛,这一仪式在二十四节气确定之前就有了。先秦时由天子率公卿到郊外迎春,后来成了官民共同遵守的礼俗。从春种到秋收还有灌溉仪式、禳灾仪式。大灾之年向天抗争而举行驱虫仪式或祈雨仪式以向天要粮。秋季新谷登场后,要举行秋报仪式,迎神赛社、择吉尝新。入冬有冬,藏仪式,感谢天地并祈祷来年丰收。其他以农业为本的文化形态也都对岁时变化十分敏感。
5,试述历代农书提出的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答:(1)水土利用的统筹规划。提出整地、浇水、种植、施肥、收获和准备再耕一盘棋思想,指出关键在于控制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度,农业经营不能违反自然规律。(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农作物的栽种不能孤立地看待,要协调好劳力、农具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注意如何选择雇工,如何诗人接物,如何处世,如何持家等都是农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知识。(3)“荒政”思想。全社会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自觉意识,因为我国传统农业一直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故中央农政国策中应有“备荒、“救荒”部分。《农政全书》提出,官方应吸取民间生物学抗灾法。(4)人力胜天说。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奋斗精神,这是我国自古以
来的优良传统。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力足胜天等。认为人的合理作为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巧种实于,可以取得人力胜天的成绩
6.试论农政思想的历史地位?答:我国传统农业社会所形成的农政思想其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孔子把“足食”放在统治者管理国家策略的首位,这是一种明确酌农政言论。儒家一直把人口兴旺、农业发达当作管理国家的政治纲领。到唐代,经济昌盛、文化开放,我国再度呈现出东方农业大国的恢弘气象。这一时期农政思想更加兴盛。《天元占经》、《四时纂要》是此阶段较重要之文献。宋元明清时农政思想仍占有很大优势。
7.试论我国民族手工业的发展。答:我国民族手工业远在新石器时代已韧具雏形。到了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已进入高峰期。从传世和出土文物看,青铜器中有各种农具和其他生产、生活用具。到了汉代,青铜器制造衰退,丝织业获得发屈。汉代以后,西北边疆形成丝绸之路,蚕丝业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制陶业出现亦很早,灰陶与白陶代表了商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在西周宗庙遗址中发现绢纹瓦,战国时代出现了砖,秦时制砖技术成熟,发现了条砖,汉代出现圆像砖。制铁业在春秋时期已较普遍。其他手工行业在汉唐后迅速发展,诸如:制盐、制陶瓷、造纸、制茶。西汉出后从印度等地传人棉花栽种,随之棉纺业出现,明代以后江苏松江形成棉纺中心。晚清时我国棉布畅销欧洲。手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为向现代社会转型创造了条件。
8.试论我国日常文化的形式及特点?答:我国日常文化的形成,早期全民公有制并未彻底打破,只是从原始公有制度成了中央集权下的“国有”、“王有”、“社有”,这使中国人在后来的日常生活中,保留了相当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这种生活文化还是在民族血缘关系没有解体的情况下演进的,因此家族和宗亲关系一直在社会历史中发挥作用,这使中国人的日常文化生活富有天道人伦色彩。这种生活文化是在农业生产经济中的奴隶制不发达,生产者有一定人身自由,有一些属于个人的生产资料情况下产生的,或者说,更多地是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建立的。这也使我国人的日常生活与众不同:既有创造性,又有依附性;个性与集体性、等级性与秩序性、平等性与民主性的界限不大清楚等。
9.试论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文化观念?答:我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念主要是:(1)民本思想。是儒家文化的“足食”观,就是让老百姓吃饱。这是稳定社会秩序的一项国策,是最基本的社会问题。(2)节约粮食。勤俭节约是一种传统美德,节约的重要内容是节粮。古诗写盘中之餐“粒粒皆辛苦”,虽然是从来之不易角度讲的,与今日从爱惜自然资源有差别,但仍是强调不要浪费粮食。(3)人格教育。在世界许多民族文化中,家庭教育是从餐桌上开始的。我国则利用饮食培养志向、观察人品,甚至把饮食观与人才观联系起来,这是中国所独有。如把无能者叫“酒囊饭袋”,饱食终日者叫“脑满肠肥”。人要成才应经受“饿其体肤”的锻炼等。儒家历来主张要回避各种享乐的诱惑,提倡节衣缩食。(4)食疗观。中国人很早就懂得饮食与养生之道。我国古代食谱大都强调节制饮食,古人把宴饮的节制当成礼节,视作严肃的社会规范。总之,食疗观是强调进食与人体之间的平衡,生理与文化间的平衡,勿过分。
10.试论中国饮食行为的文化含义?答:饮食行为,从本质上说,不是指个人管饮上的选择,是指共同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基础,指人们在这方面连续重复的群体实践。(1)仪式饮食。许多传统的信仰仪式都有一套程序:供奉食品、唱诵经词等。这种食品祭祀,先秦就有。它除用于祭祀外,还用于军事、政治、外交和人生仪礼,人生红、白事和寿诞等民间延续至今。(2)阶层饮食。饮食受经济条件限制。古代把上层阶级称为“食肉者”,把庶民百姓喻为“食荣者”,这反映了饮食的阶层性。(3)节日饮食。春节的饺子、十五的元宵等是中国人始统节日时品尝的特殊食品。节月食品能体现群体之间的分享、庆祝、纳吉、驱邪等行为,凝聚着多种乎民精神。节日饮食有各种讲究,行为上的讲究是强调合家团聚,并伴随首相应的祭招仪式。观念上的讲究是求吉利,如春节包饺子要多做,要剩下,这叫“留余头”,做菜有鸡有鱼,表示“吉庆有余”等等。(4)民间组织饮食。一种是带有宗教意义的,如办庙会、过善会时的饮食。一种是带有民间习惯法功能的,如解决家庭、村落网的矛盾或商议什么事项等。侗族每年四月初八有本村妇女聚餐的“乌饭节”活动。(5)待客饮食。即以宴会友,这也有一套礼貌做法。(6)馈赠饮食。逢节日、喜庆日或访友会亲往往赠送食品以表达心意。以上饮食行为大都延续至今。11.答: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大都以家庭为单位,两三甚至四五代共同进餐。幼年代后期的大食堂制,较大地冲击了传统饮食文化。60年代后又恢复家庭单位饮食传统。80年代后核心家庭增多、两代共餐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倾向于快捷。逢年过节,各家大都回归传统饮食的习惯。
12.试论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答:服饰文化不可能是纯审美装饰性的,它虽然与本民族的自然性格有关,我国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其标志包括:(1)环境标志。中国服饰与文化的关系,首先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大,服饰的单、夹、皮、棉各有地理与季节气候要求。服饰要随地理、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更换。(2)性别标志。原始服饰之性别标志是各自遮蔽性器官部位。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服饰附会阴阳五行学说,男为阳,女为阴,故男子 服饰鲜亮,女子服饰相对暗淡。今日之性别标志大部表现在样式、色彩、形体等方面。(3)体型标志。主要根据人的高矮胖瘦制作并设计图案。(4)年龄标志。根据不同年龄设计样式、色彩、制作方法利用料等。这里既有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
13.试述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答:和自然范围内服饰标志一样,它同样脱离不了本民族传统农业社会所形成的文化观念的影响。其标志包括:(1)信仰标志。在服饰方面主要反映在图案绘制上,表现神的信仰或图腾信仰,例如天子服饰的龙袍,龙、风、麒麟图案象征尊与贵,天体云霞图案象征吉祥等。女子附属装饰品必含有信仰标志,其蓉花、插花都有镇邪驱祟之意。(2)阶层标志。随着社会等级制的产生和发展,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在服饰上就显示出来。在封建社会中,服装色彩有明显的阶层性。黄色为皇家标志,紫色为达官贵人之标志,平民百姓之标志色为灰与蓝。在服装面料上,葛麻与丝绸标志贫与富等等。(3)仪礼标志。我国传统的人生仪礼中,如诞生、成年、婚嫁和丧葬、这四次重大仪礼要进行换装仪式。幼儿生下后着装、挂锁,以示长命无恙。成年男子要“加冠”、成年女子要“加笄”以示成熟。婚礼是建立夫妻关系的仪礼,服饰、装饰喜用红色,红色是血色,以示血亲关系之相传。丧礼表达了中国人的敬祖观念。丧服的种类较复杂,有一套严格的区分亲疏的丧葬等级制度。我国古代之丧服有五种(称五服)。这五种丧服以麻布的粗细和制作的粗细来区分着装者的地位亲疏。(4)政治标志。服饰还敏感地反映着政治制度,古代统治者在建立政权时,大都制定相应的服饰等级制。古代完备的政治制度是包括服饰制度的。唐初的“武德令”规定了上至帝王后妃,下至文武百官及其妻女的全部服饰,条款十分详细。至今某些部门的着装仍有相应之规定。 (5)职业标志。社会分工促进了职业的发展,职业服饰依从职业的便利并随之复杂化。工、商、宗教等之服装有别。文臣武将、学生士兵服饰之不同早就有所区分。近来服饰的职业标志在某些行业渐趋淡化,如运动服成了休闲服,猎装也成了时装等。(6)审美标志:我国农业社会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审美观念,如古朴美、稚拙美、单纯美、自然美等等。上层审美观与下层审美现有对立成分,也有交叉成分。但服饰不可能是纯审美、纯装饰性的,它脱离不了自然与人文的影响。
14,如何理解行旅文化的两个组成部分?答:交通行旅是随着人类的迁徒、运输和沟通的需要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从徒步到今天的海空运载,经历了漫长岁月。因之可以说一个民族的发达程度,可以用交通的发达程度来衡量。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把家庭看成生命安全的庇护之地,把家庭所在地当成“故土”依恋。一旦离家外出,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和孤独感。团此,我国的交通行旅文化就显示其复杂的内容来:一是民族文明的发展、前进,二是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文化心结。
15.试述中国家庭结构的文化要素?答:我国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重心的家族体系,姻缘关系服从于血缘关系。家庭成员的地位在血缘关系中寻找,具体可以分为血缘九族制和血亲五服制。孝祭的规定是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是同宗。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孩子不思于夫妻而属于家族。家成员的作用也是由血缘家庭决定的,以男性为中心进行权力的传递和财产的继承。家长的社会地位及权力由长子继承。
16.试述另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答: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家主要有:字辈谱:这是记亿性的文化链,它表示了家族内部的角色差别和地位等级;绝对地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家诣: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是维系家庭文化的经典。家风:是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行为和秩序的习惯法。人生仪礼:一个家庭成员的诞生、成年、婚配、寿诞和丧葬五个人生阶段的仪礼活动。血缘凝聚力:家族共同体中的宗姓首先是血亲家族的符号,它排斥血亲内部的婚姻,以发展严格的家庭体制,维持家庭的伦理秩序。地缘凝聚力:在农耕社会中,人们定居生活必须以土地为基础,共同的土地资源是家庭分享生命快乐的依据,是养育所有定居家庭的同一条血脉。另外,人们还会以传说中的某一共同祖先为祭相对象,巩固地缘感情,增强本土文化意识。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甚强,它不依赖于丰厚的物质资源,主要是精神传承来创造家的文化记忆。中国人认同家庭的共同意识,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
17、我国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习惯有哪些美德应为现代生活所继承?答:在中国日常生活文化中,有许多可以总结的东西,经过变型发展,应为并且能为现代生活所继承。归纳起来,大致如下:一是血缘社会所提倡的祖宗观念、孝养观念、家庭观念和乡土观念,以及由此营造出的祥和气氛,培养善良、正直、奉献的人格风尚等。二是人情社会凝聚成的同情心、牺牲精神、乐善好施、不计回报、有容乃大、慷慨方正等民族性格之公益传统。三是耕读社会形成的知识分子的奋斗精神、对社会等级的蔑视、以天下为己任、昂扬的自我意识、强烈的民族气节、奔放的爱国热情与建功立业观念等。
18.试述我国科技的族文化基础?答:我国传统科技的文化基础主要受农耕文体和信仰的影响。从传统天文学的天象观测和历法制定看,天象观测的目的是以天象变化来预卜人间之祸福。把天象与人事相连的思维是虚妄的,带有很浓的信仰色彩。历法则产生于农耕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中医药学理论的基础与整体民族文化背景有密切联系,受神仙方术、道教文化、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以及宋明理学等的影响。这些科技方面的成就有若有价值的一面,也有尚待解答之谜。总之是在当时传统民族文化所能达到的水平上产生的。
19.试述中国医药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答: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瑰宝。中医药学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对临床治疗经验的归纳,一方面与整体民族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例如神仙方术、道教思想、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宋明理学等,均对中国中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相当深刻的影响。
(1)医学:在古代被视作“方技”,它包括“医经”、“经方’、“神仙”、
“房中”四部分。后来“经方”和“医经”逐渐成为传统医学的主体。两汉时期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定型,直至今日。后来相继出现一些经典医学著作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两汉时还形成了中医的“四诊”诊断技术,即望、闻、问、切。其中的切创立了中国独特的脉学理论。从汉到宋,医学理论又有了发展,相继出现了关于切脉、针灸以至于法医等专著。明清时代在探索免疫治疗上有重大突破。中国至少在16世纪时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2)我国的药学是传统医学的一部分。西汉时出现药学理论,出现了“本草”一词。中国古代药学又称“本草”之学,主要是记述药物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后来的“本草”著作中还附有治疗的范例。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完成了集中药学大成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这是一部中药学百科全书。
20,试友谊赛我国四大发明?答:我国的四大发明一是造纸术,传说是东汉时期蔡伦所创。他用树皮、麻头、破布和鱼网为原料制成纸,质地良好。二是印刷术,我国唐代初就出现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到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既节省工料又提高了工效。三是火药,它的出现是在唐代,北宋时开始用于军事,南宋时制成了近代枪炮之雏形管形火器。四是指南针,在战国时期就发现了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现象,制成了最早的指南针—司南。北宋末用于航海贸易。
21.试述我国四大发明的对外交流》?答:四大发明在我国发明之后,均传至国外。造纸术发明于公元2世纪初,公元8世纪传至中东阿拉伯国家,12世纪传至欧洲。雕版印刷创于公元7世纪,公元8世纪就传人日本。活字印刷术创于公元11世纪,自公元14—15世纪传至欧洲。指南针在12世纪中国用于航海后,中国商船在印度、南洋和波斯湾一带活动,于是先是阿拉伯人学会了指南针技术,继之传入欧洲,导致世界市场的出现。火药约产生于公元9世纪末期,公元扔世纪先传人蒙古、阿拉伯;13世纪传入欧洲。火药在世界政治、商务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23.我国农事信仰的文化阐释?答:农耕生产的发展,是在人类的生命圈与自然界的生物圈相互亲近的日常状态下进行的,因而人类易与大自然结成共同体。山川草木、风冒雨电,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天、地、人被看成一个统一体。对于自然界出现的超人力的现象,做不出科学的解释,随之产生了神灵祟拜。一些与农业有关的神祗的话相继产生,如黄帝派后稷教民稼稿、神农尝百草、伏羲制鱼网、土地神赐给土地和丰收、龙王布雨等等,在人们口头上流传下来,经久而不衰。
1.论述宗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文化影响?答:宗法制作为一种曾经实施的政治制度已成为历史,但宗法制在中国所留下的历史影响,却异常深远。宗法关系、宗法观念长期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之中,并深远地影响着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家国一体,父权与君权相结合的政治结构,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以亲亲为基础,以君王国家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持久凝聚力的精神保障,也是中华文化历经磨难而未中绝的文化动力。在魏晋南北朝时代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之下,在统一的国家基本上不存在的时候,中国文化仍能保存传承,就得益于中国有一个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它是中华民族重新走向聚合的社会基础。当然,宗法制度原则与君王制度的结合,也给中国文化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在伦理政治的限制之下,人们固着在一定的名分之内,循规蹈矩是社会对个人的一般要求,易于养成惟上、惟书、惟亲的被动性格,人们大多缺乏文化创新的活力。
2.论述宗法制与王朝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宗法制度与宗法观念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们是王权政治的沃土。一方面,在王朝出现危机的时刻,宗室贵族每每自觉地担当起匡扶社稷、复兴王朝的政治使命,使家天下的王权政治模式得到不断的复制与再生。在中国古代,皇室贵族拥有封地与优厚的待遇,人口众多,他们对外有一致的家族利益。而一般臣民习惯于视皇族为国家利益的代表,在国家出现危机时,皇室宗亲自然成为他们拥戴的目标。西汉末年的刘秀就是依赖王室后裔的特殊身份而重建汉家天下的。另一方面,在宗法文化的浸染下,人们将家天下的王权政治视作天经地义的统治模式,不仅旧贵族要重振家门,就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也模伤着旧有的宗法模式,构建新的王.朝。两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王朝国姓屡经更,王朝政权模式却一如既往,宗法制是维系王朝政治的重要力量。
3.论述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答:在科举制度之下,古代中国建立起稳定的文官体制,这种文官考试制度在人类制度史上有着重要的开创意义,它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科举制造就了文官政治,文官政治又培育了一个超越地域、家族与军事势力的知识阶层,这一阶层的利益、活动都与中央集权相联系,因此科举考试的价值导向与精神意旨对社会文化形态发生着直接的影响。 科举制培育和维系了传统文化。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动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这是其正面作用。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畸形发展;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知识阶层在科举制的牢笼之下,缺乏主体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这是其负面作用。
4.通过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关系,论述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答:礼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文化混沌未开时,不存在俗与礼的区别;伴随着阶级分化、文化分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习俗中提纯出来。礼起源于俗,但礼不同于俗。礼最初是人神关系的调节,后来扩展到人,最后扩展到社会,成为严格的社会行为规范。礼具有“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的重要作用。因此,历代统治者出于社会控制的需要,强调礼仪原则,礼仪制度的化导与示范作用,以教化或强制的形式,使人们自觉遵循礼制的约束,“化民成俗”成为大小官吏的治政目标。在统治阶层不遗余力的灌输下,传统社会的礼仪制度大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礼制化为民俗,与中国古代家族势力通过家法、家规对礼制的维护有关,古代社会的家礼是国家礼制精神与庶民日常生活的结合。在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下,家族制度上升为国家礼制,然后又由国家礼制下降为民间家礼俗规。礼俗的这种升沉变化反映出传统中国社会的伦理特性。
5.论述庶族平民礼俗与社会上层礼制的关系。答:在传统中国宗法政治文化的背景下,无论社会哪一层面,都脱离不了宗法伦理的制约。庶族乎民的礼俗虽然在形式与内容上与社会上层的贵族礼制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首先,它们来源于同一文化母体,所依托的是同一宗法社会结构,贵族不过是特殊家族,皇帝是特别的家长,贵族社会的礼制精神,以及相当比重的礼仪行为都是从家族文化中产生出来的,如“亲亲”、“尊尊”等宗法原则,一直是传统社会礼法制度的思想基础。其次,统治阶层非常重视礼仪的示范作用,以严格的礼制规定,与公开的盛大的礼仪形式,向社会显示礼法的森严,达到软控社会的目的。因此上层礼法思想渗透民间,家族社会模仿国家礼制,制定自己的家法族规。其三,随着社会的变迁,朝代的更替,士庶差异的消失,贵族礼制除保留在统治集团内部外,相当部分俗化为庶民的行为规范,如“周公六礼”成为一般婚俗模式。
1、为什么说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事象?答: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事象,指的是语言的涎生意味着人类文化的诞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语言,人类才可以相互交流,才可以进入有组织的社会生活,成为“文化”的人。同时,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一种有特殊性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盲,不同的语言代表的是不同的语言习俗,如因汉语特点而形成的歇后语就是汉民族的语言习俗。不同的语言习俗反映出不同的思想观念。语言所造成的文化差异直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语言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都与其他文化事象联系在一起,社会政治,化对语言的发展和使用起着直接朋影响。文化不仅对语音有影响、对语法有影响,尤其助词汇的影响更为明显、更为直接,词汇常常会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说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2.为什么说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象?答:我们说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象(或叫“事类”),首先,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在产生文字之前,人类已经有了记录思想的需要,并创造了契刻记事、结绳记事等方法。当人类物质生活进一步改善以后,日常生活中需要记录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时,结绳记事等方法已不敷使用,于是有了创造文字的需要,文字也应运而生了。文化的不断发展,又对文字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也就促进文字的不断发展。其次,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每个民族的文字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并且各民族都会依据本民族的文字特点形成许多文化事象。如汉民族根据汉字可拆可合的形体特点,造成特有的字谜游戏和姓氏避讳中的缺笔避根据汉字二维构形的特点,形了特有的汉字书法艺术和玺印艺术。这些由文字直接衍生的文化事象,使文字成为整个文化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
3、为什么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是又促进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答: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是文化传播的工具、语言可以传达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只有通过语言的传播,文化才能穿越时间和空间,得到交流、发展积长期存在。我 们说语言又促进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是因为人类文化行为的发生,人类生产经验的总结和传承,都和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如人类的生产经验是世代发展的,这种发展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靠语言的世代传承来完成的,如果没有语言,人类生产经验的积累要少得多,发展要慢得多。再如汉语方言众多,这给以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曲、曲艺的形成、发展和极大丰富提供了条件。这就说明语言对人的思维和各种社会生活、文学艺术有得要影响,对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
4,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有什么重要作用?答: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它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服务于文化,同时又促进文化的发展。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文字是对语言的记录,突破了语言在时间、空间方面的局限。离开了文字,许多文化事象不可能传播和传承。 文字对文化的促进作用。也表现在文字对语言发展的影院上。文字记录语言.)使语言有了书面语这种存在形式,这对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把口语记载下来,词汇才能逐渐积累,益丰富,文辞才能仔细斟酌,反复推敲,语言才能变得越来越精密、越来越华美。
5.为什么说在构成民族的诸特征中,语言是最重要的??答:在构成民族的诸特征中,语言之所以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语言的变化化较缓慢,当民族的其他特征发生变化时,语言往往还是统一的。而且,语言能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民族特点,积淀民族历史和文化,对民族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民俗传统的传承,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反之,民族对语言也有强烈的制约作用,民族的发展变化常会影响到语言的演变方向。
6、什么叫避讳?举例说明通过进行避讳有哪几种方式?答:避讳是中国特有的—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通过文字进进避讳有以下几种方式:③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等。
7.早期有汉字崇拜是怎样形成的?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在文字初创时期,文字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这种状况使文字与权力之间发生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容易使人们产生文字祟拜的心理。大概汉字从作为一个系统初步形成之日起,我们的祖先就给它涂上了一层神秘的、尊严的色彩,并且长期以来一直把它作为祟拜的对象。文字崇拜主要表现在;⑦文字神赐说;其典型代表为“河图洛书说”;⑧圣入造字说,其典型代表为“仓颉造字说”;⑩利用刻有文字的甲骨进行占卜;④中国民间“敬惜字纸”的传统;⑧把一些带有“吉祥”义的文字作为“吉祥”的象征。
8.为什么说20世纪后期关于汉字的思考和论争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答:我们之所以说20世纪后期关于对汉字的思考和论争拓宽了,汉字研究的领域,是因为这一时期提出了许多有关汉字的新课题,将汉字研究引火更为广阔的空间。例如,人们揭示汉字本身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突出了汉字与汉民族、汉文化等的关系研究,加强了汉字教育、汉字信息处理和汉字传播等汉字应用研究。这些研究加深了人们对汉字与思维方式、汉字与民族文化传播、汉字与艺术、汉字与民俗等关系的认识,并在信息处理、汉字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0、中国古代美学的审美理想是什么?这种审美理想在书法美学中有怎样体现的?答:中国古代美学的审美理想是:祟尚中和之美,强调人与自然、主体与对象、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的素朴和谐统一。这种审美理想体现在书法美学之中,强调对立面的和谐的统,要求情感抒发要符合理性规范,追求情感抒发和客观规律的融合统一、形神兼备。就整篇作品的布局来说,横有行,纵有列,严整有序,但又可因地制宜地作各种不同的安排,如扇面、题画等。就各种字体来说,篆书、隶书、楷书可以规规矩矩、方方整整,行书、草书作品则要求淋淳酣畅地尽兴发挥,就个体字形来说,整体上是方整的,但在乎正安稳之外又富有变化:篆书略成纵势展开,隶书呈横势展开,楷书则基本上方整一致。字的内部布局有很强的规律性,但又蕴含了诸多的变化因素,如通过构件位置的移易可以造成离与合的变化,通过笔形的曲直变化可以造成刚与柔的效果;通过笔势的稳、险、缓、急可以传达静与动的神态,通过用墨的浓谈湿燥可以烘托肥瘦阴阳的境界。汉字艺术的中和之美就是将各种变化的因素协调于一个方快之内,达到稳定而又不失灵活的美观形态。
本文标签:江西自考 文学类 2019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论述题库汇总(上)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jx.cn)
《江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